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巴门尼德
✍ dations ◷ 2025-04-25 00:27:00 #巴门尼德
爱利亚的巴门尼德(Παρμενίδης)(约前515-前445),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最重要的“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之一,是埃利亚学派的一员。生于埃利亚(Ἐλέα,位于现在意大利南部沿岸),主要著作是用韵文写成的《论自然》,如今只剩下残篇,他认为真实变动不居,世间的一切变化都是幻象,因此人不可凭感官来认识真实。巴门尼德出生于意大利南部的埃利亚,这座城市是由希腊的流亡者建立的。受到克塞诺芬尼的影响,产生了自己的哲学。他建立了著名的埃利亚学派,影响众多后世的哲学家,比如芝诺、恩培多克勒、留基波、普罗泰戈拉、苏格拉底。其中芝诺是他的学生,他捍卫老师的哲学观点,并提出了芝诺悖论为其辩护。巴门尼德在65岁时由学生芝诺陪同前往雅典,传说他与年轻的苏格拉底进行了对话。巴门尼德反对赫拉克利特的万物流变的观点。他认为一切事物的多样性和变幻只是一个幻觉,整个宇宙只有一个东西,并且永恒不变、不可分割,他称之为“一”。他是这样论证的:要么存在者存在,要么存在者不存在,但是存在者不存在是错误的。如果我们接受了赫拉克利特的观点,会认为事物会发生变化与生老病死。但巴门尼德认为,如果我们认为事物会消失,我们就犯了认为“存在者不存在”的错误。巴门尼德的“存在”是通过逻各斯这条道路达到的。由于“存在”作为系词(“是”)是任何语言表述中的确定性体现,因而使得思维有了自己确定的对象;感觉由于流变而处于“非存在”之中,无法用思维来确定。因此,巴门尼德强调“存在物”只能存在于思想和语言中,而那些作为感觉对象的、处于生灭流变中的具体事物,由于无法用语言确切地表述出来、固定下来,因而都是“非存在”。在他看来,无论是米利都学派把变化无常的“非存在”当做万物的本原,主张“非存在”存在,还是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都是虚妄的、荒谬的“意见”。只有坚持“存在物”存在,“非存在物”不存在,才是唯一的“真理之论”。
相关
- 咽人类的咽(pharynx),又称咽头,是颈部的一个部分,为一条连接口腔和鼻腔至食道和气管(食道和气管交界)的圆锥形通道,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会处。咽头与喉头在解剖学上合称为咽喉。人类
- 生命科学生命科学包括所有对生物(微生物、动物、植物等)进行研究的科学领域,也包括对相关领域的考量,比如生物伦理学。尽管目前生物学仍然是生命科学的中心,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上的进展
- 联合国人口基金联合国人口基金(英语: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简称UNFPA)是联合国一个专门机构,其使命是促进所有人健康生活和平等机会的权利。作为一个志愿性的基金机构,联合国人口基金
- 卵巢炎卵巢炎(英语:Oophoritis),是指女性卵巢部位发生的炎症。卵巢炎很少单独发生,大多继发于输卵管炎症。因卵巢邻近输卵管,故输卵管炎症时常波及卵巢,二者合并存在时称输卵管—卵巢炎或
- 喂母乳母乳哺育(Breastfeeding),亦称哺乳、授乳或母乳喂养,指的是女性以乳房喂食婴儿母乳的行为。婴儿有吮吸反射,因此可以吮吸乳房并吞咽母乳,专家建议在出生后一小时即可哺喂母乳,之后
- Health Level 7HL7指的是一组用于在各种医疗服务提供者所使用之软件应用程序之间,传输临床和管理数据的国际标准。这些标准侧重于应用层,即OSI模型中的“第7层”。 HL7标准由国际标准组织Hea
- 鬼臼毒素鬼臼毒素,也称普达非洛,是一种一个非生物碱类木脂素类毒素。它提取自鬼臼的根茎。它的乙醇溶液和软膏的商品名分别为慷定来和化疣敌,可作为外用药物用于治疗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
- 白细胞介素白细胞介素或介白素(interleukin)是一组细胞因子(分泌的信号分子)。最早发现在白细胞中表达作为细胞间信号传递的手段。实际上,白细胞介素可以由多种细胞产生。免疫系统的功能,在
- 鹅肝肥肝(法语:foie gras)是一道法国著名料理。它是一种使用鹅或鸭的肝制成的食品。根据法国法规,肥肝的原料鹅或鸭必须以特殊的填鸭法(gavage)养殖,使肝脏加肥,方可制成肥肝。虽然传统
- 胎记胎记,指出生前在皮肤上形成的异常增生组织,其形状和颜色异于正常皮肤。胎记一般可分为色素型胎记及血管型胎记。胎记的发生原因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部分胎记可以遗传,如部分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