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奇点

✍ dations ◷ 2025-11-19 15:35:01 #天体物理学,广义相对论,科学哲学,洛伦兹流形

引力奇点(英语:Gravitational singularity),也称时空奇点(spacetime singularity)或奇点,是一个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引力无限大、时空曲率无限大的点,在这个点,目前所知的物理定律无法适用。例如黑洞的中心和大爆炸之前的宇宙奇点(英语:Initial singularity)。

当前的理论推测,当一个物体落入黑洞里并趋近位于中心的奇点时,这物体会因不同部位受到增强的吸引力而被拉长,为潮汐力,或称面条化,最终完全失去维度并无可挽回地消失于奇点。外界观测者在安全的距离外,对这事件的观测则会完全不同。根据相对论,外界观测者会看到物体随着趋近于黑洞而变得越来越慢,最终在事件视界完全停止,而从来没有真正落入黑洞。

奇点的存在常被用来作为广义相对论失效的证明,这是意料之内的,因奇点存在于量子效应显著的状况中。可以想像,将来某种与量子引力的联合理论(如目前研究的超弦理论)能够无需奇点来解释黑洞,但这种理论还需要很多年。

根据宇宙审查假说,黑洞的奇点保持隐藏在事件视界后面,事件视界内的光线无法逃逸,因此无法直接对其观测。假想所允许的唯一的例外(称为裸奇点)是宇宙一开始的大爆炸,由于宇宙在大爆炸之前的初始状态为一奇点,广义相对论及量子力学会在奇点处失效,但量子力学实际上并不容许粒子占据比自己波长小的空间。

两种最重要的时空奇点的类型分别是曲率奇点和锥形奇点。广义相对论预言奇点存在于黑洞之内:任何恒星因引力坍缩至小于其史瓦西半径后会形成黑洞,产生一个被事件视界包围的奇点(同样,黑洞形成的理论并没有考虑量子力学),这种奇点被称为曲率奇点。

有数学推导指出,物质会被奇点破坏,消失于三维空间,以二维的形式存于黑洞表面,而其二维数据理论上可以重现于三维空间。这使科学家推测世界实际为二维数据,而三维空间可能只是被二维数据所投映。

按奇点的本性,我们有可能永远无法完全描述或了解黑洞中心的奇点。虽然观测者可以向黑洞中心发送信号,但是黑洞内部仍然难以获取信息,至今只能单靠理论推测,无法取得实验数据证明奇点确实存在。

相关

  • 15世纪1401年1月1日至15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5世纪。15世纪是开辟新航路的一个世纪。
  • 司马辽太郎司马辽太郎(1923年8月7日-1996年2月12日),是日本的大阪出身的小说家。本名福田定一。专攻历史小说。笔名司马辽太郎是文学方面“远不及司马迁”的意思。获认为是日本大众文学的
  • 赵陀赵佗(前240年-前137年),恒山郡真定县(今河北省正定县)人,秦朝南海龙川令 ,南越国创建者,是南越国第一代王和皇帝。前204年,赵佗建立南越国。南越国的建立年代,无史籍直接记载,现代的研究
  • 直升机父母直升机父母(helicopter parent)是指过分介入儿女生活,保护或是干预其生活的父母,因为类似直升机一样的盘旋在儿女身边,故称为直升机父母。在日本也有类似概念的“怪兽家长”(日语:
  • 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rategic Arms Reduction Treaty II, START II)是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签署的旨在削减并限制战略性进攻武器的一份条约。1993年1月3日于莫斯科签署。由
  • 胶澳租界德国胶州保护领(Kiautschou, Deutsches Schutzgebiet,通称德国胶澳租借地),德国于1898年在中国设立的租借地,包含胶东半岛胶州湾(胶澳)周边地区,总面积552平方公里。行政中心(首府总
  • 焗可以指:
  • 查尔斯·罗伯特·马图林查尔斯·罗伯特·马图林(Charles Maturin)(1782年9月25日-1824年10月30日),是爱尔兰新教牧师、哥特式戏剧和小说作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Melmoth the Wanderer》。
  • 圣母无染原罪瞻礼圣母无染原罪瞻礼(又名圣母无原罪始胎节、圣母无原罪日),是天主教节庆之一,日期是每年的12月8日,乃庆祝圣母玛利亚获得无原罪的恩赐的一个瞻礼。圣公宗并不承认圣母无染原罪,此日
  • 五极管五极管由屏极、抑制栅极、控制栅极、帘栅极、阴极五个电极组成。电流从屏极流入,阴极流出,其中电流由栅极控制,这与三极管完全一样。但五极管比电子三极管多了两个电极:帘栅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