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稻热病菌
✍ dations ◷ 2025-08-07 18:21:57 #稻热病菌
Ceratosphaeria grisea T.T. Hebert, (1971)
Dactylaria grisea (Cooke) Shirai, (1910)
Dactylaria oryzae (Cavara) Sawada, (1917)
Phragmoporthe grisea (T.T. Hebert) M. Monod, (1983)
Pyricularia grisea Sacc., (1880) (无性态)
Pyricularia grisea (Cooke) Sacc., (1880)
Pyricularia oryzae Cavara, (1891)
Trichothecium griseum Cooke,
Trichothecium griseum Speg., (1882)稻热病菌(学名:Magnaporthe grisea、Magnaporthe oryzae),又称稻瘟病菌,是属于子囊菌门粪壳菌纲的植物病原菌,能对水稻造成严重的感染,也能感染小麦、裸麦、大麦与御谷等作物。稻热病每年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统计,这种感染每年摧毁了可供超过6000万人食用的水稻,目前已知85个国家有稻热病发生。稻热病菌最早于1880年从马唐分离,当时被命名为“Pyricularia grisea”,1892年又从水稻中分离此菌,命名为“Pyricularia oryzae”,两者虽有一些形态差异,但当时被认为是同种,故两学名为同物异名。近年分子种系发生学的研究显示稻热病菌为一复合种(英语:Species complex),至少包含两种不能互相杂交的物种 ,其中从马唐属植物中分离出来的物种是较狭义的M. grisea,从水稻等其他植物中分离者则被新命名为M. oryzae。稻热病菌可感染M-201、M-202、M-204、M-205、M-103、M-104、S-102、L-204与Calmochi-101等品系的水稻,其中以M-201最容易被感染。其感染的初始症状为叶上白色至灰绿色、边缘较深的病斑,病斑变大后形状会渐呈椭圆形或纺锤形,并可能与周围病斑接合,使整片叶子枯萎,被感染的植物全株地上部位皆可能有症状,节的感染会造成秆(英语:Culm (botany))的断裂,花序基部的感染为颈腐病(neck rot),可能使整个花序坏死而不能产生种子,造成植株产生的种子数量减少,叶圈(leaf collar,叶片与叶鞘的相连处)的感染为领腐病(collar rot),可能使整片叶坏死。稻热病菌透过分生孢子散播,其分生孢子在植株上萌发后,可形成特化的构造附着器以穿透植物组织,菌丝可经原生质丝在组织间生长蔓延,并再度产生分生孢子,在空气中以气流传播。在环境良好的条件下,一次生长循环在一周内即可完成,一个病斑在一个晚上即可产生上千颗孢子,并可持续产生孢子长达二十天,对作物造成毁灭性的疫病。冬季时分生孢子可休眠于稻草或其他残株中,待来年再感染作物。稻热病在温带地区相当严重,盛行于引水灌溉的低地与丘陵,高湿度的环境有利于发病,叶组织间的高含水量是感染的必要条件之一。最适稻热病菌生长、产孢的环境为摄氏25-28度的温度与接近饱和的相对湿度。过度施用氮肥或干旱逆境等会降低植物的抗病能力,使其更容易被稻热病菌感染,另外土壤排水期较长时,也可能因土壤充气使较多氨被氧化成硝酸盐,对植株造成逆境而有利感染。已有稻热病菌因基因突变而得以耐受化学农药,或感染具抗性的水稻品系。防治稻热病需要许多措施多管齐下,包括移除作物的稻秆、残株以避免稻热病菌的孢子残留于其中越冬,以及多栽种对稻热病菌抗性较高的水稻品系、施用药剂消毒、避免过度施肥与定期灌溉等。加普胺(德语:Carpropamid)等农药已被证实可抑制稻热病菌的附着器穿透植物组织,而避免感染。稻热病菌造成严重的稻作感染,因水稻为重要的食物来源,稻热病的影响层面甚广。目前已有85个国家存在稻热病菌感染,每年损害的稻作足以供6000万人食用。稻热病菌从未在任一地区被完全清除。
相关
- 自体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缩写为AID),亦作自身免疫问题,指人体内异常的免疫反应攻击了正常细胞。目前至少有80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身体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常见症状包
- 口腔颌面外科口腔颌面外科(英语: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是一个现代医疗的外科,该外科主要治理头部、颈部、脸部、下颌、口腔和颌面部位,包括软组织和硬组织的损伤和疾病,并通过药物及
- 缩写缩写(英语:Abbreviation(Abbrev),来自拉丁语 brevis,意为“短”),在语言学里是一种词语或短语的简易形式,又称省略、缩略语、缩写词。缩写大部分时候等同于简称,但它们之间有细微的差
- 病毒病毒性疾病(viral disease;viral infection;infectious disease)发生时,生物体被病原体侵入,感染性病毒颗粒附着并进入易感细胞。病毒性疾病通常通过临床表现来检测,例如发烧前的严
- H60-H95ICD-10 第八章:耳和乳突疾病,为世界卫生组织创建的ICD-10中涉及耳与乳突的疾病分类。外耳疾病(H60-H62)中耳和乳突疾病(H65-H75)内耳疾病(H80-H83)耳的其他疾患(H90-H95)
- 高胱氨酸尿症高胱氨酸尿症(英语:Homocystinuria)是一种遗传病,其会导致体内堆积甲硫氨酸、高胱氨酸、高半胱氨酸及复合双硫化合物,造成智能不足、骨骼畸型、心脏血管疾病等。此遗传病的发生率
- 头孢他美(英文:Cefetamet)头孢他美也称为“头孢米特”,是一种第三代头孢菌素。该抗生素以7-ADCA为原料合成,常以盐酸头孢他美酯(安塞他美)的形式生产。头孢他美对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阴
- 上升流上升流,或称为涌升流,是一种海洋学现象,是由风力驱动温度较低、密度较大、通常富含营养的海水流向海表面,取代温度较高、通常缺乏营养的表层海水。上升流至少有五种类型:沿岸上升
- 第十一版国际疾病分类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简称ICD-11),或称
-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英语:psychoactive drug),又称精神药品(psychopharmaceutical,或psychotropic)。有些精神药品具有医疗和科学价值。一种化学物质的概称,这些物质能够穿越血脑屏障,直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