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程序

✍ dations ◷ 2025-04-12 06:13:34 #BIOS,引导程序

引导(或称引导程序)在计算机中是计算控制系统的一个初始化过程。引导过程可以是“硬引导”,如:开机通电后硬件诊断;也可以是“软引导”,此时会跳过开机自启。一些系统中软启动过程中,RAM可以不清零。软启动和硬启动都可以通过硬件发起,如按下电源开关;也可以通过软件命令来进行。当正常、有效的运行环境达到后,启动完成。引导装载程序是计算机开机自检完成后装载操作系统或者其他系统软件的计算机程序。自检完成后运行引导装载程序,然后再加载并运行软件。引导装载程序可以从硬盘装载到主内存中。一些老计算机中,引导装载程序可以从打孔卡、穿孔纸带、或者磁带中加载到主内存中。启动装载程序加载且执行完成启动的程序。和POST程序相似,启动设备代码可以存储在永久存储体位置中,也可以为硬连线的形式。

当代通用计算机中,启动过程通常包含开机自检(POST)、初始化周边设备、然后加载操作系统。一些嵌入式系统直接运行存储在ROM中的可执行程序。

引导在英文中为“boot”,是bootstrap的缩写,源自于短语“Pull oneself up by one's bootstraps”,即“靠自己振作起来”。如果大部分软件需要通过其他已运行的程序加载到计算机中,则必须存在一个将初始软件加载到计算机中的机制。

早期可编程商业计算机,如UNIVAC I和IBM 701,会包含执行完整的输入输出操作的指令。相同的硬件逻辑可以被用来加载穿孔卡片的内容,或者其他输入媒体,如磁鼓或者磁带,这些引导程序可以通过按键启动。IBM701 计算机拥有一个 "Load" 按钮,此按钮可以将打孔卡片的前 36个bit字读入到主存中。左18-bit 半字被视为指令而执行,通常用来将额外的字读入到内存中。随后被加载的引导程序被执行,反过来无需更多地人为操作从介质中加载更大的程序到内存中。随后计算机跳转到内存位置001,读取存储的第一个指令。第一条指令一般是相同的:将前80个内存位置的信息移到一个汇集区域(打孔卡片2,3,4...)。一旦信息被移动到这些区域后,机器跳转到080位置(读取一个卡片),然后下一个卡片将被读取,并处理相关信息。同期的其他IBM计算机有着相似的特性。IBM1401系统使用读卡器从打孔卡片中加载一个程序。打孔卡片中存储的80个字符被读入到内存地址001~080.

引导程序(英语:boot loader)是指引导操作系统的程序。在普通的个人电脑上,引导程序通常分为两部分:第一阶段引导程序位于主引导记录(MBR),用以引导位于某个分区上的第二阶段引导程序,如NTLDR、BOOTMGR和GNU GRUB等。

BIOS引导完成后,bootloader就接手初始化硬件设备、创建存储器空间的映射,以便为操作系统内核准备好正确的软硬件环境。

但是随着计算机操作系统越来越复杂,位于主引导记录的空间已经放不下引导操作系统的代码,于是就有了第二阶段的引导程序,而MBR中代码的功能也从直接引导操作系统变为了引导第二阶段的引导程序。

对于UEFI系统,由EFI应用程序(即EFI系统分区中的.efi文件)取代MBR和第二阶段引导程序,UEFI固件会加载引导程序的.efi文件,再由引导程序加载操作系统。

现代计算机的UEFI和BIOS都支持从多种设备中启动,如:硬盘(MBR或者GPT)、光驱、USB大容量存储设备(U盘、SD卡等),或者从网卡启动(使用PXE)。

通常,固件(UEFI或BIOS)都会允许用户设置启动顺序(英语:boot order)。如果将启动顺序设为“第一:DVD 驱动器;第二:硬盘驱动器”,固件会先尝试从 DVD 驱动器启动,如果失败(比如驱动器中没有 DVD)则会再尝试从本地的硬盘驱动器启动。

假设有一台PC,硬盘上装有 Windows 10,用户可以设置启动顺序为上述顺序,然后插入Linux Live CD,这样就可以直接试用Linux。更常见的情况是直接使用键盘从BIOS或UEFI的引导菜单(英语:boot menu)或者BIOS设置(英语:BIOS Setup)中选择,BIOS设置通常可以通过在POST时按DeleteF2进入。

现代的智能手机具备操作系统,系统在启动之前需要通过bootloader启动,手机启动的时候基带执行初始化,然后引导系统内核,直到系统启动。智能手机生产厂商通常在出厂时锁定了手机的bootloader,以防止用户误操作损坏了系统文件造成手机功能异常,部分厂商会给开发者或普通用户发放bootloader解锁码,这通常需要步骤众多的申请,锁定bootloader能部分有效阻止恶意程序对手机造成的破坏,部分用户或开发者会通过解锁bootloader以获得更多的功能和权限,这通常会带来使用风险。

相关

  • 代谢工程代谢工程学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或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将生体内之代谢途径改变,通常改变生体内化学反应之酶。它来自于发酵学。代谢工程技术目前以微生物利用为主,改变工业微生物之代
  • 维琴尼亚·萨提尔维琴尼亚·萨提尔(英语:Virginia Satir)(1916年6月26日-1988年9月10日)是一名来自美国的家族治疗先驱,她原先是一名教师、社会工作者,后开创并发展了属于自己的萨提尔模式(The Satir
  • 天普大学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或译为坦普尔大学,有时也被称作庙大),位于美国东岸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一所州关联性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然而天普大学虽受宾州政府州款补助,但其校保有
  • 巴黎,德州巴黎,德州(Paris, Texas)是德国导演文·温德斯所执导的公路电影,电影配乐由草根蓝调歌手雷·库德(英语:Ry Cooder)演奏,剧情主要是讲述一位失忆的男子(崔维斯)独自在沙漠中行走被发
  • 梦幻西游《梦幻西游》是一款由中国网易公司自行开发并运营的网络游戏。梦幻西游以著名的章回小说《西游记》故事为背景,透过Q版的人物,试图营造出浪漫的网络游戏风格。《梦幻西游》目
  • 德尔米拉·阿古斯蒂尼德尔米拉·阿古斯蒂尼(西班牙语:Delmira Agustini,1886年10月24日-1914年7月6日),乌拉圭女诗人,是最早创作现代主义作品的乌拉圭女作家。阿古斯蒂尼生于乌拉圭蒙得维的亚的一个富裕
  • ERG3ERG3 或甾醇-C5-去饱和酶(英语:Sterol C5-desaturase)是真菌酿酒酵母()的涉及麦角固醇生物合成的一种酶,与人类基因组中的CS5D同源,可定位于内质网或囊泡中,催化表甾醇的C5(6)脱氢形
  • 红鞋男子《红鞋男子》(英语:The Man with One Red Shoe)是一部上映于1985年的美国喜剧电影,由斯坦·德拉戈蒂(英语:Stan Dragoti)执导,汤姆·汉克斯和达布尼·柯曼主演。这部电影是1972年由
  • 罗蒙诺索夫海岭罗蒙诺索夫海岭(俄语:Хребет Ломоносова)是一条位于北冰洋洋底的海底山脉。始于新西伯利亚群岛,沿东经150度至北极点附近转向,沿西经120度至埃尔斯米尔岛,绵延1,8
  • 凯莉·凯莉凯莉·凯莉(英语:Kelly Kelly,1987年1月15日-),原名Barbara Jean Blank,是一位美国职业摔角选手、模特,出生于佛罗里达州的杰克逊维尔。曾经在2011年6月获得WWE丽人冠军冠军。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