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尔半径

✍ dations ◷ 2025-11-26 11:00:55 #长度单位,原子物理学,物理常数

尼尔斯·玻尔于1913年提出了原子构造的玻尔模型,其中电子环绕着原子核运转。模型中提及电子只会在特定的几个距离(视能量而定)环绕原子核运转。而最简单的原子──氢原子──只有一个电子轨道,该轨道也是电子可运行的最小轨道,其能量是最小的,从原子核向外找到此轨道的最可能距离就被称为玻尔半径。

根据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CODATA)2014年的数据,玻尔半径的值为5.2917721067(12)×10−11米(即约53皮米或0.53埃格斯特朗)。括号内的数字代表最后数位的不确定度。此值能用其他物理常数计算出:

a 0 = 4 π ϵ 0 2 m e e 2 = m e c α {\displaystyle a_{0}={\frac {4\pi \epsilon _{0}\hbar ^{2}}{m_{e}e^{2}}}={\frac {\hbar }{m_{e}\,c\,\alpha }}}

其中:

尽管玻尔模型并没有正确地描述原子,玻尔半径还是保有了它的物理意义,代表着电子云大小的完全量子力学描述。因此玻尔半径常被用于原子物理学。(见原子单位)

要注意的是玻尔半径并没有包括约化质量的效应,所以在其他包括了约化质量的模型中,并不能准确地等于氢原子电子的轨道半径。这是为了方便而设的:上述方程定义的玻尔半径适用于氢原子以外的其他原子,而它们的约化质量修正值都不同。如果玻尔半径包括了氢原子的约化质量,就有需要加入一个复杂的修正值来使方程适用于其他原子。

电子的玻尔半径是一组三个互相关联的长度单位中的一个,其他两个是电子的康普顿波长 λ e   {\displaystyle \lambda _{e}\ } 及经典电子半径 r e   {\displaystyle r_{e}\ } 。玻尔半径是由电子质量 m e {\displaystyle m_{e}} ,约化普朗克常数   {\displaystyle \hbar \ } 及电子电荷 e   {\displaystyle e\ } 所得出的。这三个长度单位中的任一个都能用其余两个及精细结构常数 α   {\displaystyle \alpha \ } 表示。

包括了约化质量效应的玻尔半径能由下列方程求出:

其中

在上述方程中,约化质量所产生的效应由增加的康普顿波长表示,即电子及质子的康普顿波长之和。

相关

  • 受体受体(receptors),又称受器、接收器,是一个生物化学上的概念,指一类能传导细胞外信号,并在细胞内产生特定效应的分子。产生的效应可能仅在短时间内持续,比如改变细胞的代谢或者细胞
  • 氯吡格雷氯吡格雷(Clopidogrel,商品名为波立维(中国大陆)、保栓通(台湾)(Plavix)、氯吡多),分子式:C16H16ClNO2S,莫耳质量:321.82g/mol),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不良反应可有皮疹、腹泻、腹痛
  • 塞汉赫特塞汉赫特(Sekhemkhet)是埃及第三王朝的法老。据曼涅托的记载,一位被称为提里斯(Tyris)的国王(可能对应着都灵王表中的乔塞尔提"Djoser-ti")曾经统治了埃及7年,现代学者认为乔塞尔提
  • APC细胞APC这个词可以有以下几个意思:
  • 奖学金奖学金,是提供给特定学生的金钱奖励,颁发对象包括学业成绩优异、操行良好或体育、艺术等方面表现杰出者。奖学金的额度不等,有些额度甚小,仅是象征性意义;有些则额度甚大,足以支付
  • 搜狗五笔输入法搜狗五笔输入法是由搜狗开发的五笔输入法,特点包括支持五笔拼音混合输入、词库同步、兼容搜狗拼音的皮肤等。首个版本是2008年8月28日推出的1.0版,目前最新的版本是2017年11月
  • 李卓音李卓音,台湾电视主播。父亲为台湾三洋电机董事长李文峰。有一个妹妹李卓盈在纺织业工作。两人被称为台湾新一代政商名媛。于2007年8月底离职。
  • 领獴领獴(学名:Herpestes semitorquatus)是食肉目獴科的一种,分布于东南亚的婆罗洲,曾被认为与短尾獴(Herpestes brachyurus)为同种。
  • 纳雍县纳雍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毕节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贵州西部。位于东经104°55'-105°38',北纬26°30'-27°05。面积2448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76万,其中有穿青人20多万,占穿青
  • 极乐鸟13个,详见下方列表极乐鸟(bird-of-paradise)是雀形目极乐鸟科(Paradisaeidae)的鸟类,又名天堂鸟、风鸟。它们分布在印度尼西亚东部,托列斯海峡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及澳大利亚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