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文庙

✍ dations ◷ 2025-11-18 03:25:07 #双溪文庙

双溪文庙[1],又称屏南文庙[2]、学宫[3],位于中国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双溪镇镇区西北,是清代福建福州府屏南县的县学文庙,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一说雍正十二年),历朝历代多次修缮。文庙最初为一个建筑群,包括了大成殿、明伦堂、崇圣祠、名宦祠、乡贤祠等完善的文庙结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动大跃进之后仅存大成殿和崇圣祠等建筑,但双溪文庙仍是宁德市境内唯二存留至今的文庙(另一个是仅存明伦堂的宁德文庙),且是保存最为完善的文庙建筑。2005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将屏南文庙列为第六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4][5]

在屏南建立县级区划之前,县内并没有官办的孔庙与县学机构,屏南地区的学生需到当时境域所属的古田县的县治上学[3]。双溪镇原是屏南旧县治,设治时间自屏南建县的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1950年,累计215年,故屏南县境内的众多旧县级机关都位于双溪镇[6]。乾隆元年(1736年),文庙在屏南县知县沈锺的倡导下建立(有说法认为文庙建立于屏南建县之初的雍正十二年,即1734年,由屏南首任知县朱岳楷建立[2]),乾隆四十年(1775年)知县赵大宾重建,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知县袁珖率武举人薛文潮等人对文庙进行重修。此后直至民国9年(1920年),文庙累计修缮、扩建17次[1]。大跃进时期,文庙的左右建筑大多拆做他用,仅存大成殿和崇圣祠建筑[3]。2005年,双溪文庙入选第六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4]。2020年代,屏南县人民政府着手对双溪文庙进行修缮,以开发其作为旅游景点的价值。[2][7]

双溪文庙建筑坐北朝南,现存有棂星门、泮池、大成殿和崇圣祠等位于中轴线的建筑以及东西两庑等[8],而历史上规模最大之时,文庙除现存建筑外,还有明伦堂、训导宅、名宦祠、乡贤祠、奎光阁和尊经阁等建筑,以及祭器库、乐器库、省牲所、更衣亭、学仓、神厨等附属建筑。文庙现存的整体建筑进深82.88米,面阔20.81米,占地面积达1561.54平方米。[1][9]

大成殿为重檐歇山顶,抬梁、穿斗式木构架,带有五步梁的前廊,前檐则施柱头科斗拱,面阔五间、14.93米,进深七间、14.15米,中部五架梁上设藻井。大成殿前建有月台,月台周围围以高约1米的石栏杆。月台前的棂星门为屋宇式,并非常见的牌坊式或牌楼式棂星门,面阔五间,中三间开门[10],棂星门再前则是泮池。大成殿后侧是崇圣祠,但内部已毁坏,仅有主体框架仍存。宫内保存有三通石刻碑记,包括道光十七年(1837年)重修学庙碑记、民国9年(1920年)重修文庙碑等。建筑外的围墙为闽东建筑风格的封火墙,为前后相贯的一字迭落式,上书有“万仞宫墙”字样。[1][11][12]

在文庙建筑保存完好之时,泮池前原有“兴贤”和“育才”两个石坊,兴贤坊正中刻有“高山仰止”,左侧刻“金声玉振”,右侧刻“江汉秋阳”;育才坊正中则刻有“仰之弥高”,左侧刻“道冠古今”,右侧刻“德配天地”,这些文字(包括道光十七年碑记、墙外的“万仞宫墙”)均由当时的训导凌翰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书写。东侧廊庑之外还曾有名宦祠,主祀屏南知县沈钟、训导凌翰,右侧的乡贤祠主祀宋朝国子监书库官张疆、明朝刑部郎中章润。现今,名宦祠等建筑都已坍塌,祭器库、乐器库内的藏品也已佚失,石坊则被拆除用以铺路。[1][2][13]

相关

  • 艾瓦佐夫斯基伊凡·康斯坦丁诺维奇·艾瓦佐夫斯基(亚美尼亚语:Հովհաննես Այվազովսկի、俄语:Иван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Айвазовский、 乌克兰语
  • 2010/11赛季欧洲羽联巡回赛2010/11赛季欧洲羽联巡回赛(BE Circuit 2010/11),是欧洲羽联巡回赛的第24个赛季。本年度共包含25个比赛。以下为欧洲羽联公布的赛程:
  • 中井猛之进中井猛之进(1882年11月9日-1952年),日本植物学家,东京大学教授、小石川植物园园长、国立科学博物馆馆长。作家中井英夫是其儿子。中井猛之进命名的生物分类
  • 克利福德·柯曾克利福德·麦克尔·柯曾爵士,CBE(英语:Sir Clifford Michael Curzon,1907年5月18日-1982年9月1日),是一名英格兰钢琴家。柯曾生于伦敦,毕业于皇家音乐学院。1923年,柯曾在逍遥音乐会
  • 车公庄站车公庄站是一个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街道与新街口街道交界处的车公庄地区,西二环路、阜成门北大街、车公庄大街、平安里西大街交叉口的官园桥下方,属于北京地铁2号线和6
  • 卢克丽霞·加菲尔德卢克丽霞·鲁道夫·加菲尔德(英语:Lucretia Rudolph Garfield,1832年4月19日-1918年3月13日)是第二十任美国总统詹姆斯·艾布拉姆·加菲尔德的妻子,曾于1881年3月至9月其夫任总统
  • 崖蜥科崖蜥科(Aigialosauridae)在希腊文意为“海岸蜥蜴”,是沧龙超科的一科,是群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半水生爬行动物,也是沧龙物种的早期形态。其体型还明显的保有一般蜥蜴的形状,也没有完全适应水生生活。大部分古生物学家和NHK的恐龙纪录片中,都认为崖蜥科是沧龙科的一个最早期的演化阶段;但某些古生物学家则认为崖蜥科是个并系群,和沧龙并没有直接的进化关系。Template:已灭绝有鳞目
  • 任淑兰任淑兰(?-?),湖南省湘阴县人。曾用名任叔南,任弼时的堂妹。曾经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曾和任作民、黄文容协助陈独秀处理工作,三人组成了陈独秀办公室,主要负责事务。1927年4月至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底同帅孟奇、任超群、陈达邦、熊天荆等人同船到苏联学习。1928年1月到达莫斯科,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7月,同帅孟奇、任超群、冯金妹和李乾元五人结伴,经哈尔滨、大连回国。8月回到上海后派回湖南工作。后事不详。
  • 戈特利布·威尔海姆·莱特纳戈特利布·威尔海姆·莱特纳 (Gottlieb Wilhelm Leitner﹔1840 年 10 月 14 日-1899 年 3 月 22 日),又名戈特利布·威廉·莱特纳(Gottlieb William Leitner),是一名英国东方学的学者。1840年10月14日,戈特利布·威尔海姆·莱特纳博士出生于匈牙利佩斯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的母亲名为玛丽·亨利埃特·赫兹伯格(Marie Henriette Herzberg),其生父利奥波德·沙菲尔(Leopold Saphir)在戈特利布相当年轻时便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