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教堂宪法

✍ dations ◷ 2025-06-28 20:51:04 #宪法,普鲁士王国政治,德国法律史,法兰克福政治史,19世纪德国,1849年,已不存在的国家的宪法

保罗教堂宪法(保罗教会宪法) (Paulskirchenverfassung)是第一部整个德国范围的由民主决议产生的宪法,然而这部宪法却从来没有生效过。它作为“德意志帝国宪法”于1849年3月27日由法兰克福国民议会在保罗教堂内决议产生,并于1849年3月28日正式公布。这部宪法最终由于德国各邦尤其是普鲁士国王的反对而宣告失败。

这部宪法规定德国应该是一个君主立宪的国家,但是执政官应该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国民议会议员打算让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接受宪法施行后德国的皇冠,然而威廉四世坚持君权神授,拒绝了皇冠。

随后在德国西南部发生了旨在要求德国各邦接受宪法的宪法运动和革命起义,这些运动和起义于1849年夏遭到了军事镇压,也意味着保罗教堂宪法的彻底失败。

不过保罗教堂宪法作为整个德国第一部民主决议产生的宪法对德国以后的宪制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基本权利方面。这些基本权利构成了宪法的核心,并早在1848年12月27日就已经通过“关于德意志民族基本权利的帝国法”(Reichsgesetz betreffend die Grundrechte des deutschen Volkes)而得到生效实施。这些基本权利随后单独作为一章被编入保罗教堂宪法(第五章:财产的不可侵犯、迁徙自由、废除死刑、人身自由、邮件保密、科学和学术自由、集会自由以及思想自由),并且一部分被原封不动地编入随后的魏玛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宪法。

保罗教堂宪法是经过长时间的争论和讨论之后才颁布的。其中争论最激烈的一个焦点是关于准备成立的德意志民族国家的构成问题。就此主要有“小德意志解决方案”和“大德意志解决方案”两种方案供表决选择。“小德意志解决方案”排除奥地利,并打算接受普鲁士的领导,而“大德意志解决方案”则包含奥地利在内。

宪法第1条规定:德意志帝国由目前的德意志邦联的领土范围构成。宪法第2条第1句规定:一个与另一个非德意志国家有共同国家元首的德意志国家,应该具有与该非德意志国家相分离的宪法、政府和管理。这两个规定都和在维也纳的皇室政府的利益相冲突。奥地利希望维持自己的多民族国家的体系,拒绝了放弃其非德意志国家部分。由此国民议会的议员们决定采取“小德意志方案”,但仍然对“大德意志方案”敞开大门。

相关

  • 药物依赖物质依赖(英语:Substance dependence)或称药物成瘾(drug addiction),指需要服用药物才能使日常生活表现正常的强迫行为。出现物质依赖状况后,若突然停止服用药物,可能出现药物戒断症
  • 东南亚各群岛海洋东南亚指的是包括文莱、东帝汶、印度尼西亚、东马来西亚、菲律宾以及新加坡的东南亚海洋地区。 海洋东南亚有时也称为“岛屿东南亚”。19世纪的语汇“马来群岛”指的是
  • 非那西汀非那西丁(Phenacetin,或译非那西汀),化学式C10H13NO2,在室温是白色结晶固体,熔点约134℃,是一种在许多国家被禁售的药物。非那西丁在1887年发明, 主要作为止痛药使用。通常每日300至
  • 大战略大战略(grand strategy)又称为高战略(high strategy),以“有目的的运用所有一个安全共同体能运用的权力手段”来利用国家整体资源的总体战略。冷战时期,美国的围堵政策。
  •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女性主义电影(英语:feminist film)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随着女权电影理论的发展,出现了大量主张或阐明女权主义观点的女权主义电影。20世纪60年代,由于政治辩论和所谓的“性
  • 毫微克奈克,亦作毫微克,质量单位,符号ng(法语:nanogramme)。奈克是一个极微少的质量单位。1奈克等于十亿分之一克(10-9克)
  • 励杜讷励杜讷(1628年-1703年),字近公,又字澹园,室名松乔堂。北直隶河间府静海县(今属天津市)人。祖籍浙江绍兴。中国清代官员、学者、书法家。励杜讷出生于浙江,早年失去父母,由杜姓养父收养
  • 乐命达拉莫三嗪(lamotrigine;LTG、嗪/qín)。葛兰素史克注册为Lamictal,在南非称作Lamictin、以色列叫做Lamogine、在台湾称作乐命达、在韩国则称라믹탈。是一种苯三嗪类的广谱抗癫痫
  • span style="color: #f00;">红色代表联邦直辖区/span>联邦直辖区(马来语:Wilayah Persekutuan, 英语:Federal Territory)是马来西亚由联邦政府管辖的一级行政区,由吉隆坡、纳闽、布城三个地区组成。吉隆坡联邦直辖区于1974年成立;纳闽
  • 多萝西·汉思·安德森多萝西·汉思·安德森(英语:Dorothy Hansine Andersen,1901年5月15日-1963年3月3日)是一位美国医生,她第一个确认了囊肿性纤维化并描述病情。安德森出生于北卡罗来纳州阿什维尔,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