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旁尼克手抄本

✍ dations ◷ 2025-04-28 07:43:55 #墨西哥文化史,阿兹特克,手抄本

波旁尼克手抄本或译为波朋尼克手抄本(Codex Borbonicus)是阿兹特克手抄本之一,大约作于西班牙征服阿兹特克前、后几年间,作者可能是阿兹特克祭司。此抄本以法国的波旁宫命名;2004年,Maarten Jansen和Gabina Aurora Pérez Jiménez两位学者提议将它正名为希瓦夸托手抄本(Codex Cihuacoatl)。

波旁尼克手抄本的材质是树皮纸;该书长约1417.32米,折叠成39.5乘39平方公分大小的页面。原有40页,惟最前与最后各2页皆散失,现存36页。原作仅有图,现存版本上的注解均为后人所加;后来西班牙人甚至加上了一些图。波旁尼克手抄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相关

  • 德尼亚德尼亚(西班牙语:Dénia),是西班牙巴伦西亚自治区阿利坎特省的一个市镇。总面积66km2,总人口33342人(2001年),人口密度505人/km2。
  • 表皮蜡质表皮蜡质是覆盖在植物角质层上的一种主要由直链脂肪烃和各种取代基构成的物质,可以防止植物表皮被弄湿及水分丧失。常见的表皮蜡质有豌豆和卷心菜叶中的石蜡烃,巴西棕榈叶和香
  • 民权东路民权东路是台北市重要东西向道路之一,路名取自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所著三民主义(民生、民权、民族)。属双向道路,分六段,部分路段设有公车专用道,西接民权西路;东接成功路。(由西
  • 张光直张光直(1931年4月15日-2001年1月3日),生于北平市。考古学家、人类学家,曾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长、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亦曾任教于美国耶鲁大学与哈佛大学。张光直生于北平市。父亲张
  • 哥伦布时代前的跨大洋接触哥伦布时代前的跨大洋接触是指公元前10000年前就定居在了美洲的那些美洲原住民们及其后裔和其他大陆(非洲、亚洲、欧洲及大洋洲)的人们之间,在1492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抵达加
  • 翠鸟科翠鸟亚科 Alcedininae 翡翠亚科 Halcyoninae 鱼狗亚科 Cerylinae翠鸟是指佛法僧目下的一类体型中小、羽毛颜色艳丽的鸟类。它们具有世界分布(英语:cosmopolitan distribution)
  • 意大利启蒙运动美学意大利启蒙运动美学始于15世纪末,因美洲大陆发现(1492年)及印度新商路开通(1498)。文艺复兴和意大利的经济政治渐衰落,16世纪巴洛克美学主张反常与不和谐,强调非理性直觉。17世纪
  • 2019年大西洋飓风季 除特别注明外,本文所有时间均以中时区时间(UTC±0)为准。2019年大西洋飓风季包含了在2019年全年内的任何时间,于大西洋水域所产生的热带气旋。虽然有关方面并没有设下本飓风季
  • 霍赫格林德克山坐标:47°23′03″N 13°15′59″E / 47.38417°N 13.26639°E / 47.38417; 13.26639霍赫格林德克山(德语:Hochgründeck),是奥地利的山峰,位于该国中部,由萨尔茨堡州负责管辖,属于
  • 宇宙时间表宇宙时间表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以宇宙学上的时间尺度,来描述一些发生在大爆炸时期以及之后的事件。观察显示大霹雳发生在大约137亿年前。从那时候开始,宇宙的演化经历了三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