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肼
✍ dations ◷ 2025-10-28 14:33:15 #肼
联氨、联胺、二氮烷或.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ruby"1;padding:0 0.1em;user-select:none}
肼(jǐng)(音同“井”, hydrazine)(分子式:N2H4、H4N2或H2N-NH2),是无色的剧毒化合物。致死量为小鼠口服LD50为59mg/kg,静脉注射LD50为57mg/kg。其一水合物N2H4·H2O称作水合联氨或水合肼。常态下呈无色油状液体。气味类似氨,溶于水、醇、氨等溶剂,常用于人造卫星及火箭的燃料、锅炉的抗腐蚀剂、炸药与抗氧化剂等。联氨有吸湿性,在空气中发烟。燃烧会呈紫色火焰。液体中分子以二聚体存在。有强还原性和腐蚀性,能侵蚀玻璃、橡胶、皮革、软木等。可由次氯酸钠与氨反应制得。还可由氨、丙酮的混合物与氯气反应的产物水解制取,同时得到联氨和丙酮:联氨的结构是从一对氨分子里各取一个氢原子然后把他们结合起来,每一个H2N-N次单元是个金字塔。H-N-H角为108°,N-N键距离1.45Å。按照联氨偶极矩为1.85D及N-H键矩为4.44(10-30Cm)计算得到偏转角为0.5°,分子符合重叠构象,近似C2v点群。也有认为分子符合偏转构象。旋扭难度是乙醇的两倍,结构特性像过氧化氢。联氨的碱性仅为氨的15分之一。(氨之K值 = 1.78 x 10-5)成盐:但需注意的是,2+完全水解,因此这个离子很难存在于水溶液中:联氨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和NH3类似,联氨可以以分子的形式和一些金属化合物形成配合物。它可以在铜离子的催化下和过氧化氢反应:与四氧化二氮混合使用可当作火箭的燃料。但通常会作为姿态控制火箭的单组元推进剂,在离开喷口前经过催化剂产生自燃。压水式核电机组启动时,会向一回路冷却剂中注入联氨以除去水中的氧。在碱性环境下可作为还原剂使用。有机化学中,联氨经常被作为还原试剂,以进行沃-凯氏还原反应。绝大部分情况下,联氨可被水合联氨代替使用,以降低其危险性。吸入本品蒸汽、刺激鼻和上呼吸道。此外,尚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液体或蒸汽对眼有刺激作用,可致眼的永久性损害。对皮肤有刺激性,可造成严重灼伤。可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可致皮炎。口服引起头晕、恶心,以后出现暂时性中枢性呼吸抑制、心律紊乱,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运动障碍、共济失调、麻木等,肝功能可出现异常。长期接触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肝大及肝功能异常。遇明火、高热可燃。具有强还原性。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遇氧化汞、金属钠、氯化亚锡、2,4-二硝基氯苯剧烈反应。前苏联有次失败爆炸的火箭试射是将硝酸与联胺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好处是不用经过点火程序,两相混合即会自燃,简单易用失败率低,因此受到早期太空科技领域的欢迎。因为其自燃,高腐蚀,剧毒特性,只要发射失败就会严重污染发射场土地,即便成功发射也会污染大气。目前已逐渐被相对环保的火箭燃料(液态氢氧,煤油等)取代而淘汰,目前多用于地球轨道卫星与外太空探测器使用(免点火装置推进剂),因为外太空使用没有环保污染顾虑。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相关
- 神经病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神经内科(neurology)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专
- 尚柏朗过滤器尚柏朗过滤器,或称巴斯德-尚柏朗过滤器,是由查理斯·尚柏朗于1884年发明的陶瓷制滤水器。其原理和伯克菲尔德过滤器(英语:Berkefeld filter)类似。该过滤器由陶瓷制的内外管构成
- 囊担菌纲囊担菌目(Cystobasidiales) 担孢酵母目(Erythrobasidiales) Naohideales囊担菌纲(学名:Cystobasidiomycetes)是担子菌门柄锈菌亚门下的一个纲。该纲包括Cystobasidiales、Erythroba
- TLR類Toll受体(英语:Toll-like receptors,缩写TLR,或译为類鐸受體)是I型跨膜蛋白质,识别侵入体内的微生物进而激活免疫细胞的应答。被认为在先天性免疫系统中起关键作用。類Toll受体
- 淋巴球淋巴细胞(英语:lymphocyte),也称淋巴球,为白细胞中体积最小的一种,直径6—8微米;在人体约占白细胞的20—30%,圆形细胞核,细胞质很少。某些疾病可以影响淋巴细胞数目的增减,如患肺结核
- 认知发展论认知发展论(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 或 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是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提出,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所谓“认知
- 油红O油红O,或称油剂红27,苏丹红5B(C26H24N4O)是一种重氮脂肪染色剂,用于染中性的脂质冰冻切片和一些脂蛋白的石蜡切片。正常情况下为红色粉末状。油红O是苏丹染剂之一,很大程度上可以
- 信息解析解析可以指:
- α-酮戊二酸α-酮戊二酸(英语:α-Ketoglutaric acid,较早的文献称为英语:2-Oxoglutaric acid)是戊二酸的两种带酮基的衍生物中的一种(如果不特别说明,“酮戊二酸”这个术语大多数指的就是α型
- 强迫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英文: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缩写:OCPD)是一种人格障碍,患者通常具有追求规则和控制、完美主义的特征;与强迫症患者不同,强迫型人格障碍人群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