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文庙

✍ dations ◷ 2025-10-21 10:31:16 #双溪文庙

双溪文庙[1],又称屏南文庙[2]、学宫[3],位于中国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双溪镇镇区西北,是清代福建福州府屏南县的县学文庙,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一说雍正十二年),历朝历代多次修缮。文庙最初为一个建筑群,包括了大成殿、明伦堂、崇圣祠、名宦祠、乡贤祠等完善的文庙结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动大跃进之后仅存大成殿和崇圣祠等建筑,但双溪文庙仍是宁德市境内唯二存留至今的文庙(另一个是仅存明伦堂的宁德文庙),且是保存最为完善的文庙建筑。2005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将屏南文庙列为第六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4][5]

在屏南建立县级区划之前,县内并没有官办的孔庙与县学机构,屏南地区的学生需到当时境域所属的古田县的县治上学[3]。双溪镇原是屏南旧县治,设治时间自屏南建县的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1950年,累计215年,故屏南县境内的众多旧县级机关都位于双溪镇[6]。乾隆元年(1736年),文庙在屏南县知县沈锺的倡导下建立(有说法认为文庙建立于屏南建县之初的雍正十二年,即1734年,由屏南首任知县朱岳楷建立[2]),乾隆四十年(1775年)知县赵大宾重建,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知县袁珖率武举人薛文潮等人对文庙进行重修。此后直至民国9年(1920年),文庙累计修缮、扩建17次[1]。大跃进时期,文庙的左右建筑大多拆做他用,仅存大成殿和崇圣祠建筑[3]。2005年,双溪文庙入选第六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4]。2020年代,屏南县人民政府着手对双溪文庙进行修缮,以开发其作为旅游景点的价值。[2][7]

双溪文庙建筑坐北朝南,现存有棂星门、泮池、大成殿和崇圣祠等位于中轴线的建筑以及东西两庑等[8],而历史上规模最大之时,文庙除现存建筑外,还有明伦堂、训导宅、名宦祠、乡贤祠、奎光阁和尊经阁等建筑,以及祭器库、乐器库、省牲所、更衣亭、学仓、神厨等附属建筑。文庙现存的整体建筑进深82.88米,面阔20.81米,占地面积达1561.54平方米。[1][9]

大成殿为重檐歇山顶,抬梁、穿斗式木构架,带有五步梁的前廊,前檐则施柱头科斗拱,面阔五间、14.93米,进深七间、14.15米,中部五架梁上设藻井。大成殿前建有月台,月台周围围以高约1米的石栏杆。月台前的棂星门为屋宇式,并非常见的牌坊式或牌楼式棂星门,面阔五间,中三间开门[10],棂星门再前则是泮池。大成殿后侧是崇圣祠,但内部已毁坏,仅有主体框架仍存。宫内保存有三通石刻碑记,包括道光十七年(1837年)重修学庙碑记、民国9年(1920年)重修文庙碑等。建筑外的围墙为闽东建筑风格的封火墙,为前后相贯的一字迭落式,上书有“万仞宫墙”字样。[1][11][12]

在文庙建筑保存完好之时,泮池前原有“兴贤”和“育才”两个石坊,兴贤坊正中刻有“高山仰止”,左侧刻“金声玉振”,右侧刻“江汉秋阳”;育才坊正中则刻有“仰之弥高”,左侧刻“道冠古今”,右侧刻“德配天地”,这些文字(包括道光十七年碑记、墙外的“万仞宫墙”)均由当时的训导凌翰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书写。东侧廊庑之外还曾有名宦祠,主祀屏南知县沈钟、训导凌翰,右侧的乡贤祠主祀宋朝国子监书库官张疆、明朝刑部郎中章润。现今,名宦祠等建筑都已坍塌,祭器库、乐器库内的藏品也已佚失,石坊则被拆除用以铺路。[1][2][13]

相关

  • 露西·夏皮罗露西尔·夏皮罗(英语:Lucille Lucy Shapiro,1940年7月16日-),生于美国纽约市,美国发育生物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夏皮罗被认为原核生物细胞生物学的先驱。她研究细胞周期的问题,并可
  • 达博拉达博拉是西非国家畿内亚比绍的城市,位于该国中部,毗邻廷基索河,由康康大区负责管辖,海拔高度363米,市内有医院、市集、学校和酒店,2008年人口估计约17,855。坐标:10°45′00″N 11
  • 荷兰王国行政区划荷兰本土分为12个省(provincie),另外在加勒比海有博奈尔、圣尤斯特歇斯、萨巴三个直属荷兰的公共实体(荷兰语:Openbaar lichaam)共同构成荷兰王国。
  • 黄登云黄登云,字明珠,直隶宁晋县(今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唐邱乡南马庄村人。清末军事将领。光绪二年(1876年)丙子恩科三甲第六十名武进士。以卫所守备用。民间传说黄登云自幼力大无穷,喜欢
  • 天云庙坐标:24°33′09″N 120°49′00″E / 24.552395°N 120.816576°E / 24.552395; 120.816576天云庙,是位于台湾苗栗县苗栗市高苗里的北帝庙,相传是为了镇住当地火灾而建,该地首
  • 前523年
  • 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Mixe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简称:双重遗产,亦称复合遗产,是同时具备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两种条件者。早期复合遗产的登录名单当中,有先被登录为自然遗产或文化遗产,之后也被评价为另一种遗产,因而成为复合遗产。例如东格里罗国家公园(新西兰)及阿比赛欧河国家公园(秘鲁)最开始是被登录为自然遗产,之后也被登录为文化遗产,结果就成了复合遗产。依据世界遗产公约之主旨,复合遗产是指兼具自然与文化之美的代表,迄2000年8月1日,计有23件。首次被登录为复合遗
  • 塔察儿塔察儿(Taghachar,?-?),斡赤斤兀鲁思第二任汗。只不干之子,祖父是成吉思汗四弟铁木哥斡赤斤。1246年,铁木哥死时,只不干已死,塔察儿还未成年。塔察儿的同父异母兄帖木迭儿(脱帖)欲自立为兀鲁思汗。兀鲁思王傅撒吉思驰告汗庭。乃马真后脱列哥那将皇太弟玺授予塔察儿。贵由汗死后,塔察儿和拔都支持蒙哥为大汗。1257年春,蒙哥猜忌忽必烈在中原收揽民心,委任塔察儿为汉地军事统帅,秋天,塔察儿率军进围樊城失利。冬天,忽必烈到漠北与蒙哥和解,第二年春,忽必烈统左翼军征鄂,蒙哥自将右翼征蜀,进攻南宋。塔察儿部随
  • 英华分韵撮要英华分韵撮要(A Tonic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Canton Dialect)是一部英文解释的粤语字典,为美国人卫三畏所写,于1856年在广州出版。《英华分韵撮要》以《江湖尺牍分韵撮要合集》为底本,按照英式字典的体例和顺序编排,除了粤语读音之外,在每个字头上还标注了官话读音。
  • 移码在计算机科学中,移码(英语:Offset binary)是一种将全0码映射为最小负值、全1码映射为最大正值的编码方案。移码没有标准,但通常对于n位二进制数,偏移量 = 2−1——这使得真值0的编码的最高位为1、其余位均为0,相当于补码表示的最高位(符号位)取反;另外,移码在逻辑比较操作中可以得到和真值比较相同的结果,补码则当且仅当符号相同时逻辑比较操作的结果和真值比较相同,否则比较结果将颠倒(负值比正值大)。-120D = -01111000B(真值)原码:11111000反码:10000111补码: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