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莫斯科校园枪击案

✍ dations ◷ 2025-11-25 08:35:26 #2014年罪案,2014年俄罗斯,校园枪击事件,俄罗斯劫持人质事件,俄罗斯谋杀案,俄罗斯教育史,莫斯科罪案,2014年2月

2014年莫斯科校园枪击案发生于2014年2月3日,俄罗斯莫斯科奥特拉德诺耶第263中学(俄语:Школа № 263 (Москва))15岁的高中生谢尔盖·戈尔杰耶夫(俄语:Сергей Гордеев)开枪打死一名教师后并将29名学生劫为人质后,各打伤或打死一名警察,并向警方自首。

上午11:40许,戈尔杰耶夫穿着大衣,用袋子装着警察上校父亲的Tikka T3步枪和日式BAR M1918小口径勃朗宁自动步枪上学。他胁迫保安,前往地理课堂向他的29岁老师安德烈·基里洛夫(俄语:Андрей Кириллов)的腹部开枪,看到他还活着,又朝其头部开出致命一枪。杀害基里洛夫后,他将班上29名学生劫为人质。戈尔杰耶夫随后向驻校警察开枪,38岁的准尉谢尔盖·布舒耶夫和29岁的高级警长弗拉基米尔·克鲁辛中弹。布舒耶夫送院后不治身亡,克鲁辛肩膀中弹。

特种部队一小时后抵达现场。戈尔杰耶夫起初打电话给母亲,随后其父亲被特种部队叫来谈判。父亲跟儿子通了15分钟电话后,穿着防弹衣亲自来到学校。30分钟后,戈尔杰耶夫释放人质。下午1:00左右,戈尔杰耶夫向当局自首后被抓获。有报告指出,戈尔杰耶夫在枪击案期间共开出11枪。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称该事件为悲剧,要求每个人关注儿童教育和枪支管制。他还告诉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艺术文化顾问委员会:“新一代……需要有良好审美能力,理解并重视戏剧、音乐和美术能力的提升。”也有批评也指责接触美国文化和暴力电子游戏。莫斯科市长谢尔盖·谢苗诺维奇·苏比雅宁随后表示,莫斯科学校已进行安全检查。

15岁的第263中学学生谢尔盖·戈尔杰耶夫被确认为枪击案肇事者。他是为全A学生,以优异成绩毕业,是全校学生学习的“模范学生”,为人很“内敛”。据称,他与向妨碍他毕业的地理老师发生冲突。最初有报道称遇害地理老师非安德烈·基里洛夫,但其后来被认定是与戈尔杰耶夫发生冲突的老师。俄罗斯调查委员会发言人弗拉基米尔·马尔表示,戈尔杰耶夫患有情绪障碍,他的同学表示,他之前跟其他老师和学生没有明显的冲突。

相关

  • 亨利·陶布亨利·陶布(德语:Henry Taube,1915年11月30日-2005年11月16日),化学家。他的研究兴趣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对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转移机理的研究更使得他获1983年诺贝尔化学奖。父母
  • 荷兰皇家陆军荷兰皇家陆军(荷兰语:Koninklijke Landmacht)是荷兰军队的地面部队。荷兰陆军成立于1814年1月9日,但它的起源可追溯至1572年。荷兰共和国在17和18世纪初开始训练这支军队,并参与8
  • 角膜塑形镜角膜塑形术是一种眼科学的视力矫正术,又称OK 镜片,透过一种高透气式的硬式隐形眼镜,来改善日间的视力。与一般隐形眼镜不同的是,角膜塑形术使用的隐形眼镜是在夜间配戴,透过透明
  • 外肽酶外肽酶,也叫肽链端解酶,或端解酶,是蛋白水解酶一类,可催化多肽链末端肽键水解,游离末端氨基酸。根据其所剪切肽链末端为氨基端或羧基端又可分为氨基肽酶和羧基肽酶。此外,还包括催
  • 热导管热导管,或称热管,是一种具有快速均温特性的特殊材料,其中空的金属管体,使其具有质轻的特点,而其快速均温的特性,则使其具有优异的热超导性能;热管的运用范围相当广泛,最早期运用于航
  • 除虫菊酯除虫菊酯,存在于除虫菊(一种菊科植物)的叶子、茎杆,特别是花中,对昆虫具有很强的毒杀作用。把除虫菊的花收集起来晾干,与木屑、香料等混在一起做成烟熏剂,点燃后,除虫菊酯即可随烟雾
  • 真理大学理学堂大书院坐标:25°10′33″N 121°26′04″E / 25.1759356499419°N 121.434367346069°E / 25.1759356499419; 121.434367346069牛津学院(Oxford College,汉名为“理学堂大书院”),是加
  • 半生缘《半生缘》是现代著名作家张爱玲之著名作品,也是她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1948年发表时原名《十八春》,其后内容经过修改,重新定名为《半生缘》。该作品曾被改编成舞台剧、电影
  • 圆锥猪笼草圆锥猪笼草(学名:)可能是新几内亚多尔曼·托普山(Mount Doorman Top)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其种加词“”来源于拉丁文“”,意为“圆锥花序”。其存在于山脊顶部海拔约1460米的苔藓
  • 卡尔·蔡司卡尔·蔡司(Carl Zeiß,1816年9月11日-1888年12月3日),光学仪器企业家,以其创立的蔡司公司闻名于世,本人对于现代透镜的制造生产也贡献良多。蔡司在德国威玛起家,到了1840年代,已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