中世纪温暖时期

✍ dations ◷ 2025-08-09 03:25:05 #中世纪温暖时期
中世纪温暖时期是指北大西洋地区内由公元10世纪到14世纪所出现一个不正常温暖的时期。大约是在公元950年至1150年,相当于中国的北宋时期。中世纪温暖时期常常成为全球变暖的讨论课题。有些人则称呼为中世纪气候异常强调其他影响多于温度。中世纪温暖时期的气候十分不正常,当时正值欧洲的中世纪,大约在8世纪至13世纪。欧洲已经进行大量关于中世纪温暖时期及小冰期的初步研究,气候不正常的现象已经是很明显及有清晰的记录。当初认为温度的改变是全球性的。可是,这个观点很快受到质疑。2001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概括了这项研究。它指出“现在的证据没法支持当时全球同步地发生不规则的冷暖转变的论调,传统所指的小冰期及中世纪温暖时期只能有限地描述北半球或全球在过去几个世纪中平均气温的改变。”古气候学家正着手重建小冰期及中世纪温暖时期的地区气候。其他学者则遵从传统只把小冰期及中世纪温暖时期内发生的事情联系到该段时期。在这段时期,酿酒用的葡萄能够遍布欧洲,最北达英国南部。大西洋鲱鱼盛产,盐腌鲱鱼的消费几乎遍及欧陆,甚至一度成为军粮与缴税物。马尾藻海洋底沉积物(box corer)通过碳14定年显示,400年前与1700年前的海洋表面温度比现在低1 °C ;而1000年前的海洋表面温度比现在高1 °C .波多黎各、墨西哥湾沿岸、佛罗里达到新英格兰的大西洋沿岸的证据一致表明北大西洋热带飓风活动在中世纪温暖期达到一个高峰,随后处于暂时的安静期。中世纪温暖时期,北极海域的浮冰大量减少,使古斯堪地纳维亚人(或称维京人)能横越北大西洋,抵达格陵兰和北美东岸,促成了与因纽特人的短暂相遇。从南极半岛的Bransfield Basin取到的冰芯表明,公元1000–1100年处于显著寒冷时期。可见温暖期是区域性的而非全球。热带太平洋珊瑚礁的分析,在公元2000年的早期,气候是寒冷干燥的,相等于拉尼娜现象。澳大利亚艾尔湖地貌表明9至10世纪的气候类似于拉尼娜现象。日本中部的中纲湖的调查发现在公元900至1200年处于温暖期,以及两个对应于小冰期的寒冷期。另一项对日本东北部的调查显示公元750至1200年是温暖湿润的,而公元1至750年,以及公元1200年至现在是寒冷干燥的。

相关

  • 形态在生物学中,型态学是生命科学在生物体的组织结构与功能结构上的研究分支。包含了外观生物体的外观(形状、结构、图案、颜色),以及生物体的骨骼、器官等内部零件的功能结构。与
  • 气管插管气管插管(tracheal intubation、通常称呼:intubation)是指将气管导管通过上呼吸道插入气管内,以保障呼吸道通畅的医疗操作。全麻手术中,病人无法自主呼吸,而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呼
  • 抽血检查血液检查(英语:Blood test),是指通过采血以获得受检者的血液,并利用其进行临床检查以获取受检者的健康状况。主要通过医检师进行检验。血液检查主要用于判断患者在一定时间内的身
  • 卫生署卫生福利部(简称卫福部)是中华民国有关公共卫生、医疗与社会福利事务的最高主管机关,同时监督各县市政府卫生与社会局(处)。其前身为1971年成立的“行政院卫生署”,2013年改制为部
  • 万乃洛韦伐昔洛韦(Valaciclovir)是鸟嘌呤类似物类抗病毒药物,用于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感染。它是阿昔洛韦的前药,在体内可转化为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是一种前药,是阿昔洛韦酯化物,口服生物利
  • 西罗莫司雷帕霉素(Rapamune),又名西罗莫司(Sirolimus),为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现主要运用于肾移植的抗排异治疗。其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2从而阻碍激活T细胞及B细胞来抑制免疫。其首次发现于复
  • 组织细胞增生症医学中,组织细胞增生(英语:Histiocytosis)是指组织细胞(英语:histiocyte)(组织巨噬细胞)之过量存在;组织细胞增多症或组织细胞增生症常被用来指代一系列以此为特征的罕见病。偶见以此
  • 婆罗洲婆罗洲(马来语:Borneo),印尼称之为加里曼丹岛(印尼语:Kalimantan)是世界第三大岛,亚洲第一大岛,面积743,330平方公里,仅次于格陵兰及新几内亚。现全境由印尼、马来西亚及文莱三国管辖,
  • 孝感市孝感市,古称孝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市境东北接黄冈市,东临武汉市,南抵仙桃市,西南界天门市,西邻荆门市,西北达随州市,北靠河南省信阳市。地处江
  • 伊庇鲁斯同盟伊庇鲁斯同盟,又称伊庇鲁斯联邦 (西北希腊语: Κοινὸν Ἀπειρωτᾶν ),是一个古代希腊联邦式国家,前身一开始是摩罗西亚人的摩罗西亚同盟,在前330年左右纳入其他伊庇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