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30年代西方时装

✍ dations ◷ 2025-02-23 22:10:02 #时装

19世纪30年代的西方时装的特点是臂部和臀部都十分巨大,和19世纪初流行的窄身设计完全相反。

19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浪漫主义相当流行,各种艺术,包括时装,都对这一文化运动有所反映。旧时的襞襟、戴在额头宝石发箍(Ferronière)变得再度流行。

纺织品辊筒印花工艺发明后,市场上面开始出现新布料。20年代流行的、色彩丰富的布料,在30年代仍然存在,但印有精致的花卉图案的浅色布料,越来越受欢迎。

技术改进后,工人在印花时,不再需要印出黑色的轮廓。布料上的草、蕨、花图案,用新近出现的绿色染料染色。条纹图案也十分流行。

无论是男装,亦或是女装,衣袖都十分宽大,而腰部则十分狭小。男装大衣的衣袖有加垫,横跨胸口。女性的衣袖倾斜,体积极大。

相关

  • 火积云火积云(flammagenitus、pyrocumulus或fire cloud)是一种相当浓厚的积云,常伴随火山或山火等高温环境中形成。火积云在动力学上与火灾旋风有一些类似之处,而这两个现象可能会一起
  • 鱼鳞鳞,又称鳞片,是一些动物皮肤表面衍生的硬薄片状结构,有保护作用。鳞见于鱼类、爬行动物,一些哺乳动物的部分或全部体表,以及鸟类的足部。鳞翅目昆虫的翅膀表面也覆盖有细微的鳞片
  • 英国脱离欧盟英国脱欧(英语:Brexit,即Britain和exit;也译作英国退欧)是指英国现时已采取的政治行动用以推动英国退出欧洲联盟,使英国不再受欧盟法律、欧洲单一市场及若干自由贸易协议约束,并可
  • 江东江东,是中国历史的地理概念,属于汉族地区的一部分。指长江以东地区,又称江左,长江在自九江往南京一段(皖江)为西南往东北走向,于是将大江以东的地区称为“江东”。三国两晋开始江东
  • 汉娜·阿伦特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1906年10月14日-1975年12月4日)是美籍犹太裔政治学家,原籍德国,以其关于极权主义的研究著称西方思想界。汉娜·阿伦特被广泛认为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
  • 卡梅伦·米歇尔 (演员)卡梅伦·米歇尔(Cameron Mitchell 1918年11月4日-1994年7月6日),原名卡梅伦·迈克道尔·米泽尔(Cameron McDowell Mitzell),是一名美国电影演员,1930年代开始在百老汇登台,1945年开始
  • 志村五郎志村五郎(日语:志村 五郎/しむら ごろう ,1930年2月23日-2019年5月3日),日本数学家,出生在静冈县滨松市,毕业于东京大学,也是普林斯顿大学名誉教授(英语:Emeritus),其主要研究数论、自守
  • 二元君主国二元君主国(英语:Dual monarchy),又称二元君主制、双元王国、双元帝国,一种政治体制,意指两个分开的王国,由同一个君主来统治,对外采用一致的外交政策,相同的关税同盟,共同拥有同一支
  • 安东·马卡连柯安东·马卡连柯(俄语:Анто́н Семёнович Мака́ренко,1888年3月13日– 1939年4月1日)是一位苏联教育家,苏联教育学的创建者之一,描述了儿童集体教育和教育
  • 外籍兵团《外籍兵团》(法语:)是由雅克·费代尔导演的1934年法国电影,是以法国外籍兵团为背景的浪漫剧。该电影为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