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30年代西方时装

✍ dations ◷ 2025-07-29 16:45:42 #时装

19世纪30年代的西方时装的特点是臂部和臀部都十分巨大,和19世纪初流行的窄身设计完全相反。

19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浪漫主义相当流行,各种艺术,包括时装,都对这一文化运动有所反映。旧时的襞襟、戴在额头宝石发箍(Ferronière)变得再度流行。

纺织品辊筒印花工艺发明后,市场上面开始出现新布料。20年代流行的、色彩丰富的布料,在30年代仍然存在,但印有精致的花卉图案的浅色布料,越来越受欢迎。

技术改进后,工人在印花时,不再需要印出黑色的轮廓。布料上的草、蕨、花图案,用新近出现的绿色染料染色。条纹图案也十分流行。

无论是男装,亦或是女装,衣袖都十分宽大,而腰部则十分狭小。男装大衣的衣袖有加垫,横跨胸口。女性的衣袖倾斜,体积极大。

相关

  • 塞纳河的无名少女塞纳河的无名少女(L'Inconnue de la Seine)是1880年代于法国塞纳河所发现的身份不明的少女遗体。于1900年代后,艺术家们流行在家中以她的死亡面具作为装饰,并成为许多文艺作品的
  • 先进摄影系统C型先进摄影系统C型(英文:Advanced Photo System Classic,缩写:APS-C),是一种数字相机所使用的感光组件的规格之一。尺寸略等于先进摄影系统C型的大小,为25.1毫米× 16.7毫米,比例为3:2
  • 李玄伯李宗侗(1895年-1974年)字玄伯,直隶高阳人。中华民国历史学家。李宗侗生于清朝末年的世家大族,是大臣李鸿藻之孙,南皮张之万的外曾孙。早年,随叔父李石曾赴法国留学,毕业于巴黎大学。
  • 绿豆煎饼�饼(韩语:빈대떡)、朝鲜绿豆饼(녹두부침개、녹두지짐)、绿豆煎(녹두전)或绿豆煎饼(녹두전병)是一种朝鲜饼食,主要材料有绿豆粉、泡菜和葱。此菜色最初出现于1670年的《飮食知味方》一
  • 克莱尔·克莱尔蒙特克莱尔·玛丽·珍·克莱尔蒙特(英语:Claire Mary Jane Clairmont,1798年4月27日-1879年3月19日),英国人,是作家玛丽·雪莱没有血缘关系的姐妹(她的母亲再嫁给玛丽的父亲威廉·戈德温
  • 东子东子(1966年11月-),男,原名范景宇,家庭教育专家,生于吉林省扶余市,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他倡导并践行“父亲教育”和“快乐教育”,出版有《没有什么不可以》、《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 前导实验前导实验(pilot experiment)、前导研究(pilot study)或试点研究,是在正式大型研究计划开始前,为了评估可行性、时间、成本、负面影响,因此事先进行的小型实验或研究,其结果也可以改
  • 拜伦·怀特拜伦·怀特(1917年6月8日-2002年4月15日),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1962年被约翰·肯尼迪提名为大法官,直到1993年退休。1917年生于科罗拉多州,于科罗拉多大学读书,曾为大学美式足球队
  • 金安平金安平(英语:Annping Chin,1950年-),生于台湾台南市,美籍华人,史学家金毓黻的孙女。美国历史学家,她的丈夫是美国历史学家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1950年,金安平出生于台南的一个外
  • 詹姆斯·布林德利詹姆斯·布林德利(James Brindley;1716年-1772年)是英国著名工程师。出生在英国的德贝郡(Derbyshire),但大部分时光居住在斯塔福德郡,他只受过很少的正规教育。尽管如此,他设计建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