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氨溶液

✍ dations ◷ 2025-10-22 13:58:29 #银化合物,氨配合物,化学鉴定,氧化剂,分析试剂

银氨溶液,又称氢氧化四氨合银,俗称苛性银,是含有二氨合银(I)配离子(+)的水溶液,一般由硝酸银或其他银化合物与氨水反应制取,溶于水中能够完全离解出氢氧根离子,故属于强碱,具腐蚀性。

19世纪德国化学家伯恩哈德·多伦(英语:Bernhard Tollens)发现银氨溶液遇醛反应一段时间后,会形成“漂亮且闪亮的银镜”(ein sehr schön glänzender Silberspiegel),也就是金属银,可作为检验醛的试剂,因此银氨溶液也常被称为多伦试剂(英语:Tollens' reagent,又译多侖试剂、吐伦试剂或土伦试剂),而其和醛反应而析出银的过程后来则被称为银镜反应。

反应方程式为:

滴加氢氧化钠时首先产生白色的氢氧化银沉淀,非常不稳定,立即分解为棕色的氧化银和水。硝酸银也可由一些不溶的银盐代替,但制备时不需加入氢氧化钠,直接加入氨水将不溶物溶解即可。

银氨溶液与斐林试剂类似,具有微弱的氧化性,在自身被还原后,会在容器内壁附着上一层光亮的银层,即是所谓的银镜反应。一般用银镜反应来鉴定醛的存在,相应的氧化产物是羧酸根离子,酸化得到羧酸。甲醛或甲酸可被彻底氧化为二氧化碳。

银氨溶液与2,4-二硝基苯肼(Brady试剂)连用可以检出样品中醛基官能团的存在。若样品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呈阳性,产生黄色或红色的二硝基苯腙沉淀,则可证明样品为羰基化合物,可能是醛或酮。由于醛具还原性,而酮不具有还原性,此时再用银氨溶液测试,便可区分这二者官能团,醛将银氨溶液还原而产生银镜。此方法对醛糖和酮糖也基本有效。

银氨溶液也可用于鉴定末端炔烃,现象是产生了白色的炔化银(乙炔银、碳化银)沉淀。

银氨溶液应现配现用,并且使用后立即加酸销毁。它在储存时会转化为强爆炸性的黑色含银不溶物(成分是氮化银 Ag3N ),通常时间为一至三天,但天气炎热时数小时便会生成

相关

  • 卫生信息技术卫生信息技术(英语: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T)是指“卫生信息处理的应用,包括那些为通讯交流和决策制定而对医疗保健信息、数据和知识进行存储、获取、共享和使用时所
  • 散囊菌纲散囊菌目(学名:Eurotiomycetes)是子囊菌门盘菌亚门之下的一个纲。散囊菌目原来分为以下三个分类:医学导航 · 真菌病真菌 · 分类疾病药物(抗真菌药)
  • 蒌叶蒌叶(学名:Piper betle),又叫做蒌子、蒟酱、荖叶、荜茇、荖藤、槟榔叶,是一种胡椒科藤本植物,茎为蔓生,全株无毛,叶子呈椭圆形,花为绿色,有香味。原产地是印尼,中国大陆在南方有人种植,
  • 方形神殿方形神殿(法语:Maison Carrée)是位于法国南部尼姆的一座古代建筑,是保存状态最为良好的古罗马时期神殿建筑之一。方形神殿建设于公元前16年。4世纪后,这里成为基督教的教堂。182
  • 摩尔门教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文化上相近的几个后期圣徒运动宗派,其最大的宗派为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也常被用来描述这个相信《摩尔门经》的信仰系统。该派别
  • 5-氟二甲基色胺5-氟-N,N-二甲基色胺(英语:5-Fluoro-N,N-dimethyltryptamine,简称5-fluoro-DMT,5-氟二甲基色胺)是一种色胺衍生物,类似于5-溴二甲基色胺和5-甲氧基二甲基色胺。二甲基色胺的氟取代
  • 1771年兹姆里·利姆授职仪式壁画,从前1775年到前1760年创作。现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 古吉拉特人古吉拉特人(古吉拉特语:ગુજરાતી)是一个来自印度古吉拉特邦的传统族群,讲古吉拉特语,其属于印度-雅利安语支。古吉拉特人在创业和企业活动中占有一席之地,圣雄甘地、瓦拉巴
  • 开远市开远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一个县级市。开远,是中国西南部重要的工业城市和交通要塞。北距省会昆明市217公里,南距国家一级口岸河口县240公里, 323国
  • 哥伦比亚 (美国)哥伦比亚(Columbia)是美利坚合众国的早期名称之一。由于这个缘故,有许多和美国相关的事务以哥伦比亚命名。“哥伦比亚”是今天的美国的第一个有诗意的并被普遍接受的名称。在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