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尾站(日语:広尾駅/ひろおえき */?)是位于北海道广尾郡广尾町丸山通北2丁目,日本国有铁道(国铁)的广尾线车站(废站,终点站)。随着广尾线全线废线,车站在1987年(昭和62年)2月2日废除。
广尾线是从带广站出发,于十胜平原南下铺设路轨,直至该地方唯一的港口十胜港(日语:十勝港)。成为了一条很长的盲肠线。而当初的计划是继续从此站延伸,途经襟裳岬,连接日高本线的终点站样似站。
有一段时期,此站成为最长单程车票(日语:最長片道切符)的起终点。在宫胁俊三(日语:宮脇俊三)的著作《最长单程车票之旅(日语:最長片道切符の旅)》中,此站成为了起点站。
截至车站废除前,此站是地面车站,设有1面1线的单式站台。站台位于路轨东南方(广尾方向的列车会开启右边乘降门)。旅客列车到发用的站台是在车站大楼旁边的1号站台(上下行本线),另外设有没有站台的2至4号线。在4号线的北边设有水槽和转车盘(转车盘截至1983年(昭和58年)还存在)。站内设有车辆段。1至4号线在西南方汇合,该处该调车线,同时也有路轨分支,连接起卸线和木材线。另外,1号站台靠边路轨终端部分设有路轨分支,连接车站东南方的货物站台(缺角式站台)和货物侧线。
此站是职员配置站。车站大楼位于站内南边,邻接站台中央部分。车站大楼在1977年(昭和52年)进行翻新为一座较现代的建筑物。站内设有“我的旅程印章”。
车站名称取自所在地名。地名源自阿伊努语的“ピロロ”,其意思是“在树荫下的地方”;或是“ピ・オロ”,其意思是“有石头的地方”;或是“ピルイ・ペツ”,其意思是“磨刀石之河流”;或是“ピラ・オロ”,其意思是“在悬崖上”。
在废站后,广尾町获得车站大楼。在1987年(昭和62年)7月翻新为“广尾町铁道纪念馆”。在旧车站大楼内设有展示区域,展出了当时使用的闭塞器、标记、维护路轨用具、铁路用品、时间表、车站纪念章、相片和沿线模型等物品。车站纪念章方面,设置了告别班次运输纪念等10种印章。检票栏、旧站台侧的杠杆架,以及车站招牌还存在。另一方面,路轨被撤走,变成停车场。
站内遗址建设了“铁道纪念公园”。公园内放置了C11形蒸气机车(日语:国鉄C11形蒸気機関車)C11 176号机的车轮。另外6还有一个公园高尔夫设施。
在废除后的车站大楼内,保存了KiHa22形柴油动车组(日语:国鉄キハ20系気動車#キハ22形)KiHa22 134,以及旧型号的客车、缓急车和货车等车辆,后来由于车辆状态恶化而撤走或拆毁。
在废除后的车站大楼,成为了十胜巴士(日语:十勝バス)和JR北海道巴士的公交总站一部分。大楼内设有售票柜台和十胜巴士广尾询问处,该处可购买硬式巴士车票。而JR北海道巴士巴士站停靠的线路,包括了日胜线(巴士站名:广尾)和城际巴士(巴士站名:广尾站)。从前此站成为连接JR北海道日高本线的中转站,因此被视为自动车站,但是站内不可购买JR北海道巴士的车票。在国铁时代车站废除后,旧车站大楼成为了巴士候车室。
后来,由于车站大楼已经建成40年,建筑物开始老化,内部有漏水的情况。考虑到今后的维护费用高昂,因此决定拆毁车站大楼,建设新的候车室。在2018年(平成30年)6月,新候车室开始动工,同年12月完成。广尾线相关展品迁至至町立海洋博物馆内的乡土文化保存传习馆。
在1981年度(昭和56年度),1日平均上下车人次为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