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极地气团辐合带

✍ dations ◷ 2025-08-23 19:33:26 #气象学,日本气候,日本海

日本海极地气团辐合带(日语:日本海寒帯気団収束帯,英语:Japan sea Polar air mass Convergence Zone,缩写:JPCZ)是一条在日本海冬季形成的辐合带,长度约1000公里。由日本气象学家浅井冨雄(日语:浅井冨雄)所提出。

当日本海一带受冷气团笼罩时,同时接受对马暖流(日语:対馬海流)的供热以形成大气混合层(英语:Mixed layer#Atmospheric mixed layer formation),从中形成并发展出积云。西北季风受长白山及周围山脉等地形因素而路径一分为二,气流于位处背风面的日本海再次汇聚,就此形成狭长的辐合带,此时由积云所排列之云街不以平行排列而出现交汇,促使“日本海极地气团辐合带”形成。

由于气流汇聚时行经日本海,配合低温促使水汽凝结成云,一般而言,雪云通常是在寒风抵达日本西岸时受地形作用而出现,倘若日本海极地气团辐合带开始发展,其将于雪云出现后笼罩日本本土,近岸平地之降雪量亦会因此增加,这通常是日本海沿岸一带出现大雪的主因。而日本海极地气团辐合带并无固定位置,而是随大气配置、气流源地、云流位置等因素采东西向移动,南北向可延伸至山阴地方,而东西向则可延伸至北陆地方。若西北季风再受本州中部山区的地形影响,对流云甚至可于关东地方沿海至静冈县东部一带发展。

根据2006年至2015年凡十年来,12月至2月在日本海中部及西部海域之各大气分层气象数据显示,气流辐合可自地表至900百帕高度面。1月的辐合带位置略为西南,笼罩范围相当于朝鲜半岛、近畿地方北部及山阴地方,而2月辐合带的活跃状况并不明显。此外,950百帕高度面的气象数据表明,12月的西北季风在800百帕高度面气流呈偏西分量,而1月在900百帕则呈偏北分量,2月季风则明显减弱,这被认为是1月的辐合带位置较12月偏南的原因。

相关

  • 优秀实践名册《优秀实践名册》是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据该公约在国际一级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迄今共有一项中国非物质文
  • 从海底出击从海底出击(Das Boot),德国导演沃尔夫冈·彼得森的第一部成名作。全片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在大西洋海域对英国、美国舰队发动的U艇海战;拍摄经费是德国电影拍摄历史前三
  • 德西特威廉·德西特(荷兰语:Willem de Sitter,1872年5月6日-1934年11月20日)是一位荷兰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德西特生于荷兰弗里斯兰省斯内克。他就读于格罗宁根大学,之后进入格
  • 夏侯阳算经《夏侯阳算经》,算经十书之一。唐代夏侯阳原书北宋已失传。北宋元丰九年(1084年)所刻《夏侯阳算经》是唐中叶的一部伪书,韩延撰的《算书》,因卷首《明乘除法》章有“夏侯阳曰”而
  • 假想粒子假想粒子,理论物理学家提出的物理模型中假想的一些粒子,基本没有切实的实验依据,很有可能宇宙中根本就不存在这些粒子。这些粒子的提可能只是为了给某些物理现象作一种可能的解
  • 台湾昆虫馆台湾昆虫馆为位于台湾台北市大安区和平东路三段的昆虫免费主题展示馆,由柯心平所设立。其成立主旨为“希望能提供一个友善舒适的环境,让大家能在轻松快乐的情境认识昆虫、了解
  • 锦连锦连(原名陈金连,1928年12月6日-2013年1月6日),是台湾诗人、翻译家。祖籍今新北市三峡区,出生于彰化县 。铁道讲习所中等科暨电信科毕业。任职于台湾铁路局电报室近38年退休。日治
  • 中文自动分词中文自动分词指的是使用计算机自动对中文文本进行词语的切分,即像英文那样使得中文句子中的词之间有空格以标识。中文自动分词被认为是中文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一个最基本的环节
  • 奕志瑞敏郡王奕志(1827年10月30日-1850年6月27日),爱新觉罗氏,嘉庆帝皇四子瑞怀亲王绵忻之子。原名奕约,自号西园主人,著述有乐循礼斋诗稿、古欢堂文稿及乐循礼斋集等。道光七年九月十
  • 克莱门森还原反应克莱门森还原反应 (Clemmensen还原反应)是在浓盐酸溶液中加热回流,用锌汞齐将醛或酮中的羰基还原为亚甲基的化学反应。该反应必须在强酸性条件下进行。对酸敏感的羰基化合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