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巴多罗买大屠杀

✍ dations ◷ 2025-02-23 15:30:44 #法国天主教史,法国政治事件,法国屠杀事件,胡格诺派历史,瓦卢瓦王朝,16世纪屠杀事件,1570年代欧洲,1572年,基督教恐怖活动

圣巴多罗买大屠杀(法语:Massacre de la Saint-Barthélemy),又称圣巴多罗买之夜、圣巴多罗买节大屠杀,发生于1572年法国宗教战争期间,由宫廷内部针对新教结盟宗新教徒(又称雨格诺派、胡格诺派,属于法国加尔文归正主义)领袖的刺杀行动引发,之后发生天主教徒针对结盟宗新教徒的暴动。传统上认为此事件是由查理九世的母后凯瑟琳·德·美第奇煽动。屠杀发生于国王的妹妹玛格丽特·德·瓦卢瓦与新教徒亨利·波旁(未来的亨利四世)婚礼的五天之后。这场婚姻导致了绝大部分众多最有权势、最富有的结盟宗人物在以天主教徒为主的巴黎聚集,成为了天主教徒将其集体清洗的契机。

屠杀发生于1572年8月23日晚间(圣巴多罗买纪念日8月24日前夜),结盟宗军事和政治领袖加斯帕尔·德科利尼遭刺杀未遂后的第二天,法王亲自御诣下诏全数杀害新教结盟宗领袖(包括德科利尼本人在内)。随后,对于结盟宗新教徒的屠杀更扩散至巴黎市郊及附近城镇,持续数周之久。现代估计死亡数目的范围十分宽阔,大约从一万人至七万人之间不等。

这场大屠杀也标志着法国宗教战争的转捩点。结盟宗的政治势力因为损失大量贵族领袖而踯躅不前,并且导致许多原先的新教温和派因仇恨而渐趋激进化,从而引爆法国国内的第四次宗教战争。它是“数个世纪以来最可怕的宗教屠杀”。自此,整个欧洲的新教徒都或多或少得因此事件印下了对天主教的敌意。

在1570年第三次法国宗教战争后,出现过和平的可能。天主教主战鹰派代表吉斯家族在宫廷里失宠,取而代之的是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的温和派天主教徒。由于1570年8月签订的圣日耳曼和平敕令(英语:Peace of Saint-Germain-en-Laye),结盟宗新教势力获得了强大的军事优势。他们控制加固的城镇拉罗歇尔、拉夏里泰、科尼亚克和蒙托邦。凯瑟琳太后希望通过策略婚姻取得和平,曾提议她的儿子安茹公爵(即后来的国王亨利三世)和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联姻。

但是和平的希望终于1571年被粉碎。鲁昂三月的一个星期天,在天主教徒游行期间,40个结盟宗信徒因为拒绝向圣体下跪而被当成异端杀害。由此结盟宗信徒和天主教徒的关系恶化。

吉斯派系被排斥出宫廷。而结盟宗领袖科利尼提督在1571年9月被参议院重新接纳。除了因新旧教斗争外,吉斯家族对科利尼亦因家族血债私仇而恨之入骨—后者被认为有份参与于1563年对第二代吉斯公爵弗朗索瓦·德·洛林的暗杀。

天主教徒于哈布斯堡皇朝一代名将奥地利的唐胡安统领之下,于1571年勒班陀战役中全歼奥斯曼帝国海军,同时亦向基督教世界展示哈布斯堡皇帝腓力二世领导天主教崛起称霸的决心。同时,在低地战线的八十年战争中,尼德兰叛军海上乞丐连连报捷,于1562年4月控制布里勒(靠近鹿特丹的小镇),进而趋向控制整个尼德兰。这亦在新旧教分裂的法国国内构成压力,天主教势力视尼德兰为大逆不道的叛军反贼,主张与西班牙联手镇压或袖手旁观西班牙剿灭叛军;而新教势力却视尼德兰为反抗哈布斯堡天主教霸权压迫的友邦义士,主张法国增援尼德兰义军以对抗西班牙。作为新教徒领袖的科利尼提督,自然支持出兵支援尼德兰,而这亦有可能令法国对西欧天主教友邦西班牙兵戎相见。

为减轻新教徒和天主教徒的敌意(其代表分别为波旁家族和吉斯家族),凯瑟琳太后安排波旁家族的继承人亨利·波旁(结盟宗的领袖)与其幼女、法国国王查理九世之妹玛格丽特公主共偕连理。婚礼给予了将结盟宗最重要的人聚集在一个地方的机会。

凯瑟琳王太后作为出身天主教名门美第奇家族的虔诚教徒,眼见其子查理九世即将听从科利尼提督谏言,出兵援助尼德兰对抗西班牙,自然对与天主教盟主西班牙开战极度反感,加上其认为与西班牙此等强国开战是拿法国的国运冒险,决心诛除科利尼和准备参战的胡格诺教徒。

凯瑟琳在执行屠杀前必须说服王儿查理九世,但这并非易事,因德科利尼本人为法王的密友。查理九世在漫长的争论中激动到掌掴他的母亲,但他最终还是决定执行屠杀,而且因忧虑报复的缘故下令斩草除根,以免除后患。

1572年,在亨利·波旁和玛格丽特·德·瓦卢瓦的婚礼后发生一系列有内在关联的事件。8月22日凯瑟琳·德·美第奇指使天主教徒Charles de Louviers(法语:Charles de Louviers)刺杀巴黎结盟宗的领袖,海军将军科利尼。但是仅仅使他受了伤。这次行动激怒了结盟宗。在8月24日圣巴托罗缪日黎明前的几个小时,科利尼和其他的12个结盟宗领袖在巴黎被暗杀,这一系列的暗杀只可能是由高层策划的,同时这也是普遍屠杀的信号。8月24日到9月17日,巴黎的暴徒看似自发的掀起了屠杀结盟宗信徒的浪潮。

从8月到10月,屠杀结盟宗信徒的行动扩散到其他的城镇。图卢兹、波尔多、里昂、布尔日、鲁昂、和奥尔良都被波及。在安茹,屠杀在蒙索罗男爵让·德·尚博四世(法语:Jean IV de Chambes)的主持下展开,很快借索米尔扩散到整片区域。现在估计死伤者在五千人至三万人之间。

教皇额我略十三世当选教皇的过程依赖西班牙相助,对此非常高兴。教皇委托艺术家乔尔乔·瓦萨里在萨拉雷吉亚(英语:Sala Regia (Vatican))画三幅壁画,描绘了科利尼的死亡。大屠杀被解释为神圣报复的行为;科利尼被认为是对基督教世界的威胁。随着事件性质逐渐为人所知,教皇的疑虑也随之增加。教皇谴责了这次屠杀行径,并且拒绝接见凶手Charles de Louviers(法语:Charles de Louviers)。

1997年8月23日,屠杀纪念日前夕,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发表简短的道歉启示,承认“基督徒作的事,福音在审判”。

大仲马在1845年根据这段历史并结合了浪漫和冒险的元素写了《玛歌王后》(法文:)。1994年上映的同名电影取得商业上的成功。

好莱坞早期著名导演大卫·格里菲斯的史诗巨作《党同伐异》(1916年)也描述了这次屠杀。

相关

  • 合成药物列表合成药物列表
  • 革兰氏阳性革兰氏阳性菌(英文:Gram Positive)是能够用革兰氏染色染成深蓝或紫色的细菌,而革兰氏阴性菌不能被染色(通常染作红色以对比)。它们细胞壁中含有较大量的肽聚糖,但经常缺乏革兰氏阴
  • 德龙省德龙省(法语:Drôme,发音:)是法国奥弗涅-罗纳-阿尔卑斯大区所辖的省份。该省编号为26。5个海外省及大区
  •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荷文:Vrije Universiteit Amsterdam,简称VU)位于阿姆斯特丹市南部的Boelelaan,是荷兰唯一一所基督新教大学。自由大学成立于1880年10月20日,校名中的“自由”(v
  • 捉迷藏捉迷藏,别称躲猫猫、兵捉贼、水鬼上岸 (大白鲨),台语称作覕相揣(bih-sio-tshuē),粤语又叫捉伊人(人念作yan1)、伏匿匿(伏念作puk6)等,是小孩之间非常流行的寻人游戏,最好的进行地点
  • 伊戈尔·塔姆伊戈尔·叶夫根耶维奇·塔姆(俄语:И́горь Евге́ньевич Та́мм,1895年7月8日-1971年4月12日),苏联物理学家,生于海参崴。由于在1934年发现契忍可夫辐射,塔姆在1
  • 魅族魅族科技(MEIZU,全称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魅族)是中国大陆一家智能手机研制与软件开发企业,2003年由黄章在广东省珠海市成立。公司以设计研发优雅、简单易用的智能设备和
  • 特雷布林卡灭绝营纳粹集中营转移营比利时:布伦东克堡垒 · 梅赫伦转移营法国:居尔集中营 · 德朗西集中营意大利:波尔查诺转移营荷兰:阿默斯福特集中营 · 韦斯特博克转移营挪威:法斯塔德集中营部
  • 贝采利乌斯约恩斯·雅各布·贝尔塞柳斯男爵(瑞典语:Jöns Jacob Berzelius,1779年8月20日-1848年8月7日),又译贝采利乌斯、贝吉里斯、柏济力阿斯、贝齐里乌斯、白则里,是一名瑞典化学家。他就
  • 9族元素固体、液体、气体9族元素(又称钴族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上第9族的元素,位于8族元素和10族元素之间,在过去和8族元素及10族元素合称为ⅧB族元素。9族元素包含钴(Co)、铑(Rh)、铱(Ir)、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