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偶氮苯
✍ dations ◷ 2025-05-15 12:35:18 #偶氮苯
偶氮苯是最简单的芳香偶氮化合物,众多偶氮染料的母体结构。含有两个苯基分别与偶氮基–N=N–两端相连的结构。沃勒合成尿素开创有机合成化学后第六年,Eilhard Mitscherlich 便报道了偶氮苯的合成。他用硝基苯与苛性钾反应,得到一个红色固体。他将该物质命名为“偶氮苯”(Azobenzol)。这比珀金合成苯胺紫要早22年。很长时间内偶氮苯的组成一直不明。Mitscherlich 认为其化学式为 C12 H5 N。而有人通过蒸气密度实验,得出 C24 H10 N2 的化学式。 1860年,正确的化学式才由 P. Hofmann 提出。 1866年,凯库勒提出了正确的偶氮苯的结构式。凯库勒提出正确的结构后,N=N 双键的构型仍然不明。1921年,Arthur Hantzsch 提出重氮氢氧化物中的 N=N 双键有“syn-/anti-异构”现象(即现今 IUPAC 推荐的E/Z-标记法)。1937年,S. Hartley 用光照射偶氮苯,得到了另一种黄色的物质, 可用色谱分离。1939年,Howard Percy Robertson 利用X射线结构分析,得出该物质的结构。 现在知道偶氮苯存在顺反异构现象,两种异构体在颜色、溶解性和色谱亲和力上都有差异。(E)-偶氮苯的溶液在紫外光照射时,经平衡反应部分转化为(Z)-偶氮苯。根据溶剂的不同,此反应产生15-40%不等的(Z)-偶氮苯。偶氮苯的光致异构是很多偶氮类功能材料光响应的基础。对该反应的机理有很多研究。稳定和较常见的(E)-偶氮苯无偶极矩(0D),而介稳的(Z)-偶氮苯有3D的偶极矩。反式为橙红色棱形结晶,溶于乙醇、乙醚和乙酸。顺式为橙红色片状晶体,不稳定,缓慢转化为反式异构体。有毒,易燃。碱性条件下还原得氢化偶氮苯,在锌/乙酸的条件下还原得苯胺。乙酸中用二氧化铬氧化得氧化偶氮苯。偶氮苯 (5)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用于制造联苯染料,也用作橡胶促进剂。
相关
- 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是指血中氧饱和血红蛋白相对于总血红蛋白(不饱和+饱和)的b比例。 人体需要并调节血液中氧气的非常精确和特定的平衡。 人体的正常动脉血氧饱和度为95-100%。 如果该
- 植物人神经科神经科 ICD10 =持续性植物状态(英语: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缩写为 PVS),是指大脑已经完全或大半失去功能,亦即已经失去意识,但尚存活的人。这类病患俗称为植
- 原核翻译启动原核翻译(Prokaryotic translation)是指原核生物细胞中信使RNA被70S核糖体翻译为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可分为起始、延伸、终止与再循环四个主要步骤。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阶段
- LGBT权利美国对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与跨性别者权益的保障随着时代发展愈趋成熟。根据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劳伦斯诉得克萨斯州案判决,同性恋自2003年起已为全国合法;而有关详细规定
- 中国水危机中国给水排水系统的建设随着中国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日新月异、成果斐然,但距其完善又任重道远。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与城乡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以及水资源短缺、
- 唾液腺唾腺(英语:salivary gland;亦称唾液腺、涎腺)是脊椎动物的消化腺之一,位于口腔周围,人类的三大唾腺为腮腺(英语:parotid gland)(parotid gland)、颌下腺(英语:submandibular gland)(submand
- 阴道前庭阴道前庭,指小阴唇左右两侧之间的区域,前端抵阴蒂,后界至阴唇系带。开口于阴道前庭的结构有尿道、阴道、前庭大腺、斯基恩氏腺。阴道前庭疼痛非常常见;据密歇根大学的一项研究,28
- 女阴摩擦女阴摩擦(Tribadism、tribbing)、俗称磨豆腐、磨镜,是性行为的一种,当中女性会以女阴磨擦其伴侣的身体部位以取得性刺激,当中以摩擦阴蒂的情况最为普遍。此一行为的实践方式包括
- 神秘动物隐匿动物学(英语:Cryptozoology),又称传说动物学,神秘生物学,是一种专门研究未知或传闻动物的动物学,为神秘生物学之一支(另一为隐匿植物学),主要包含两个领域:
- 因纽特人美国 阿拉斯加州 加拿大 西北地区、努纳齐亚福特(英语:Nunatsiavut)、 努纳武特地区、 魁北克、 育空地区 俄罗斯远东地区因纽特人(因纽特语:ᐃᓄᐃᑦ Inuit,或译为因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