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30年代西方时装

✍ dations ◷ 2025-11-23 23:10:55 #时装

19世纪30年代的西方时装的特点是臂部和臀部都十分巨大,和19世纪初流行的窄身设计完全相反。

19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浪漫主义相当流行,各种艺术,包括时装,都对这一文化运动有所反映。旧时的襞襟、戴在额头宝石发箍(Ferronière)变得再度流行。

纺织品辊筒印花工艺发明后,市场上面开始出现新布料。20年代流行的、色彩丰富的布料,在30年代仍然存在,但印有精致的花卉图案的浅色布料,越来越受欢迎。

技术改进后,工人在印花时,不再需要印出黑色的轮廓。布料上的草、蕨、花图案,用新近出现的绿色染料染色。条纹图案也十分流行。

无论是男装,亦或是女装,衣袖都十分宽大,而腰部则十分狭小。男装大衣的衣袖有加垫,横跨胸口。女性的衣袖倾斜,体积极大。

相关

  • 癔病歇斯底里(Hysteria)指无法控制的情感发泄。在过去是一种精神疾病的名称,又被称为癔病或癔症。症状是由于未知恐惧等原因而情绪失控,或幻想身体某部位不舒服,却无法被医学检查出来
  • 回归谬误回归谬误(regression fallacy)是一种非形式谬误,系因未考虑统计学上随机起落的回归现象,造成不恰当的因果推论。小明前天发烧,今天吃了退烧药,小明烧退是退烧药的效果。发烧二天后
  • 自然铜自然铜(Native copper)是铜元素的天然金属(英语:Native metal)矿物。铜一般以化合态形式出现,而自然铜是一种相对稀有的矿藏。自然铜在史前文明史上是一种重要的矿产,在人类掌握金
  • 结城秀康孝顕院殿三品黄门吹毛月珊大居士 浄光院殿森岩(巌)道誉运正大居士东京都品川区南品川海晏寺 福井県福井市田ノ谷町の大安寺 和歌山県伊都郡高野町高野山の高野山奥の院从
  • 特务特务,在现代汉语中有多种含义:
  • 王立申王立申(1946年-),中华民国海军二级上将,生于浙江省青田县,毕业于海军官校58年班、美国爱荷华大学工业管理学院硕士、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南非共和国海军参谋大学,为中华民国国军留美
  • 7月7日晴《7月7日晴》(原题:7月7日、晴れ),是一部富士电视台制作,于1996年5月11日上映的日本电影。同名主题曲由DREAMS COME TRUE演唱。
  • 惰性电子对效应惰性电子对效应是在p区元素化合物中最外层s层电子保持非电离或非分享状态(即不产生键合)之倾向。惰性电子对效应与第III,IV,V,VI族元素最大可能氧化态减去二之氧化价稳定性沿
  • 粒子群优化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又称微粒群算法,是由 J. Kennedy 和 R. C. Eberhart 等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演化计算技术,来源于对一个简化社会模型的模拟。其中“
  • 吴庆坻吴庆坻(1848年-1924年),字子脩、敬彊、子修,浙江钱塘县人,清朝进士、清朝政治人物。光绪二年(1876年),乡试中举;光绪十二年(1886年),登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五年四月,散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