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塑形镜

✍ dations ◷ 2025-09-19 04:32:42 #角膜塑形镜
角膜塑形术是一种眼科学的视力矫正术,又称OK 镜片,透过一种高透气式的硬式隐形眼镜,来改善日间的视力。与一般隐形眼镜不同的是,角膜塑形术使用的隐形眼镜是在夜间配戴,透过透明玻璃镜片压平眼角膜,以便改善白天的视力缺陷。OK镜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真性近视或至少减缓近视加深的速度。OK镜片的验配需要在政府核可的眼科医疗院所洽询专业医师验配,并且保持良好的清洁习惯及作息,定期回诊检查。隐形眼镜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508年,由列奥那多·达芬奇提出。到了1930年代压克力塑胶的发明以后,于1937年第一副取代玻璃隐形眼镜的硬式隐形眼镜终于亮相。随着时代以及科技的进步,到了1990年代,高透气的硬式隐形眼镜材质发明,精确的电脑切割技术,使的角膜塑形术有了新的突破。1996年,台湾便首次由美国进口该产品,但直到2008年3月26日才由卫生署核准上市。角膜塑形术是利用逆转几何的原理,用角膜塑形镜片改变角膜弧度,第四代角膜塑形镜,通常采用4区5弧设计。分别是:基弧区(BOZR或BC)、反转弧区(RC)、定位弧区(AC或FC)、边弧区(PC);其中适配弧区会有两个弧段,AC1及AC2,故有5个弧,利用上述设计以达到非手术性的视力矫正与预防近视的效果。虽然可有效的改善视力,但仍然无法解决高度近视所带来的后遗症,黄斑部和视网膜剥离等病变以下患者不适合配戴角膜塑形镜片:舒适度比起一般软式隐形眼镜,角膜塑形镜片配戴较不舒适,但久了以后便会自然习惯。清洁角膜塑型片较一般隐形眼镜浸泡及清洁方式较为不同,在配戴前需以专用的洗洁剂清洗干净后才能配戴,于早上起床取下后立即浸泡专用药水。关于角膜塑形术的介绍

相关

  • 玻那病毒玻那病毒科(Bornavirus),又称博尔纳病毒科、鲍那病毒科,RNA病毒的一种,属单股负链病毒目。其下仅有玻那病毒属(Bonavirus),目前只有一个病毒被发现,玻那症病毒(Borna disease virus
  • 行政院卫生署卫生福利部(简称卫福部)是中华民国有关公共卫生、医疗与社会福利事务的最高主管机关,同时监督各县市政府卫生与社会局(处)。其前身为1971年成立的“行政院卫生署”,2013年改制为部
  • 皮质酮皮质酮(英语:Corticosterone,11β,21-二羟基孕烯-3,20-二酮)是一种糖皮质激素类二十一碳甾体激素,由肾上腺的皮质产生出来。类固醇生成(繁体)类固醇生成(简体)脱氧皮质酮醛固酮羊毛甾
  • 47,XYYXYY三体是一种人类男性的性染色体疾病,正常的男性性染色体是XY,而XYY三体者多出一条Y染色体,所以又称“超雄综合症”(super-male syndrome)。此病在各种性染色体疾病中比较常见,在
  • 逻辑语义学我们在论证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句子/判决的有效性条件依赖于它们的意义,所以负责任的逻辑学家不能完全避免提供某种处理这些句子的意义的需求。逻辑的语义指称逻辑学家已经介入
  • 脑下垂体柄脑垂腺柄(pituitary stalk、infundibular stalk、Fenderson's funnel、infundibulum)是下丘脑和脑垂腺后叶(英语:Posterior pituitary)之间的连接部分。第三脑室(英语:Third ventri
  • 埃卡瑞丁埃卡瑞丁(Icaridin),别名派卡瑞丁(Picaridin)、KBR 3023,它在INCI的名称是羟乙基哌啶羧酸异丁酯(hydroxyethyl isobutyl piperidine carboxylate),学名是2-(2-羟乙基)哌啶-1-羧酸仲丁
  • 北投温泉坐标:25°08′10″N 121°30′35″E / 25.136163°N 121.509675°E / 25.136163; 121.509675北投温泉位于台湾台北市北投区,依范围大小,有广义及狭义两种说法:地热谷一带开发于1
  • The World Factbook《世界概况》(英语:The World Factbook,又译作世界各国纪实年鉴)是由美国中央情报局出版的调查报告,发布世界各国及地区的概况,例如人口、地理、政治及经济等各方面的统计数据。因
  • 几尼几尼(英语:Guinea)是英格兰王国以及后来的大英帝国及联合王国在1663年至1813年所发行的货币。它是英国首款以机器铸造的金币,原先等值1英镑,亦等于20先令,金价上涨亦使几尼价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