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治

✍ dations ◷ 2025-02-23 14:15:11 #日本政治

A coloured voting box.svg 政治主题

日本的政治以日本国宪法所规定的体制为基础运行。因此,日本是以立宪主义为基础的国家。另外,日本的司法、行政是以宪法和国会所制定的法律、明文化了的法令为基础运行的。因此,日本是法治的国家。

日本国宪法规定主权在民的国民主权。另外,在政治上规定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分别由国会、内阁、法院行使分立的三权。以国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实行议会民主政治,由国会和内阁协作实行议会内阁制。另外,设置世袭君主天皇作为“日本国的象征、日本国民统合的象征”。但宪法规定天皇没有参与国政的权力。

日本国宪法还规定了地方自治。日本的地方自治指的是全国划分为47个都道府县,都道府县中划分出市町村,由这两层地方公共团体担负自治职能(日本行政区划)。所有的都道府县和市町村都设有各自的作为议事机关的议会和作为执行机关的首长(都道府县的知事、市町村长)。地方公共团体在法律范围内有权制定条例。

日本国宪法最重要的三大原理是:主权在民、尊重基本人权和和平主义。日本政治以这三大原理及其中最基本的对个人(个人尊严)的尊重为基调运行。

所谓政体,按照古希腊亚里斯多德“统治权之所在”这一区分方式,可区分为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等政治形态。然而,近代以来,法西斯国家、政教合一国家、军国主义的军部独裁国家等等的出现,该区分方法已无法与现实应对。

明治维新,在二战前的旧宪法(1889年2月11日公布、1890年11月29日施行、1947年5月3日因全面修订而撤销)下,日本的政体与国体思想一体称为“天皇亲政的神权国家(源自国体明征声明,反対天皇机关说)”,是君主制国家。由于作为统治主体的君主的存在,被统治的客体就不称为国民,而应称为臣民。因而,旧宪法体现了统治主体的天皇和被统治的客体臣民的关系。现在的日本规定了:

综上所述,现今日本不再以君主制、民主制来加以区分,在政治学和法学上,更多的是称其为民主主义国家。

日本的国制(国家的形态)是君主立宪制(立宪君主国)还是共和制(共和国),对此的讨论至今不息。

认为日本是君主立宪制的根据总的来说有以下三点。第一,没有公选的总统不能称为共和制;第二,存在世袭君主天皇;第三,由于有近代意义上的宪法,因此不是专制君主制。由此可见日本是君主立宪制。

另一方面,日本共和制的最大根据是作为君主的天皇没有任何参与国政的权力。目前,行使政治权力的除了司法部以外,都是由公选出来的人为中心构成的,并采用共和制的体制。另外,从法律上看,首相公选制与选举总统的共和制几乎没有分别。由此可见日本是采用共和制的共和国。

从学术上看,日本是采用君主立宪制的立宪君主国的证据更加充分。而且,政府的正式解释也认为日本是君主立宪制国家(1973年(昭和48年)6月28日参议院内阁委员会的内阁法制局长官答辩)。当然,不是大日本帝国宪法(明治宪法)赋予天皇的总揽统治权那种意义下的君主立宪制。然而,有人认为立宪君主这一称谓具有复古的企图而加以反对。

宪法规定日本国会为“国家权力的最高机关”,是“国家唯一的立法机关”,国会被赋予的政治上的权力是最大的。但是,宪法赋予了内阁提交法案的权力,国会成立的法案大部分都是内阁提出来的,因此实际上内阁的权限是最大的,所谓行政国家现象非常显著。另外,内阁提出的法案是内阁下属行政组织所制作,因此又可以说行政组织的干部职员。

而且,法院被赋予违宪立法审查权(类似今日三权分立的司法院大法官职权)。法院有权宣布法律、国家法令或行政行为违反宪法。而法院对于国会、内阁的判断一般持司法保守态度。

日本是一个内阁制国家,政府体制以日本国宪法为基础,并有一个两院的议会。对议会负责的行政建构包括了一个由内阁总理大臣和各省国务大臣组成的内阁。总理大臣必需是议会成员,并由其他议员选举产生。大多数阁员也必需是议会成员。

自1889年起,日本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当时的宪法为《大日本帝国宪法》,又称明治宪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制定的日本国宪法规定,天皇是国民团结的象征,对政府不具有干涉力。

日本的立法机关包括了由人民选举产生的475席的众议院。众议院议员任期四年,内阁总理大臣有权提前解散众议院。参议院拥有242席,任期六年,每三年改选一半,不得中途解散。

根据日本国宪法第九条,日本永远放弃战争的和平主义原则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但同时为了灵活参与国际事务“威胁或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写进宪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54年7月1日,最初它是一个"警察予备队",后来是"保安队",自卫队(陆上自卫队・海上自卫队・航空自卫队、实际上是日本陆军、海军、空军)被有效地建立为日本军队。

1993年,日本决定派遣自卫队参加联合国在柬埔寨的维和行动。2004年又曾派遣部队往伊拉克参与维和行动。

1991年:日本在海湾战争期间没有出兵,在战争结束后派出6艘船只前往海湾地区扫雷;

1992年至1993年:根据1992年的国际和平法案,日本首度出兵海外,派出了600名工兵前往柬埔寨。执行任务期是1992年9月至1993年4月。1993年3月至9月,第二批600名官兵在当地执行修桥和道路的任务,另派16名官兵监督停火。日本同时还派出了2艘海军运输舰,1艘补给舰和6架C-130运输机。在参加行动期间,两名日本文职人员牺牲;

1993年5月/2001年2月:日本国自卫队先后参加了数次联合国的莫桑比克维和行动,卢旺达,洪都拉斯,土耳其,东帝汶和印度的救援行动;

2001年10月:9-11恐怖袭击发生后,6架航空自卫队运输机和138名士兵被派往巴基斯坦撤运从阿富汗涌来的难民;

2001年11月至今:根据2001年10月的反恐怖法案,日本派出海上自卫队船只在印度洋上执行反恐怖任务,支援美军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这些船只为10个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法国和英国的舰只提供补给;

2002年2月至今:680名自卫队员被派到东帝汶负责修路和架桥,是日本最大规模的维和行动。目前该部已经减少到522人;

2003年3月,2003年7月至8月:两架C-130运输机运送160顶帐蓬和救灾物质到约旦;

2003年12月:两架运输机运送救灾物资到伊朗。

最近,有关日本国宪法修改的议论活跃,引起中韩两国社会的关注。

同盟国军事占领下现行宪法,1946年11月3日公布修改了大日本帝国宪法,1947年5月3日施行以来,日本国内一直存在修改宪法的议论。不少保守派政治家主张,因为现行宪法是美国草拟的,没有正统性。但长期以来,日本社会大多不重视宪法修改问题。

但是,2005年自由民主党在建党50周年之际发表了宪法修改草案以后,不少人开始关心宪法修改问题。自由民主党总裁兼总理安倍晋三主张于任期内修改现行宪法。

日本改宪问题的要点有;

现行宪法是所谓“硬性宪法”。为了修改宪法,需要满足“各议院全体议员三分之二以上之赞成”及“过半数公民之赞成”的要件。

相关

  • 欣快欣快或欣快感(英语:Euphoria ,发音: /juːˈfɔəriə/,来源于古希腊语 εὐφορία)(词义与烦躁相反),在医学上把它当做一种精神和情感的状态。心情愉快、无忧无虑、兴高采烈、异
  • 联邦教育与科学部俄罗斯联邦教育与科学部(俄语: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и наук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俄罗斯联邦政府组成部门之一,负责
  • 真理大学理学堂大书院坐标:25°10′33″N 121°26′04″E / 25.1759356499419°N 121.434367346069°E / 25.1759356499419; 121.434367346069牛津学院(Oxford College,汉名为“理学堂大书院”),是加
  • 依数性依数性(Colligative Property)是指溶液所具有的一类性质,这类性质只取决于溶质在溶剂中的“粒子”数量,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溶液的依数性包括:溶剂蒸气压的降低导致溶液凝固点下
  • 教育政策与行政学系教育政策与行政学系,指大学或研究所专门在研究教育行政领域所设立的相关科系或学位。全世界各个国家有提供教育政策与行政学系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大学列表。有招收学士以上
  • 厄立特里亚纳克法纳克法(nakfa)是厄立特里亚的货币,ISO 4217代码是“ERN”。纳克法在1997年开始发行,以取代埃塞俄比亚比尔,1纳克法分为100分。厄立特里亚纳克法的硬币全以不锈钢制成,硬币面额有:厄
  • E-3E-3望楼式预警机(又译为哨兵式)是波音公司生产的全天候空中预警机(AWACS),主力提供管制、控制、通讯、侦搜等功能。美国、英国、沙特阿拉伯、法国、北约组织等国家或组织都有使用
  • 松貂(M. martes)松貂(学名Martes martes),又名林貂,是分布在北欧的一种鼬科动物。它们约有家猫的大小,体长53厘米,尾巴长25厘米。雄貂较雌貂稍大,平均重1.5公斤。毛皮呈浅褐至深褐色,在冬天会逐渐变
  • 日本银带鲱日本银带鲱(学名:),俗名丁香鱼、魩仔,为辐鳍鱼纲鲱形目鲱科的其中一种。本鱼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包括东非、红海、马尔代夫、塞舌尔群岛、斯里兰卡、印度、马来西亚、印尼、泰
  • 通托国家森林通托国家森林(英语:Tonto National Forest)是美国的一处国家森林,1905年建立。该森林占地面积2,873,200英亩(11,627平方千米),是亚利桑那州六处国家森林中最大的,也是全美第五大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