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氨溶液

✍ dations ◷ 2024-12-23 00:06:12 #银化合物,氨配合物,化学鉴定,氧化剂,分析试剂

银氨溶液,又称氢氧化四氨合银,俗称苛性银,是含有二氨合银(I)配离子(+)的水溶液,一般由硝酸银或其他银化合物与氨水反应制取,溶于水中能够完全离解出氢氧根离子,故属于强碱,具腐蚀性。

19世纪德国化学家伯恩哈德·多伦(英语:Bernhard Tollens)发现银氨溶液遇醛反应一段时间后,会形成“漂亮且闪亮的银镜”(ein sehr schön glänzender Silberspiegel),也就是金属银,可作为检验醛的试剂,因此银氨溶液也常被称为多伦试剂(英语:Tollens' reagent,又译多侖试剂、吐伦试剂或土伦试剂),而其和醛反应而析出银的过程后来则被称为银镜反应。

反应方程式为:

滴加氢氧化钠时首先产生白色的氢氧化银沉淀,非常不稳定,立即分解为棕色的氧化银和水。硝酸银也可由一些不溶的银盐代替,但制备时不需加入氢氧化钠,直接加入氨水将不溶物溶解即可。

银氨溶液与斐林试剂类似,具有微弱的氧化性,在自身被还原后,会在容器内壁附着上一层光亮的银层,即是所谓的银镜反应。一般用银镜反应来鉴定醛的存在,相应的氧化产物是羧酸根离子,酸化得到羧酸。甲醛或甲酸可被彻底氧化为二氧化碳。

银氨溶液与2,4-二硝基苯肼(Brady试剂)连用可以检出样品中醛基官能团的存在。若样品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呈阳性,产生黄色或红色的二硝基苯腙沉淀,则可证明样品为羰基化合物,可能是醛或酮。由于醛具还原性,而酮不具有还原性,此时再用银氨溶液测试,便可区分这二者官能团,醛将银氨溶液还原而产生银镜。此方法对醛糖和酮糖也基本有效。

银氨溶液也可用于鉴定末端炔烃,现象是产生了白色的炔化银(乙炔银、碳化银)沉淀。

银氨溶液应现配现用,并且使用后立即加酸销毁。它在储存时会转化为强爆炸性的黑色含银不溶物(成分是氮化银 Ag3N ),通常时间为一至三天,但天气炎热时数小时便会生成

相关

  • Mebendazole甲苯咪唑(英语:Mebendazole,简称MBZ),又名安乐士、美鞭达唑,为治疗多种寄生虫感染的指定用药。治疗对象包含蛔虫、蛲虫、线虫、绦虫、钩虫、滴虫、包囊虫,以及鞭虫类的感染。该药属
  • 阿蒙涅姆尼苏尼斐卡拉-阿蒙涅姆尼苏(英语:Neferkare Amenemnisu)是古埃及第二十一王朝第二位法老。阿蒙涅姆尼苏的名字在一个金帽子出现,“尼斐卡拉”是阿蒙涅姆尼苏的王名,阿蒙涅姆尼苏的名
  • 国家卫生研究院 (台湾)国家卫生研究院,简称国卫院、国家卫生院,是中华民国在台湾医药与卫生研究机构,属于公设的财团法人。位在苗栗县竹南镇,属于新竹科学园区的一部分。最早的成立构想是在1988年,1996
  • 西瓜Citrullus vulgaris西瓜(学名:Citrullus lanatus),古称寒瓜,是葫芦科西瓜属的一种植物或其果实。原产于非洲,是一种双子叶开花植物,形状像蔓藤,叶子呈羽毛状。它所结出的果实是假果,
  • 日月潭日月潭(邵语:Zintun 或 Zintun a Wazaqan;闽南语:.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
  • 郑万钧郑万钧(1908年6月24日-1987年7月25日),江苏徐州人,中国林学和树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出生于江苏徐州的一个商人家庭,早年曾在一家法国人开办的职业学校中读书。13岁时考入江苏省
  • 上安加拉河上安加拉河是俄罗斯的河流,位于布里亚特的贝加尔湖以北西伯利亚地区,河道全长438公里,流域面域21,400平方公里,河流从10月底至5月初结冰。
  • 泰内雷沙漠泰内雷(Ténéré、或译“特内雷”)是位于非洲撒哈拉南端;介于尼日尔共和国东北方与乍得共和国西方之间的沙漠,所覆盖的面积在40万平方公里以上。所界定的边境范围是北起阿哈加
  • 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依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标准中对AAAAA级旅游景区提出了12项条件,即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经营管理
  • 科尔多瓦 (西班牙)科尔多瓦(西班牙语:Córdoba,西班牙语:.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