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制定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是指对全人类有重要文化或自然价值的遗产项目。芬兰于1987年3月4日批准该项公约,使该国的历史遗迹及自然景物具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资格。首批被注册的地点是分别位于该国西海岸和南部的劳马古城和芬兰城堡,两城于1991年在突尼斯迦太基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列入,随后该国在1994年、1996年、1999年、2005年和2006年的世界遗产数量均有增加。
截至2020年,芬兰已有7处地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6处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标准被列为文化遗产、1处与瑞典共同拥有的跨国自然遗产。瑞典的高海岸于2000年被单独列入,并于2006年将遗产范围扩大至克瓦尔肯,而芬兰的另一处跨国遗产斯特鲁维测地弧则于2005年被列入名录,为其他9个国家共同拥有的跨国文化遗产。 此外,芬兰还有6处地点被列入预备名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10项标准审核被申请列入的地点,每个地点须至少符合其中1项标准。标准(i)至(vi)是文化遗产;(vii)到(x)是自然遗产,同时符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标准的则为复合遗产。
以下按照列入年份(西元)排列:
除了已登录的世界遗产外,批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成员国亦可将遗产项目列入预备名单,而任何遗产在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前都必须先入选预备名单。截至2020年,芬兰共有6个地点入选预备名单。
579:桑马尔拉赫登麦基青铜时代墓地遗址 · 582:劳马古城 · 583:芬兰城堡 · 584:佩泰耶韦西老教堂 · 751:韦尔拉磨木纸板厂 · 1187A:斯特鲁维地理探测弧线(芬兰境内有6处,合共34处)
898B:高海岸/克瓦尔肯群岛(芬兰境内有2处,合共3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