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林格氏液

✍ dations ◷ 2025-07-16 06:05:37 #乳酸林格氏液
乳酸林格氏液(Lactated Ringer's solution,RL),又称乳酸钠溶液(sodium lactate solution)或哈特曼氏液(Hartmann's solution),是一种含有氯化钠、乳酸钠、氯化钾,以及氯化钙的水溶液。本品可作为低血容或低血压患者的补液。本品可用于治疗非乳酸性酸中毒的代谢性酸中毒(英语:metabolic acidosis),也可用于眼睛在化学灼伤(英语:chemical burn)后的清洗。本品可经由静脉注射给予,也可以直接涂敷需要的部位。副作用包含过敏、高钾血症、体液过载(英语:volume overload)。本品不适合与某些药物合用,且不建议作为输血时的稀释液。乳酸林格氏液较生理食盐水不易造成酸血症(英语:hyperchloremic acidosis)。妊娠及哺乳期间使用通常安全,本品属于晶体输液(英语:Volume expander),其渗透压与血液相等。林格氏液于1880年发明,并于1930年开始加入乳酸。本品列名于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之中,为基础公卫体系必备药物之一。乳酸林格氏液已有通用名药物生产上市。在发展中国家,其每升批发价介于美元0.60至美元2.30之间。对于肝功能不佳者,醋酸林格氏液可能可以做为乳酸林格氏液的代用品,其乳酸成分由醋酸代替。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一般使用醋酸林格氏液。每升乳酸林格氏液含有:注:毫当量=摩尔数×化学价/1000。上述成分一般来自氯化钠、乳酸钠、氯化钙和氯化钾。林格氏液用来治疗外伤、手术、烧伤等造成的失血,和使肾衰竭病人促进造尿。这两种情况下产生的酸中毒被乳酸在肝脏中的代谢产物平衡,因此兽医也常用乳酸林格氏液来治疗肾衰竭的猫。用量由估计的体液流失计算。补充体液的时候,一般用量是每公斤体重每小时2-3毫升。电解质的浓度上,乳酸林液含钠过多而含钾不足,故不宜用于长期输液,特别是对儿童病人。乳酸林液是比较接近两栖动物内环境的液体,在实验中可以用来延长青蛙心脏在体外的跳动时间、保持两栖类其他离体组织器官的生理活性等。全血 · PF24/新鲜冷冻血浆 (冷上清制剂 + 冷沈淀制剂)基于血红蛋白的氧载体乳酸林格氏液 · 生理盐水 · 静脉注射糖溶液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药物注射

相关

  • 输精管输精管是人和动物体内输送精子的生殖管道。人的输精管是一对由壁厚腔小的肌肉组成的长约30-50厘米的传送精子的管道,自附睾下端向上,从阴囊上升,穿过腹股沟管进入盆腔内,其末端与
  • Sabin-Feldman 染色试验弓形虫染色试验,又名萨宾-费尔德曼染色试验,是一个用于诊断弓虫症的血清学试验,实验原理是某些抗体会阻止亚甲蓝染液进入弓形虫生物的细胞质。用弓形虫滋养体和补体作为激活剂
  • 内皮内皮细胞或血管内皮是一薄层的专门上皮细胞,由一层扁平细胞所组成。它形成血管的内壁,是血管管腔内血液及其他血管壁(单层鳞状上皮)的界面。内皮细胞是沿着整个循环系统,由心脏直
  • 邻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PAEs),又称酞酸酯,统称邻苯二甲基酯类,主要做为增塑剂(增塑剂)使用,添加到塑胶中以增强弹性、透明度、耐用性和使用寿命。邻苯二甲酸酯也可用来软化聚氯乙烯
  • diagnosis lag time诊断,在医学意义上指对人体生理或精神疾病及其病理原因所作的判断。作出这种判断一般需要的的资料有:医生等专业人员根据症状、病史(包括家庭病史)、病历及医疗检查结果等。其概
  • 多巴酚丁胺多保他命(Dobutamine)是一种拟交感神经性药物,用于心脏衰竭及心因性休克(英语:cardiogenic shock)的治疗。本品属于交感神经的β1受体致活剂。多保他命最初于1970年代由任职于礼来
  • 心跳过缓Bradycardia is a condition wherein an individual has a slow heart rate, typically defined as a heart rate of under 60 beats per minute (BPM) in adults. Bradycar
  • DNA定序DNA测序(DNA sequencing,或译DNA定序)是指分析特定DNA片段的碱基序列,也就是腺嘌呤(A)、胸腺嘧啶(T)、胞嘧啶(C)与鸟嘌呤(G)的排列方式。快速的DNA测序方法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生物学和医
  • 裂解裂解(英语:pyrolysis,或称热解、热裂、热裂解、高温裂解)指有机物质于无氧气存在下的高温(英语:Thermal decomposition)分解反应。它涉及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相位的同时变化,并且是不可
  • 玻尔效应玻尔效应(英语:Bohr effect),1904年由丹麦生理学家克里斯蒂安·玻尔首先提出,即:氢离子(低 pH)和二氧化碳会降低血红蛋白与氧气的亲和力,促进血红蛋白释放氧气。产生该效应的原因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