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链RNA反转录病毒

✍ dations ◷ 2025-07-16 22:45:00 #单链RNA反转录病毒
逆转录病毒科(学名:Retroviridae)又称“反转录病毒科”,分为双链DNA逆转录病毒和正链RNA逆转录病毒。它们增殖时都有将遗传物质RNA逆转录为DNA的过程(前者逆转录反链RNA,后者逆转录正链RNA),多具有逆转录酶。本文主要介绍正链RNA逆转录病毒。于1908年于丹麦证明、1911年于美国进行人工实验证实此病毒科之存在。逆转录病毒大小约为100nm(70~110nm,有时至200nm),外面为一层具有表面突起的脂蛋白套膜。套膜内有一二十面体的衣壳(capsid),核蛋白衣内有一螺旋结构的核糖核蛋白(ribonucleoprotein),当以负染色电子显微镜观察时,许多逆转录病毒,尤其是引起动物白血病及肿瘤者,都是多形性病毒颗粒,对渗透压的改变非常敏感,当样品处理时常会使病毒破碎。此科的亚科致肿瘤RNA病毒(Oncovirinae),可于许多细胞内繁殖达到很高的力价而不改变细胞的性状。尤其是在薄切片时经常可看到直径为85~110nm的C颗粒,大部分哺乳动物都有相关的C颗粒。逆转录病毒一般在其外壳外还有一层脂肪。在薄切片时,C颗粒因其核心壳(core shell)及其染色较深的衣壳呈同心状排列而类似靶心。B型致肿瘤RNA病毒如鼠乳房瘤病毒(mouse mammary tumor virus),因其病毒核心位置较偏而与C型不同,其与外壳间有一电子透明的空间。B型致肿瘤RNA病毒于负染色时较C型稳定而不易破碎。A型颗粒为圆形或油炸甜圈饼形中心为电子透明,直径约75nm常存在于细胞质高尔基体附近或内质网之空隙内(cisternae of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逆转录病毒至少含下列三种基因:大多数逆转录病毒造成的疾病都是比较慢性的,有些病毒虽然不直接导致疾病,但可以导致癌症,有些病毒可以在其基因插入细胞基因内而不导致疾病。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有许多逆转录病毒将它们的基因插入人的基因内并成为人的基因的一部分。在感染受害细胞时,逆转录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如下:逆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可分为二类:在台湾,家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es),猫白血病病毒(Feline leukemia virus 1996),牛白血病病毒(Bovine leukemia virus),羊关节炎脑炎病毒(caprine arthritis-encephalitis virus 1984),马传染性贫血症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 1992),均为台湾重要的疾病,感染情形非常普遍。δ逆转录病毒属的致瘤病毒可以导致癌症,如白血病等。它们含有癌基因(oncogene)。目前已发现35种致癌病毒,能在禽类与老鼠身上造成恶性疾病。在人类目前只有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一型(HTLV-1),能造成成人急性T细胞淋巴性白血病(ATLL)。此病毒可经由输血、性行为或哺乳传染,在日本南部的九州及冲绳为地区性流行。每20名感染者中约有一名会发病,平均在感染后30-50年间。ATLL的表现除了白细胞增加外,皮肤表现亦为特征,其细胞具有多型性且多叶的细胞核,有“花细胞”之称。由于逆转录过程比较不稳定,因此逆转录病毒的变异过程比较快。这使研究针对逆转录病毒的免疫抗体的过程非常困难。大多数针对逆转录病毒的治疗方法(比如目前拥有的针对艾滋病的药物)主要是针对病毒的逆转录过程。但由于病毒迅速的变异过程,病毒往往会很快就产生对药物的阻抗。医学导航: 病毒病病毒(蛋白质)/分类cutn/syst (hppv/艾滋病, 流感/疱疹/人畜共患)/人名体征药物(抗DNA, 抗RNA, 抗逆转录, 疫苗)

相关

  • 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杆菌,即结核分枝杆菌(学名: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专性需氧微生物,1882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柯霍在柏林宣告它是结核病的病原体。他凭着此发现获得了1905年诺贝尔生
  • 胎粪胎粪是初生婴儿第一次排出体外的粪便。与他们往后排出的粪便不同的是:胎粪是胎儿在母体时所消化的物质构成,包括有肠黏膜的上皮组织、胎毛、黏液、羊水、胆汁及水分。由于胎儿
  • D50–D77ICD-10 第三章: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患,为WHO整理的各类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患。营养性贫血 (D50-D53)溶血性贫血 (D55-D59)再生障碍性
  • 人类的咽(pharynx),又称咽头,是颈部的一个部分,为一条连接口腔和鼻腔至食道和气管(食道和气管交界)的圆锥形通道,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会处。咽头与喉头在解剖学上合称为咽喉。人类
  • 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医学是以诊断、治疗和预防生理和心理
  • 多发性硬化症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脱髓鞘性神经病变(英语:demyelinating disease),患者脑或脊髓中的神经细胞表面的绝缘物质(即髓鞘)受到破坏,神经系统的信号转导受损,导致一
  • 冷颤冷颤(英语:Shivering)是恒温动物因早期失温症、感到寒冷的原因而做出的身体反应。当核心体温下降时,身体就会开始打冷颤以维持身体机能的稳态。人在发烧时,因身体感到寒冷,有时也
  • 酸杆菌门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是新近被分出的一门细菌。它们是嗜酸菌。现在对它们研究还很少,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土壤中。
  • 意大利– æ¬§æ´²ï¼ˆæµ…ç»¿è‰²åŠæ·±ç°è‰²ï¼‰â€“ æ¬§ç›Ÿï¼ˆæµ…绿色)  —æ„大利共和å
  • 绿硫细菌绿菌门是一类进行不产氧光合作用的细菌。这类细菌没有已知的近亲,最近的类群为拟杆菌门。绿菌门通常不活动(一个种具有鞭毛),形状为球状、杆状或者螺旋状。其生存要求无氧环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