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矮星

✍ dations ◷ 2025-01-23 04:43:07 #红矮星
红矮星,也就是M型主序星(MV),根据赫罗图,“红矮星”在众多处于主序阶段的恒星当中,其大小及温度均相对较小和低,在光谱分类方面属于M型。在恒星中的数量较多,大多数红矮星的直径及质量均低于太阳的三分之一,表面温度也低于3,500 K。释出的光也比太阳弱得多,有时更可低于太阳光度的万分之一。又由于内部的氢元素核聚变的速度缓慢,因此它们也拥有较长的寿命。质量低于0.35太阳质量的红矮星会有充分的对流,氦元素会在恒星内部均匀分布,而不会在核心累积,红矮星不会膨胀成红巨星,而逐步收缩,直至氢气耗尽。 它们会保持稳定的光度和光谱持续数千亿年,由于现在宇宙的年龄有限,还没有红矮星发展到之后的阶段。此外人们又发现,不含“金属”的红矮星只占很少(在天文学里,“金属”是指氢和氦以外的重元素),而根据“大爆炸”理论的预测,第一代恒星应只拥有氢、氦及锂元素,如果这些早期恒星包括红矮星,这些“纯正”的红矮星至今天定能继续观测得到,而事实却不然,含有“金属”的恒星占了红矮星的大多数。因此在宇宙形成时,能发光的第一代恒星定拥有超高质量,因为它们极短的寿命在经过超新星爆发后,重元素得以产生,成为形成低质量恒星基本的构成。宇宙众多恒星中,大约73%左右为红矮星,占了大多数,是宇宙中最常见的星体。 在我们的银河系中红矮星也是大多数,离太阳最近的65颗恒星中有50颗是红矮星。例如离太阳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的南门二比邻星,便是一颗红矮星,其光谱分类为M5,视星等11.0。至2005年,人们首度在红矮星身上,发现有太阳系外行星围绕旋转,第一颗行星的质量与海王星差不多,日距约为600万公里(0.04天文单位),其表面温度约为摄氏150°C。2006年,人们又发现一颗与土星差不多的行星绕着另一颗红矮星旋转,这颗行星的日距为3.9亿公里(2.6天文单位),表面温度为摄氏零下220°C。不过由于适居带距离太近,年轻红矮星一旦爆发超大闪焰,威力可达太阳的一万倍,若行星无强大磁场保护,即使有大气层也会被吹散;再加上潮汐锁定造成永昼跟永夜,纵然换作稳定的老年红矮星,大气层仍可能从行星永昼面高温消耗掉。所以红矮星系适不适合生命发展常引起争论。

相关

  • 王士禛清禹之鼎绘《王士禛幽篁坐啸图卷》,故宫博物院藏王士禛(1634年9月17日-1711年6月26日),赐名士祯,小名豫孙,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人,清代著
  • 联合国法律事务厅联合国法律事务厅(United Nations Office of Legal Affairs,UNOLA)是由联合国秘书处副秘书长管理的一个负责法律事务及法律顾问的单位。联合国法律事务厅成立于1946年,为秘书处
  • 诺曼征服诺曼人征服(Norman conquest)或诺曼人征服英格兰(法语:Conquête normande de l'Angleterre)指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对英格兰的入侵及征服。这次征服改变了英格兰的走向,从此
  • 学士学士(Bachelor或Bachelor's Degree,衍生自中世纪拉丁语Baccalaureus一词)是高等教育本科阶段授予的学位名称。在现代教育中,尤以医学学士是不得经由转学考或其他入学途径录取的
  • 丘脑丘脑(英文:thalamus)是间脑的一个主要解剖结构。本条目主要着眼于人类丘脑,和其他非人类的灵长目动物及其它动物可能有细微的差别。人类的丘脑基本上是两个球形的结构,各长约5
  • 拉斯·昂萨格拉斯·昂萨格(挪威语:Lars Onsager,1903年11月27日-1976年10月5日),挪威出生的美国化学家。他因发现非平衡态热力学的一般关系,提出了倒易关系而获得1968年诺贝尔化学奖。拉斯·昂
  • 科勒药用植物《科勒药用植物》(德语:Köhler's Medizinal-Pflanzen in naturgetreuen Abbildungen mit kurz erläuterndem Texte : Atlas zur Pharmacopoea germanica)是德国珍贵的用药指
  • 索科特拉岛索科特拉岛(阿拉伯语:سقطرى,Suquṭra),明代称须多大屿、速古答剌(《郑和航海图》),是非洲之角以东,印度洋西部一群岛,位于北纬12.18°~12.42°与东经53.19°~54.33°之间,阿拉伯海与
  • 行政中枢行政中心又称政府,即“政府所在地/驻地”,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通常以城市为载体,如首都、首府、省会、县治等。不同层级的政府可能聚集于同一城市,集中于在同一行政区内,或是
  • 奥沙替尼奥希替尼 (英语:Osimertinib,又名奥沙替尼) 是一种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 它由阿斯利康公司开发,为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该药物于2017年被FDA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