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氨溶液

✍ dations ◷ 2025-05-18 04:43:25 #银化合物,氨配合物,化学鉴定,氧化剂,分析试剂

银氨溶液,又称氢氧化四氨合银,俗称苛性银,是含有二氨合银(I)配离子(+)的水溶液,一般由硝酸银或其他银化合物与氨水反应制取,溶于水中能够完全离解出氢氧根离子,故属于强碱,具腐蚀性。

19世纪德国化学家伯恩哈德·多伦(英语:Bernhard Tollens)发现银氨溶液遇醛反应一段时间后,会形成“漂亮且闪亮的银镜”(ein sehr schön glänzender Silberspiegel),也就是金属银,可作为检验醛的试剂,因此银氨溶液也常被称为多伦试剂(英语:Tollens' reagent,又译多侖试剂、吐伦试剂或土伦试剂),而其和醛反应而析出银的过程后来则被称为银镜反应。

反应方程式为:

滴加氢氧化钠时首先产生白色的氢氧化银沉淀,非常不稳定,立即分解为棕色的氧化银和水。硝酸银也可由一些不溶的银盐代替,但制备时不需加入氢氧化钠,直接加入氨水将不溶物溶解即可。

银氨溶液与斐林试剂类似,具有微弱的氧化性,在自身被还原后,会在容器内壁附着上一层光亮的银层,即是所谓的银镜反应。一般用银镜反应来鉴定醛的存在,相应的氧化产物是羧酸根离子,酸化得到羧酸。甲醛或甲酸可被彻底氧化为二氧化碳。

银氨溶液与2,4-二硝基苯肼(Brady试剂)连用可以检出样品中醛基官能团的存在。若样品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呈阳性,产生黄色或红色的二硝基苯腙沉淀,则可证明样品为羰基化合物,可能是醛或酮。由于醛具还原性,而酮不具有还原性,此时再用银氨溶液测试,便可区分这二者官能团,醛将银氨溶液还原而产生银镜。此方法对醛糖和酮糖也基本有效。

银氨溶液也可用于鉴定末端炔烃,现象是产生了白色的炔化银(乙炔银、碳化银)沉淀。

银氨溶液应现配现用,并且使用后立即加酸销毁。它在储存时会转化为强爆炸性的黑色含银不溶物(成分是氮化银 Ag3N ),通常时间为一至三天,但天气炎热时数小时便会生成

相关

  • ICD-9编码列表 (460–519)医学导航: 呼吸系统解剖(n, x, l, c)/生理/发育病理(c, p)/先天/肿瘤, 症状/人名体征, 创伤手术, 药品(R1/2/3/5/6/7)
  • 抽象释义在计算机科学中,抽象释义是基于在有序集合特别是格上的单调函数,计算机程序的语义的可靠逼近理论。它可以被看作对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执行,获取关于它的语义信息(比如,控制结构、
  • 跨膜蛋白跨膜蛋白(transmembrane protein,TP)是一种贯穿生物膜(细胞膜)两端的蛋白。许多跨膜蛋白的功能是作为通道或“装载码头”来实施拒绝或允许某种特定的物质跨过生物膜的运输、进
  • 奥古斯丁·菲涅耳奥古斯丁-让·菲涅耳(法语:Augustin-Jean Fresnel,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
  • 氟脲嘧啶5-氟尿嘧啶(英语:fluorouracil,简写为5-FU或f5U)是一种嘧啶类似物,主要用于治疗肿瘤。5-氟尿嘧啶属于抗代谢药的一种。常与亚叶酸(leucovorin)合并使用。二氟化氙与尿嘧啶反应后,会
  • 中国战争史中国自古以来内部或对外具有重大影响的战事列表,战事名称以大中华地区使用者为准,后面附上时间为该战进行时间或中方参战时间,每场战争名词下方为该战简介。中国有明确记载确实
  • 西格巴恩凯·曼内·伯耶·西格巴恩(瑞典语:Kai Manne Börje Siegbahn,1918年4月20日-2007年7月20日)是瑞典物理学家及198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奖者之一。他的父亲曼内·西格巴恩曾获1924
  • 南海学园科学馆南海学园位于台湾台北市中正区南海路,距离博爱特区大约300米,为一汇集许多文教设施的区域。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总统蒋中正有感台北市区之文教设施空虚,并为推动民生主义之文化
  • 深地质处置深地质处置指在稳定的地质构造中开掘的放射性核废料存放场所,一般在地下300米以下。核废料形态、其包装、场地的密封和防渗以及地质条件等诸多因素决定了储放场所成功与否。
  • 希腊人口希腊2011年人口为10,816,286 人。与欧洲大部分国家一样,希腊也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以下为希腊历年的人口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