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乳酸林格氏液
✍ dations ◷ 2025-11-27 22:15:57 #乳酸林格氏液
乳酸林格氏液(Lactated Ringer's solution,RL),又称乳酸钠溶液(sodium lactate solution)或哈特曼氏液(Hartmann's solution),是一种含有氯化钠、乳酸钠、氯化钾,以及氯化钙的水溶液。本品可作为低血容或低血压患者的补液。本品可用于治疗非乳酸性酸中毒的代谢性酸中毒(英语:metabolic acidosis),也可用于眼睛在化学灼伤(英语:chemical burn)后的清洗。本品可经由静脉注射给予,也可以直接涂敷需要的部位。副作用包含过敏、高钾血症、体液过载(英语:volume overload)。本品不适合与某些药物合用,且不建议作为输血时的稀释液。乳酸林格氏液较生理食盐水不易造成酸血症(英语:hyperchloremic acidosis)。妊娠及哺乳期间使用通常安全,本品属于晶体输液(英语:Volume expander),其渗透压与血液相等。林格氏液于1880年发明,并于1930年开始加入乳酸。本品列名于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之中,为基础公卫体系必备药物之一。乳酸林格氏液已有通用名药物生产上市。在发展中国家,其每升批发价介于美元0.60至美元2.30之间。对于肝功能不佳者,醋酸林格氏液可能可以做为乳酸林格氏液的代用品,其乳酸成分由醋酸代替。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一般使用醋酸林格氏液。每升乳酸林格氏液含有:注:毫当量=摩尔数×化学价/1000。上述成分一般来自氯化钠、乳酸钠、氯化钙和氯化钾。林格氏液用来治疗外伤、手术、烧伤等造成的失血,和使肾衰竭病人促进造尿。这两种情况下产生的酸中毒被乳酸在肝脏中的代谢产物平衡,因此兽医也常用乳酸林格氏液来治疗肾衰竭的猫。用量由估计的体液流失计算。补充体液的时候,一般用量是每公斤体重每小时2-3毫升。电解质的浓度上,乳酸林液含钠过多而含钾不足,故不宜用于长期输液,特别是对儿童病人。乳酸林液是比较接近两栖动物内环境的液体,在实验中可以用来延长青蛙心脏在体外的跳动时间、保持两栖类其他离体组织器官的生理活性等。全血 · PF24/新鲜冷冻血浆 (冷上清制剂 + 冷沈淀制剂)基于血红蛋白的氧载体乳酸林格氏液 · 生理盐水 · 静脉注射糖溶液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药物注射
相关
- 真菌病毒真菌病毒(Mycovirus, Mycophage)泛指可以感染真菌的病毒。多数真菌病毒都属于双股RNA病毒(英语:Double-stranded RNA viruses),但也有约三成属于正义单链RNA病毒。真菌病毒必须具
- 婴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英语:infant mortality rate,缩写为IMR)是指每1000名活产儿中在一岁前死亡的人口数。这个比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健康水平的指标。由于婴儿死亡率只统计一岁以下的数据,
- 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语: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HIV,又称艾滋病毒)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普遍认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导致艾滋
- 志留纪志留纪(Silurian,符号S)是地质时代表古生代的第三个纪,约开始于4.44亿年前,结束于4.19亿年前。志留系一名源于威尔士地区一个古老部族志留人(英语:Silures)。1835年,英国R.I.莫企逊,在
- 沿海州份美国沿海州份(Coastal states)指的是美国所有拥有海岸线的州,包括了海岸、湾岸和湖岸。美国有二十三个州位于海岸或湾岸,另外有八个州濒临五大湖。但纽约州两者皆备,故实际有三十
- 右束支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简称RBBB)是一类心脏电传导系统阻滞疾病(英语:heart block)。乃肇因于心脏的右束支传导阻断,进而造成电讯号无法经由此途径传入右心室,而
- 检疫隔离检疫 是风险管理的一种设施。 当人类、动物、植物等,由一个地方进入另一个地方,为防带有传染病等,所以必须进行隔离检疫。本条目出自公有领域:Chisholm, Hugh (编). Quarant
- 神经化学神经化学,是致力于神经化合物研究的神经科学分支。神经化合物是神经系统活动中的一个有机分子。这规定经常使用提到神经传送体和其它分子譬如影响神经元作用的神经活跃药物。
- 澳大拉西亚澳大拉西亚(拉丁语:Australasia)一般指大洋洲的一个地区,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邻近的太平洋岛屿。澳大拉西亚(Australasia)一词是由法国学者布罗塞(法语:Charles de Brosses)于1756年
- 泼尼卡酯泼尼卡酯是一种新型外用药物,属于皮质类固醇,其药效与皮质醇类似。和其他局部用皮质类固醇(如倍他米松)相比,重复使用泼尼卡酯不会很快导致皮肤萎缩。皮质类固醇向来是治疗皮肤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