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宪(218年-270年),字令则,襄阳人。三国后期蜀汉将领,巴东郡太守(郡府在永安白帝城)。于蜀汉灭亡后投降曹魏,成功抵御孙吴的入侵,守住入蜀的要冲永安。
年轻时以才学著名,十三岁时便写的一手好文章。后来进入太学就读,拜谯周为老师。当时同侪们以文立比喻为颜回,陈寿、李密为子游、子夏,罗宪则比喻为子贡。罗宪个性正直严谨、光明磊落、轻财好施,不经营家产。任蜀汉太子舍人、宣信校尉。曾经出使吴国,很受吴国人的称道。
蜀汉末年,黄皓干政,罗宪对黄皓不理不睬,所以被外放为巴东太守。蜀汉后主降魏后,罗宪率领部下们于都亭痛哭三日,不久孙吴派遣征西将军盛曼溯长江西上支援蜀汉,并要罗宪开放永安通道。但实际上孙吴是想夺取巴东,进而取得入蜀通道,退而守卫巴东以保护长江。罗宪面临江山覆辙,盟友劝降之下,久久难以抉择。
263年十月,蜀汉看见魏国来伐国才通知吴国。孙休派丁奉指挥各军攻魏国的寿春,留平和施绩到南郡商议从永安入川救盟友,丁封、孙异从汉水入汉中,孙休为了救蜀汉走捷径路线,采取围魏救赵的三方向牵制魏国进攻。然而在11月,听闻刘禅投降魏国蜀汉灭亡的消息,孙休才停止救援。不久,接到刘禅投降魏国的亲笔手令,罗宪遂率领部队移驻永安城外驿站都亭为蜀亡吊唁三日。264年2月,吴帝孙休派陆抗、步协、留平、盛曼,围取永安。因蜀汉已亡而曹魏势力仍未正式接收,罗宪此时其实没有冒生命危险守关的义务,但他对东吴此举十分气愤,表示东吴不守信用,趁机并吞巴东,随即整顿兵马,严阵以待。东吴先派遣步协强攻白帝城。罗宪沿着长江防守,同时派遣参军杨宗向魏安东将军陈骞及相国司马昭求救。之后吴军攻入巴东,罗宪退入白帝城坚守,吴军屡次强攻皆被挡住,之后又派遣镇军将军陆抗率3万人支援,这场攻防战长达六个月之久。
司马昭得到罗宪求救后认为成都刚经历邓艾、锺会、姜维叛乱事件,目前已无力支援。所以派遣荆州刺史胡烈率军攻打吴属荆州的重镇西陵,陆抗在腹地受胁之下退兵。自此永安之围解除,罗宪担任原职,加封陵江将军,万年亭侯。
永安之围结束后,孙吴武陵郡的部分地区投降曹魏,罗宪加封武陵太守。
泰始元年(265年),司马炎篡魏后将罗宪改封为西鄂县侯,罗宪之子罗袭也任给事中。三年(267年)冬,罗宪入朝,进位冠军将军、假节。
泰始四年三月(268年),罗宪跟随晋武帝司马炎在华林园参与宴会,晋武帝询问蜀汉大臣的子弟,又问起其中适合任用者,罗宪推荐了常忌、杜轸、寿良、陈寿、高轨、吕雅、许国、费恭、琅邪诸葛京、汝南陈裕,他们随即得到了进用,都在当时知名于世。
罗宪攻下了孙吴的巫城(今重庆市巫山县),同时也向司马炎进献伐吴之策。泰始六年(270年),罗宪卒于任上,被追封为安南将军,谥号“烈”。
罗宪子罗袭后为陵江将军,统其父部曲,官至广汉太守。兄罗式有子罗尚,因年幼丧父而依靠罗宪,后为梁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