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梯语

✍ dations ◷ 2024-12-22 12:01:31 #ISO 639-2代码的语言,赫梯,安纳托利亚语族,已灭亡语言

赫梯语(英语:Hittite language),亦称涅西特语(英语:Nesite)。赫梯人的母语,现已灭绝,起自公元前1800年 ,终于前1100年 ,或许更早之前即有。赫梯人发源于中北安纳托利亚(土耳其), 后来在哈图沙(现代的Boğazkale)建立帝国。帝国瓦解后,赫梯语楔形文字就荡然弃用,但是直至公元前700年,在安纳托利亚和北叙利亚,仍有人说赫梯语 。

赫梯语证实是最早的印欧语言,在原始印欧语假说提出之后仅一个多世纪就被重新发现了。因为在它的结构和语音上的显著不同,一些现代语言学家,最显著的是提议了印度-赫梯语假说的Edgar H. Sturtevant和Warren Cowgill,他们争论说它应当被分类为印欧语言的姐妹语言而非后代语言。但是很多学者继续接受传统的十九世纪原始印欧语为主的观点,并把赫梯语的不寻常特征解释为主要由于后来的革新。

“赫梯”(Hittite)是现代名字,依据Hatti王国与希伯来圣经中提到的赫梯王国的同一而选取(仍有争议)。

在赫梯遗迹找到的多语言文本中,用赫梯语写的章节都前导著副词nesili(或nasili、nisili)、“Neša(Kaneš)的讲话”,这是在帝国兴起前的一个重要城市。在某一场合下,标签是Kanisumnili“Kaneš人的讲话”。

尽管赫梯帝国是由来自很多不同种族和语言背景的人构成,他们的长期书写文本多数都使用赫梯语。不管在这个术语的适合性上的各种争论,赫梯仍是最常用的术语,尽管一些作者确立使用术语——涅西特语。

Jørgen Alexander Knudtzon在1902年发表了一本有关在埃及阿玛纳发现的两封信的书,这两封信是埃及国王和赫梯统制者之间的书信往来,在这本书中,Jørgen Alexander Knudtzon提出了第一个关于赫梯语从属关系的论断。Knudtzon 论证赫梯语是印欧语系语言,很大程度上是以构词为基础的。尽管没有双语言文本,他能够对这两封信给出部分解释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外交信件的客套话本质。他的论证不被一般接受,部分因为他在赫梯语和印欧语言之间观察到的构词相似性也可以在印欧语言之外找到,部分因为这两封信的解释可合理的当作是不确定性的。

当Hugo Winckler在Boğazköy的现代乡村发现了大量的用熟知的阿卡德楔形文字书写的未知语言的泥板的时候,Knudtzon最终被证明是正确,这里是赫梯帝国的首都哈图沙的前期遗迹。基于对这么广泛的材料的研究,Bedřich Hrozný成功的分析了这门语言。他在1915年出版的一篇论文中提出这门语言是印欧语言的论证,随后发表了这门语言的语法。Hrozný对赫梯语的印欧语言从属关系的论证是彻底现代的,尽管贫乏实例证明。他集中于构词的特质特征上的惊人相似性,这不太可能是由于变更而独自出现,也不太可能是借用来的。这包括在某些名词词干中r/n变换(参见 rhotacism)和元音变换,二者可以在对应“water”的词的主格单数wadar和属格单数wedenas之间的变换中见到。他还提出一组正规的语音对应。在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的短暂的最初拖延之后,Hrozný的破解,试探性文法分析,和赫梯语的印欧语言从属关系的实证,被迅速接受并被当代学者如Edgar H. Sturtevant广泛实例证明,他著作了第一部科学上可接受的赫梯语文法,并带有文献选编和词汇表。Sturtevant文法的1951年修订版在今天仍是权威性的。

赫梯语属于安纳托利亚语族。纯赫梯语是从楔形文字泥板和赫梯国王树立的碑铭中得知的。叫做“赫梯象形文字”的文字已经被证明用于书写密切相关的卢维语,而非纯赫梯语。后来的语言如吕基亚语和吕底亚语也被证实于赫梯疆域内。Palaic 语也用于赫梯疆域中,并只在赫梯文档中的仪式文本中被证实。安纳托利亚语言分支还包括卡里亚语、Pisidian语和Sidetic语。

在赫梯语和卢维语中有很多借词,特别是来自非印欧语言的胡里特语和哈梯语(Hattic)的宗教词汇。哈梯语是哈梯人的语言,他们是在被赫梯人吸收或取代之前的Hatti地域的土著居民。宗教和玄幻的赫梯文本经常用哈梯语、胡里特语和卢维语书写,即使在赫梯语成为其他著述的规范之后。

赫梯语传统上被划分为旧赫梯语(OH)、中赫梯语(MH)和新赫梯语(NH;不要混淆于实际上是后赫梯的“Neo-Hittite”时期),分别对应于赫梯帝国的旧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大约公元前1750–1500、1500–1430年和1430–1180年)。这种阶段划分的基础一部分在于语言学一部分在于古文书学。正因为中王国的概念已经很大程度上被破除了,Melchert 论争说作为语言学术语的MH是不明确的描述并应当被理解为在OH和NH之间的变迁时期。

赫梯语使用一种改良形式的古亚述楔形文字来书写。由于这种文字的支配性音节本质,难于确定部分赫梯语语音革新的准确音质。

音节文字区分下列辅音(显著的去掉了阿卡德语 s 系列),

组合上了元音 a, e, i, u。还介入了 ya (=I.A), wa (=PI) 和 wi (=wi5=GEŠTIN) 符号。

不使用亚述语浊音/非浊音系列(k/g, p/b, t/d)来表达在赫梯语中浊音/非浊音对比,通过在元音间位置上的双拼写来表达在印欧语中的清辅音(Sturtevant 定律)。

通过比照语源学方法和对赫梯语拼写惯例的详查,音节文字的限制已经被或多或少的克服了,据此学者们已经猜测出赫梯语拥有如下音位。

赫梯语保留了一些在其他印欧语言中消失了的非常古老的特征。例如,赫梯语保留了三个喉音中的两个(词首的 h2 和 h3)。弗迪南·德·索绪尔在1879年以在其他印欧语言中的元音音质为基础,已经假定了这些语音的存在性,它们在任何证实了的其他印欧语言中都没有保留为独立的语音,直到赫梯语的发现。在赫梯语中,这个音位被写为 ḫ。赫梯语和多数其他安纳托利亚语一样,在这方面不同于任何其他印欧语言,在赫梯语中喉音的发现是对索绪尔的假设的最显著的证实。

喉音的保留,和缺乏赫梯语共享其他早期印欧语言拥有的文法特征的任何证据,已经导致一些语言学家相信安纳托利亚语族与原始印欧语的余下部分之间分离得比任何其他分裂都要早。一些人提议了印度-赫梯语系或超语系,它包括了安纳托利亚语族在分界线的一边而余下的印欧语言在另一边。绝大多数学者继续重构著原始印欧语,但是都相信安纳托利亚语是印欧语中第一个脱离的分支。

印度-赫梯语假说的首倡者 Sturtevant 是第一个注意到在表示更早的印欧语硬腭音 *k 或 *g 的 k 之后缺乏 u 的学者(1940年)。Goetze(1954年)和 Wittmann(1969年)在这些位置上安置了一个 K 到 S 的初始迁移,而后来的颚音-咝音迁移分离出了印欧语的咝音群组。咝音特征的扩散假设受到了在希腊语、阿尔巴尼亚语和吐火罗语中的边缘化咝音特征和在亚美尼亚语中边缘化颚音特征的激发(在 u 之前的硬腭塞音的擦音化是颚音-咝音同语线的焦原点)。

作为已证实的印欧语言中最古老的语言,赫梯语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缺乏在其他古老的印欧语言比如梵语、拉丁语和古希腊语中展现的一些文法特征。特别是赫梯语没有对立阳性-阴性的印欧性别系统;它转而有一个基于动物性-非动物性对立的初步名词类系统,让人想起非班图尼日尔-刚果语言的名词类系统。

赫梯语名词系统由下列格构成: 主格、宾格、与格-方位格、属格、向格(allative)、离格和工具格,并区分两种数(单数和复数)和两个性,动物性和非动物性(有时称为动物性和无性)。在性之间的区别是非常初步的,带有一般只在主格中的区分,并且相同的名词有时被证实于这两个性中。

在它的最基本形式中,赫梯语名词变格功能如下,对动物性使用了 pisna-“man”作为例子,对无性使用了 pēda-“place”作为例子。


可以看出来,在复数中有比在单数中区分更少的格的倾向。在早期文本中有一些名词形成带有 -u 的呼格,但是呼格不再多产即使是在我们最早的资料中,它的功能在多数文档中被主格涵盖。向格也在语言发展的后来阶段脱离了使用,它的功能被与格方位格所包容。在早期的文本中不规则的找到了属格复数尾缀 -an,和工具格复数尾缀 -it。一些名词还形成独立的根本没有尾缀的方位格。

在同其他早期证实了的印欧语言比如古希腊语和梵语相比较的时候,赫梯语的动词系统在构词上是相对不复杂的。有两种动词变位的一般动词类,mi-变位和hi-变位。有两种语态(主动和中间-被动),两种语气(直陈和祈使),和两种时态(现在和过去)。此外,动词系统展示了两种动词不定式,动名词(supine),和分词。Rose列出了132个hi-动词并解释hi/mi分立为文法语态系统的遗迹("centripetal voice" vs. "centrifugal voice")。

mi-变位类似于梵语中的一般动词变位范例,并且还可以比较于古希腊语中 mi-动词类。

赫梯语句法展示了一种值得注意的典型安纳托利亚语特征。一般而言,句子或子句的开始由要么句子连接质词,要么前移的或主题化的形式来构成,向它添加固定次序的附着词素链。

相关

  • 青色青色又称绿蓝色,是指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的颜色,波长大约为500-485奈米。青色可以是指黑色、绿色或蓝色,需根据前后文推断。在中国的五行学说中,青色是木的一种象征;青色在中国文
  • 文莱文莱华人人口约5万人,约占文莱人口9%,大多数是福建闽南人(厦门、金门闽南人为主),当中以福建金门籍居多,约占80%,其次为广东人、客家人、潮汕人、海南人、兴化人等。通用语为闽台片
  • 畅销书列表本列表列出了历史上最畅销的单行本和系列书籍。表中所列的为图书的销售量而非印刷量或目前的拥有量。漫画书和教科书不包含在其中。内容主要有关宗教、意识形态等书籍不纳入
  • 四川红杉四川红杉(学名:)为松科落叶松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汶川、四川:灌县、宝兴、平武等地,生长于海拔2,300米至3,500米的地区,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四川落叶
  • 锐头银鱼锐头银鱼(学名:),又名尖头银鱼,为胡瓜鱼科银鱼属下的一个种。目前已灭绝。
  • 安藤桃子安藤桃子(日语:安藤 桃子/あんどう ももこ ,1982年3月19日-),日本女电影导演、编剧,生于东京都,现居于高知市。安藤桃子在高中时期曾经前往英国留学,就读伦敦大学艺术学院。毕业后,在
  • 玛丽·希金斯·克拉克玛丽·希金斯·克拉克(英语:Mary Higgins Clark,1927年12月24日-2020年1月31日),全名为玛丽·特雷莎·埃莉诺·希金斯·克拉克·康希尼(Mary Theresa Eleanor Higgins Clark Conhee
  • 武卯武卯(越南语:Vũ Mão,1939年12月19日-2020年5月30日),南定省海后县人,越南政治人物,原国会办公厅主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1939年生于河内。原籍南定省海后县。1950年参加革命,曾
  • 伊萨库乡坐标:59°06′05″N 27°18′29″E / 59.10139°N 27.30806°E / 59.10139; 27.30806伊萨库乡(爱沙尼亚语:Iisaku vald),是爱沙尼亚的一个乡,位于该国东北部,由东维鲁县负责管辖,首
  • WILD LIFE《WILD LIFE》是日本歌手宇多田光的影音作品,分别于2011年4月20日及5月18日发行DVD及蓝光版本。-En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