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鳍

✍ dations ◷ 2025-08-08 14:11:17 #尾鳍
鱼鳍是鱼类最明显的一个特征,是大部分鱼类用来游动的器官。在不同部位的鱼鳍有不同的作用,例如向上、向下、前进、后退或者保持身体平衡都需要动用或协调不同的鳍。鳍的功能也不只限于协助游动,飞鱼使用胸鳍来进行滑行,躄鱼则用胸鳍来爬行。雄性鳉鱼用臀鳍来输送精子,而长尾鲨则会用尾鳍击晕猎物。背鳍位于鱼类背部,一条鱼最多可拥有3个背鳍,背鳍在鱼类翻滚时起到保护作用,并协助急速转向和急停。A:歪鳍,脊椎延伸到了尾鳍上部,使其变得更长,例如鲨鱼。B:原尾,脊椎延伸到尾鳍顶端,尾鳍上下对称,并不扩大。C:正尾,尾鳍表面上对称,实际上脊椎稍向上部延伸。D:圆尾,脊椎延伸到尾鳍顶端,尾鳍对称并扩大,例如多鳍鱼目、肺鱼和腔棘鱼。很多现代的鱼和古生代的鱼都有圆尾。小鳍位于背鳍或臀鳍之后,是一个很小的鳍。金枪鱼和秋刀鱼有小鳍。硬骨鱼被分为辐鳍鱼和肉鳍鱼,现在辐鳍鱼是脊椎动物中最具优势的种类,有大约有99%的超过30,000种的鱼都是辐鳍鱼。而曾经一度繁盛的肉鳍鱼现在几乎都已经灭绝了,只剩下8个物种存活。硬骨鱼没有鳍脊,而是以鳞质鳍条取代。它们拥有鱼鳔,和鱼鳍一起作用控制鱼类的上浮和下沉。硬骨鱼的鳃盖保证了它们不用游动也可以呼吸。肉鳍鱼的鱼鳍中有一个中轴骨,在前鳍的基部上有明显的肌肉组织与分开的两片腹鳍。肉鳍鱼和之后两栖动物和四足类动物的演化有直接的关联性。腔棘鱼是现存的其中一种肉鳍鱼,在4亿多年前的泥盆纪早期它就生活在地球上了,是一种活化石。依靠着数量众多的鳍,腔棘鱼可以在水中进行几乎任何方向的转向,甚至可以倒立或者腹部向上游动。辐鳍鱼的鱼鳍向鳍的外缘呈放射状展开,无明显肌肉组织,由棘组成,一般只有硬棘或者软棘,当二者同时出现时,硬棘居前。棘有很多用处,例如很多鲶形目的鱼在背鳍及胸鳍都有硬棘,有些更含剧毒,用以保卫自身。软骨鱼的骨骼全部由软骨组成,雄性的腹鳍里侧具有鳍脚,尾鳍为歪尾。鳐总目的胸鳍与头部相连,并且极其灵活。鲨鱼则大部分都是歪尾,像大多数鱼一样,鲨鱼的尾鳍可以为它们的游动提供推力,不同鲨鱼之间尾鳍的具体形状大相径庭。虎鲨的巨大歪尾为它们提供了缓慢巡游能力和极强的爆发力。长尾鲨的尾鳍则被用来直接击晕猎物。鱼鳍在摆动时可以产生推力,令鱼向相反的方向前进。而大多数鱼都可以通过摆动鳍来前后移动。在游动中,尾鳍一般是必须用到的鳍,但有些鱼主要靠胸鳍来产生推力。在流动的水中,短时间内因压力差而导致的气泡出现与消失会产生空穴现象。这也是鳍作用的原理之一,海豚和金枪鱼在游动时尾鳍可以产生强大的空穴现象。不过虽然可以游得很快,空穴现象导致的气泡破灭会使海豚感到疼痛,从而限制其速度的提升。 虽然金枪鱼因为尾鳍没有神经,不会感到疼痛,但同样会因为空穴现象导致的一些其他物理现象而减速。金枪鱼尾鳍上发现过空穴现象造成的伤痕。鲭科是技艺高超的游泳者,它们身体后侧有小鳍,2000年和2001年的研究指出“在稳定游动时,小鳍会在局部流体产生流体动力效应”,最后方的小鳍可以增加鲭游动时尾鳍的推力。一旦鱼类开始游动,游动的动作就可以使用鱼鳍来控制。岩礁鱼类的体型和远洋性鱼迥然不同,后者通常会拥有流线型的身体,以减少在水中游动的阻力,提高速度。岩礁鱼类生活在珊瑚礁中相对逼仄且变化更多的环境中,机动性远比速度重要得多,因此很多岩礁鱼类,例如蝴蝶鱼科、雀鲷科、盖刺鱼科的胸鳍和腹鳍允许它们进行复杂的变向。四齿鲀科、箱鲀科的鱼靠胸鳍游动,几乎不使用尾鳍。像其他旗鱼一样,平鳍旗鱼拥有巨大的背鳍,在快速游动时可以缩回体内。东方豹鲂

相关

  • 遗传密码遗传密码(英文:Genetic code)是一组规则,将DNA或mRNA序列以三个核苷酸为一组的密码子转译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以用于蛋白质合成。几乎所有的生物都使用同样的遗传密码,称为标准
  • 马(学名:Equus ferus caballus),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原产于中亚草原,6000多年前就被人类驯养,最早的马匹驯养遗址于乌克兰草原发现,15世纪后,才被欧洲殖民者带到美洲和澳洲地区。马耳
  • 演化树系统发生树(英语:phylogenetic tree)又称演化树或进化树(evolutionary tree),是表明被认为具有共同祖先的各物种间演化关系的树状图。是一种亲缘分支分类方法(cladogram)。在图中,每
  • 古虫动物门古虫动物亚门(学名:Vetulicolia),旧称古虫动物门,是一类已经完全灭绝的脊索动物,在分类学上可能属于后口动物的基部,包括十几个来自寒武纪的化石种。古虫动物亚门是由中国西北大学
  • 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Triassic–Jurassic extinction event)是显生宙五大生物集群灭绝事件之一,发生于三叠纪与侏罗纪之间,大约是1亿9960万年前(另一说法是2亿140万年前)。这次
  • 870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210 农学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310 
  • 安卡拉战役安哥拉之战指1402年奥斯曼帝国和帖木儿帝国之间发生于今土耳其安卡拉(旧译安哥拉)附近的战役。1402年春,帖木儿率大军15万人左右发动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数月之间即兵临安卡拉城
  • 刘易斯·T·普雷斯顿刘易斯·汤普森·普雷斯顿(Lewis Thompson Preston,1926年8月5日-1995年5月4日)生于纽约市,美国银行家,曾任世界银行行长,逝世于华盛顿特区。
  • 滕尼斯斐迪南·滕尼斯(德语:Ferdinand Tönnies,1855年7月26日-1936年4月9日),德国社会学家,著作有《共同体与社会》、《新时代精神》。
  • 沈韫芬沈韫芬(1933年1月29日-2006年10月31日),上海人,中国原生动物学家。195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系。1960年获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