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巴门尼德
✍ dations ◷ 2025-11-16 06:31:23 #巴门尼德
爱利亚的巴门尼德(Παρμενίδης)(约前515-前445),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最重要的“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之一,是埃利亚学派的一员。生于埃利亚(Ἐλέα,位于现在意大利南部沿岸),主要著作是用韵文写成的《论自然》,如今只剩下残篇,他认为真实变动不居,世间的一切变化都是幻象,因此人不可凭感官来认识真实。巴门尼德出生于意大利南部的埃利亚,这座城市是由希腊的流亡者建立的。受到克塞诺芬尼的影响,产生了自己的哲学。他建立了著名的埃利亚学派,影响众多后世的哲学家,比如芝诺、恩培多克勒、留基波、普罗泰戈拉、苏格拉底。其中芝诺是他的学生,他捍卫老师的哲学观点,并提出了芝诺悖论为其辩护。巴门尼德在65岁时由学生芝诺陪同前往雅典,传说他与年轻的苏格拉底进行了对话。巴门尼德反对赫拉克利特的万物流变的观点。他认为一切事物的多样性和变幻只是一个幻觉,整个宇宙只有一个东西,并且永恒不变、不可分割,他称之为“一”。他是这样论证的:要么存在者存在,要么存在者不存在,但是存在者不存在是错误的。如果我们接受了赫拉克利特的观点,会认为事物会发生变化与生老病死。但巴门尼德认为,如果我们认为事物会消失,我们就犯了认为“存在者不存在”的错误。巴门尼德的“存在”是通过逻各斯这条道路达到的。由于“存在”作为系词(“是”)是任何语言表述中的确定性体现,因而使得思维有了自己确定的对象;感觉由于流变而处于“非存在”之中,无法用思维来确定。因此,巴门尼德强调“存在物”只能存在于思想和语言中,而那些作为感觉对象的、处于生灭流变中的具体事物,由于无法用语言确切地表述出来、固定下来,因而都是“非存在”。在他看来,无论是米利都学派把变化无常的“非存在”当做万物的本原,主张“非存在”存在,还是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都是虚妄的、荒谬的“意见”。只有坚持“存在物”存在,“非存在物”不存在,才是唯一的“真理之论”。
相关
- 词汇词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短语(即词语)的总和。例如汉语词汇、英语词汇或一般词汇、基本词汇、文言词汇、方言词汇等。还可以指某一个人或某一作品所用的词和短
- 醋醋(英语:Vinegar),旧称为醯、苦酒等,是烹饪中常用的一种液体酸味调味料。醋的成分通常含有3%-5%的醋酸,有的还有少量的酒石酸、柠檬酸等。理论上讲,几乎任何含有糖分的液体都可以发
- 茶碱茶碱(英语:Theophylline)是一种化学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红茶和绿茶中,是一种磷酸二酯酶 (PDE) 抑制剂,可广泛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它具有与咖啡因类似的结构和药理学特性
- 造影剂造影剂也称为对比剂、㫫影剤,是一种X光无法穿透的药剂,用于让体内器官在X光检查时能看得更清楚。例如消化道摄影时,医师会让患者喝下一杯造影剂溶液(大多含钡),然后用各种角度照相
- 底物底物(英语:substrate)在生物化学领域指参与生化反应的物质,可为化学元素、分子或化合物,经酶作用可形成产物。一个生化反应的底物往往同时也是另一个化学反应的产物。
- 惊厥惊厥(英语:Convulsion),亦称惊风,在医学上指肌肉突然紧张、松弛而导致身体失控颤抖的状况。因为症状与癫痫发作相似而被混淆,但并不是所有的癫痫发作都会导致惊厥。和西医所指的广
- 不孕症不孕(英语:Infertility)又称不育,是指人类、动物或植物无法透过有性生殖繁衍后代的情形。对于大部分健康的成熟动植物个体而言,会在生命中的特定时期内有生育能力,不过真社会性物
- 扩散核武器扩散是指地球上越来越多国家拥有核武器且核物总数越来越多的状态,其带来的政治、军事、经济相关变化和问题。垂直扩散指的是一个国家同时增加核武器的种类多样性和数量
- 电导率电导率(英语:electric conductivity)是表示物质传输电流能力强弱的一种测量值。当施加电压于导体的两端时,其电荷载子会呈现朝某方向流动的行为,因而产生电流。电导率
- 活性白土坡缕石(或坡缕缟石、凸凹棒石,分子式:Mg5Si20(OH2)(H2O)4·nH2O)是海泡石族的一种矿石,由蒙脱石转化而成,由含水的层链状镁质硅酸盐组成。其微观结构具有层、链、纤维状晶体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