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灌肠是以猪血拌上糯米和少许白酒、盐等配料填制出来的一种香肠,盛行于滇西北各民族(白族、彝族、纳西族等)中。白语称米灌肠为sit zond。新鲜米灌肠一般不直接食用,需要放置数月。米灌肠外观比一般香肠粗大,呈黑褐色,可蒸食或者切片煎食。味道香极,但略有猪血腥味。
首页 >
米灌肠
✍ dations ◷ 2025-05-17 19:55:30 #糯米食品,云南食品,香肠,血液食品
相关
- 亲吻亲吻是指用嘴唇触碰其他事物,通常是另一个人。特别的,接吻是指两人的嘴唇互相接触。亲吻是一种经过学习的行为,从其他动物之间的行为学习而来。许多灵长类动物也有亲吻的行为。
- 浣熊浣熊属哺乳纲食肉目浣熊科的一种动物。源自北美洲,因其食前要将食物在水中洗濯,故名浣熊。浣熊通常重5.5到9.5公斤,但有记载的最重的可达28公斤。眼睛周围为黑色,尾有5-6个黑色
- 噻嗪类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英语:Thiazides),是利尿剂的一类。此类药物可抑制氯化钠在远端曲小管(英语:Distal convoluted tubule)的再吸收(英语:reabsorption)。这些药会作用在远端曲小管的细胞管
- 泡沫红茶泡沫红茶、泡沫绿茶,是源自于台湾特有的饮品,特色在于将红茶(或绿茶)加上果糖糖浆后放在调酒器中和冰块一起摇匀,在摇的过程中会产生细致的泡沫,故称为泡沫红茶(泡沫绿茶)。泡沫红茶
- 郑主郑主(越南语:Chúa Trịnh/.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Ming-L
- 台湾闽南语常用副词自明郑时期到清治时期,中国闽粤一带的移民大量进入台湾,其中以福建省南部的泉州府人以及漳州府人最为多数,使得闽南语逐渐取代了台湾原住民族诸语,成为了台湾最优势语言,使得今日
-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南加州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缩写USC),简称南加大,也译作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位于加州洛杉矶市中心,由监理会于1880年创立,是加州最古老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南加
- 泛斯拉夫主义狭义的泛斯拉夫主义是指19世纪时,巴尔干半岛上的斯拉夫民族(包括黑山人,塞尔维亚人及保加利亚人)希望在俄国的领导下对抗奥斯曼帝国而团结起来。而俄国自居为斯拉夫民族的大哥,希
- 台铁S200型柴电机车S200型柴电机车,是台湾铁路管理局第一代小型支线用柴电机车,自1960年至1961年间分两批购入。引入之初,为克服当时山线千分之二十五(每1000米爬升25米)的坡度障碍,除了作为支线和调
- 雷翁二世雷翁二世,(?-812),北高加索阿布哈兹王国第一任国王。阿布哈兹本是拜占廷帝国势力范围,但因他是可萨汗国汗伯克的外孙,所以受可萨汗国支持独立,反过来他也承认可萨汗国是他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