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矮星
✍ dations ◷ 2025-04-26 12:16:36 #红矮星
红矮星,也就是M型主序星(MV),根据赫罗图,“红矮星”在众多处于主序阶段的恒星当中,其大小及温度均相对较小和低,在光谱分类方面属于M型。在恒星中的数量较多,大多数红矮星的直径及质量均低于太阳的三分之一,表面温度也低于3,500 K。释出的光也比太阳弱得多,有时更可低于太阳光度的万分之一。又由于内部的氢元素核聚变的速度缓慢,因此它们也拥有较长的寿命。质量低于0.35太阳质量的红矮星会有充分的对流,氦元素会在恒星内部均匀分布,而不会在核心累积,红矮星不会膨胀成红巨星,而逐步收缩,直至氢气耗尽。
它们会保持稳定的光度和光谱持续数千亿年,由于现在宇宙的年龄有限,还没有红矮星发展到之后的阶段。此外人们又发现,不含“金属”的红矮星只占很少(在天文学里,“金属”是指氢和氦以外的重元素),而根据“大爆炸”理论的预测,第一代恒星应只拥有氢、氦及锂元素,如果这些早期恒星包括红矮星,这些“纯正”的红矮星至今天定能继续观测得到,而事实却不然,含有“金属”的恒星占了红矮星的大多数。因此在宇宙形成时,能发光的第一代恒星定拥有超高质量,因为它们极短的寿命在经过超新星爆发后,重元素得以产生,成为形成低质量恒星基本的构成。宇宙众多恒星中,大约73%左右为红矮星,占了大多数,是宇宙中最常见的星体。
在我们的银河系中红矮星也是大多数,离太阳最近的65颗恒星中有50颗是红矮星。例如离太阳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的南门二比邻星,便是一颗红矮星,其光谱分类为M5,视星等11.0。至2005年,人们首度在红矮星身上,发现有太阳系外行星围绕旋转,第一颗行星的质量与海王星差不多,日距约为600万公里(0.04天文单位),其表面温度约为摄氏150°C。2006年,人们又发现一颗与土星差不多的行星绕着另一颗红矮星旋转,这颗行星的日距为3.9亿公里(2.6天文单位),表面温度为摄氏零下220°C。不过由于适居带距离太近,年轻红矮星一旦爆发超大闪焰,威力可达太阳的一万倍,若行星无强大磁场保护,即使有大气层也会被吹散;再加上潮汐锁定造成永昼跟永夜,纵然换作稳定的老年红矮星,大气层仍可能从行星永昼面高温消耗掉。所以红矮星系适不适合生命发展常引起争论。
相关
- 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语:العربية السعودية),或译沙乌地阿拉伯、沙地阿拉伯,全称沙特阿拉伯王国(阿拉伯语:المملكة العربية السعودية,al-Maml
- 尤因氏肉瘤尤文氏肉瘤(英语:Ewing's sarcoma)又称为尤因肉瘤、未分化网状细胞瘤。原于骨髓内的原始细胞,是常见骨的恶性肿瘤。系美国的病理学家詹姆斯·尤因(James Ewing)于1921年首先报道
- 中指中指是人类手上的第三只手指,也是五只手指中最长的,位于食指与无名指之间。将中指举起在世界不同地方(最普遍为西方)也有粗口的不文象征,示意侮辱他人;详见举中指。
- 工兵工程兵,英语称为Sapper、Pioneer或Combat engineer,是为地面作战部队提供支援的非前线部队。主要负责开路、架桥、障碍排除、设置及灾害抢修等工程性质任务,亦会参与民间维修及
- 恐爪龙恐爪龙属(属名:Deinonychus)是驰龙科恐龙的一属,身长约2.5-4米,生活于下白垩纪的阿普第阶中期至阿尔布阶早期,距今约1亿1500万至1亿800万年前。它的学名是来自古希腊文的“δει
- 约翰·格伦小约翰·赫歇尔·格伦(英语:John Herschel Glenn Jr.,1921年7月18日-2016年12月8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执行过水星-大力神6号以及STS-95任务。格伦是第一个进入地球轨道
- 贝叶斯推论贝叶斯推断(英语:Bayesian inference)是推论统计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使用贝叶斯定理,在有更多证据及信息时,更新特定假设的概率。贝叶斯推断是统计学(特别是数理统计学)中很重要的
- 辐鳍鱼总纲目分类请见本文。辐鳍鱼又名条鳍鱼,为辐鳍鱼总纲(学名:Actinopterygii)鱼类的通称,是一类鳍呈放射状的硬骨鱼。辐鳍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种数几乎占现存3万多种鱼类的99%,遍及
- 隐失波渐逝波(evanescent wave) ,又称为消逝波或,隐失波,是指当光波从光密介质入射到光疏介质时,发生全反射而光疏介质一侧所产生的一种电磁波。由于其振幅随与分界面垂直的深度的增大
- 深坑区坐标:25°00′08″N 121°36′56″E / 25.0023290°N 121.6156700°E / 25.0023290; 121.6156700深坑区是台湾新北市辖下的市辖区,古称簪缨、深坑仔(闽南语: Tshim-khinn-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