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达格兰人

✍ dations ◷ 2024-11-05 16:24:30 #凯达格兰人
凯达格兰族(Ketagalan)为台湾平埔族原住民,分布于淡水、台北、基隆一带,以台北盆地为主体。与兰阳平原上的噶玛兰族曾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因汉化而难以辨别。语源自社寮岛kuvu社语、北投社语之自称Kitaganan。最常见的简称Kelan,实即“鸡笼”、“基隆”地名之最早由来。在三百多年前,台北盆地是“凯达格兰族”人的领域,大约有三十多社,原本散居在各地以渔猎和简易农耕为生,后经荷兰人、西班牙人、汉人、日本人入侵、开垦,生活和族群发生重大变化。这些重大的改变,逐渐让凯达格兰族人,甚至全台湾平埔族走向消失的命运。现今如果要找寻凯达格兰族人的过去生活面貌,除了透过文献外,就是依据“考古”发现。目前最大的考古发现是新北市八里区的“十三行遗址”,由这个遗址的遗物推定凯达格兰族人,可能在相当于汉朝的时间就已经进入台湾。他们的聚落和附近地区,成为后来汉人移民、开垦、建立村庄的地点。相传凯达格兰族的祖先是从台湾本岛最东境的岬角—三貂角登陆,17世纪康熙年大地震前,文献指出仍为台北一带最主要住民结构。如详加细分,该族分布范围约为现今台北市、基隆市、新北市的瑞芳、贡寮、新店、板桥及桃园北区。部分学者则以淡水河、基隆河、新店溪为界,分为南北两支系,再加上16世纪前迁移至宜兰的一支“社头社”(哆啰美远社/Torobiawan),可再将该族区分成:巴赛族(Basay)与雷朗族(Luilang)。传统的平埔族社会,对于信仰,其实大多还停留在祖灵崇祀以及图腾膜拜的阶段,各族的祭典不尽相同,其中北部的凯达格兰族的祭典有农历六月十八日和农历八月十六日。六月的祭典是在祈求鱼获丰收,八月的则是感谢祖灵庇祐农作收成,他们会以其神圣的植物山橄榄当作祭品。另外,该族以及其他平埔各族一样为母系社会,从婚姻与财产制度中可显而易见:男性必须入赘,家产也由女性继承,这与汉人文化有极大的差异。17世纪-18世纪,中国福建泉漳一带的闽南人移民大量进入台湾,平埔各族因处平地,与汉人的接触机会较多,除了被清政府归类为“熟番”外,原有文化制度也迅速灭失。据考证,现今台北许多地名为凯达格兰语音译而成,例如:大龙峒、北投、唭哩岸、八里、秀朗、艋舺等。19世纪末期伊能嘉矩在淡北和噶玛兰各社调查与采集,见到的一些旧有服饰装饰如下:日治时期学者伊能嘉矩在1898年提出北台湾的平埔族属于凯达格兰族,并被后来的台湾史所沿用,但今日许多学者提出异议。台湾史学者翁佳音指出,伊能嘉矩并没有提出证据显示当地哪些平埔族自称凯达格兰,且同时期的另一语言学学者浅井惠伦却说当地平埔族自称巴赛族,未闻有“凯达格兰”,相反地巴赛一词一方面是北部平埔番的自称,并且不断出现在西、荷与清代文献中。翁佳音更指出当时伊能嘉矩用凯达格兰一名来猜测“鸡笼”一名来源的推想,今日却被许多书籍认为定论。凯达格兰族主要聚落及其相对应的现址如下所示:台北市北投保德宫、番仔厝、番仔沟及长老教会北投教堂一同以“凯达格兰北投社”之名列为台北市文化景观资产。另位于北台湾的七星山,在接近山顶附近有类似金字塔形状一样的小山丘,以及附近散落的一些奇岩怪石,起初由凯达格兰文史工作者林胜义认为是台湾巨石及祭坛等文明的遗迹,极可能是凯达格兰族的祭坛。其中包括金字塔、祭天坛或陵寝、人造巨石等,现已被台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务委员会列入凯达格兰遗址的传说。在2004年,阳明山国家公园管理处委托中华民国国家公园学会进行「七星山天坪与凯达格兰文明研究」,初步的结果,认为该“遗迹”并非过去人类行为的遗留,相关考古发掘亦未发现早期人类遗留,因此无法证明该区域与“凯达格兰文明”有关。

相关

  • 精囊精囊(英语:Seminal vesicle,亦称为储精囊),功用为提供和储存精液的分泌物,内含有黏液、果糖(精子能量)、凝集酵素、抗坏血酸、前列腺素,但并不储存精子。精液有60%左右的成分来自于此
  • 脂肪肉瘤脂肪肉瘤(英语:Liposarcoma),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在深层软组织(如腹膜后或大腿内侧)异常增生导致的癌症。 脂肪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显微观察显示其与普通脂肪细胞类似。脂肪肉瘤
  • 萨丕尔爱德华·萨皮尔(德语:Edward Sapir,/səˈpɪər/,1884年1月26日-1939年2月4日),又译沙皮尔、萨丕尔,生于普鲁士王国伦堡(今属波兰),美国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萨丕尔在德国出生。他1904
  • 史蒂芬·杰伊·古尔德史蒂芬·杰伊·古尔德(英语:Stephen Jay Gould,1941年9月10日-2002年5月20日)是一名美国古生物学家、演化生物学家,科学史学家与科普作家,职业生涯中大多在哈佛大学担任教职,并曾在
  • 卡洛·哥尔多尼卡罗·奥斯瓦尔多·哥尔多尼(意大利语:Carlo Osvaldo Goldoni,1707年2月25日-1793年2月6日)是出生于威尼斯共和国的意大利剧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剧本,以《一仆二主》、《女店
  • 猩猩猩猩是一群与人类在演化关系上最为密切的动物的统称。这个词汇包括除人属外的全部现存人科(又叫猩猩科)动物,如下:
  • 鳞翅目鳞翅目(学名:Lepidoptera),又名蝶蛾目、螟蛉目,是昆虫纲中第二大的目,包括各种蝴蝶和蛾类(并系群)。鳞翅目昆虫是完全变态生物(卵、幼虫、蛹、成虫)。成虫有两对翅膀,上面覆满鳞粉,口器
  • 桑贾尔阿齐兹·桑贾尔(土耳其语:Aziz Sançar,1946年9月8日-),土耳其人,具有土耳其美国双重国籍。生物化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专门从事DNA修复、细胞周期检查点、生物钟方面的研究。他是土
  • 原核释放因子有三种已知的原核释放因子涉及翻译的终止。释放因子形成的构象与tRNA类似,可以进入核糖体的A位,与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进行识别。一旦RF1(或RF2)和RF3结合到核糖体上,核糖体的大小
  • 郭尚平郭尚平(1930年3月17日-),生于四川荣县,祖籍隆昌县,中国石油开发专家,流体力学家和生物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0年生于四川荣县,祖籍隆昌县。1951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矿冶系。曾于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