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椭圆转移

✍ dations ◷ 2025-07-19 07:05:05 #双椭圆转移

在航天科学中,双椭圆转移是一种将航天器从一个轨道移动到另一个轨道的轨道机动,在某些情况下,消耗的ΔV(速度变化量,用以衡量一个航天器的机动能力)可能比霍曼转移更少。

双椭圆转移的轨迹由两个半椭圆组成。航天器在初始轨道的第一次加速会将航天器推进到第一个转移轨道,该轨道的远拱点(距离星球中心最远的点)为 r b {displaystyle r_{b}} 0 = 6700 km的圆形近地轨道转移到半径为1 = 93 800 km的轨道,使用霍曼转移需要的Δv为2825.02 + 1308.70 = 4133.72 m/s。然而,因为1 = 140 > 11.940,所以使用双椭圆转移可以做得更好。如果航天器先在近地轨道将速度增加3061.04 m/s,让远地点变为2 = 400 = 268 000 km,然后在远地点将速度增加608.825 m/s,使近地点半径变为1 = 93 800 km ,最后第二个转移轨道的近地点将速度降低447.662 m/s以圆化轨道,那么总的Δv将只有 4117.53 m/s,比霍曼转移方案小了16.19 m/s (0.4%)。

可以通过增加中间轨道的远地点来进一步增加Δv的节省量,但代价是转移时间的进一步延长。当远地点为75.80 = 507 688 km (地月距离的 1.3 倍)时,双椭圆转移将比霍曼转移节省 1%Δv,但需要 17 天的时间。当远地点为17570 = 11 770 000 km (到月球距离的 30 倍)时,双椭圆转移将比霍曼转移节省2%的Δv,但转移将需要 4.5 年(并且在转移过程中会受到其他太阳系天体的引力影响,相当不切实际)。相比之下,霍曼转移只需要 15 小时 34 分钟。

显然,双椭圆轨道在第一次加速中花费了更多的Δv。这对轨道能量产生了更高的影响,即奥伯特效应,导致了所需Δv的减少。

相关

  • 前庭大腺炎前庭大腺炎(英语:bartholinitis),为前庭大腺出现的炎症,多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肠球菌及淋菌等混合感染。本病多发生于生育期年龄妇女,感染多为单侧。急性炎症通常会感
  • 海伦·米伦海伦·米伦女爵士,DBE(Dame Helen Mirren,1945年7月26日-),英国女演员,曾多次夺得美国演员工会奖、英国电影学院奖、金球奖和艾美奖,并夺得过两次戛纳影后和一次威尼斯影后。于2007
  • CAC 40指数CAC40指数(法语:CAC 40;中文又称“巴黎券商公会指数”)是法国巴黎证券交易所市值前40大企业的股票报价指数,为法国首要之股价指数,与德国DAX指数并列为欧洲2大指标股价指数。其原
  • 安吉拉·阿伦茨安吉拉·简·阿伦茨,DBE(英语:Angela Jean Ahrendts,1960年6月7日-) 是一位美国的商业经理,2006年至2014年间,阿伦茨曾任巴宝莉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她在2014年离职后加入苹果公司,并
  • 穆罕默德·里扎帕夏穆罕默德·里扎帕夏(土耳其语:Mehmed Rıza Paşa,英语:Mehmed Riza Pasha;1844年-1920年),是奥斯曼帝国的元帅,曾参加过俄土战争。
  • 米布丁米布丁(英语:rice pudding),又称大米布丁,是一种流行于全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的甜品。制作这种甜品主要材料有米、奶、糖。有时候,还会在米布丁中适当地加上肉桂和葡萄干,以此来改善
  • 耶律宗教耶律宗教(991年-1053年),字希古,小字旅坟。辽国将领。辽景宗之孙,耶律隆庆之子。辽圣宗太平初年,担任辽州始平军节度使,太平五年(1025年)入朝为南面林牙。太平七年(1027年)任宜州崇义军节制。辽兴宗重熙元年(1032年)任丰州天德军节度使,改任西北。重熙七年(1038年),入朝为南面契丹诸行宫副都部署,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重熙十年(1041年),耶律宗教改任东北路达领将军。重熙十一年(1042年),任北院宣徽使。重熙十四年(1045年),出知蔚州忠顺军节度使事。重熙十五年(1046年)为左夷离毕
  • 制图六体制图六体,中国古代最早的制图理论,晋代制图学家裴秀总结前人制图经验,提出的绘制地图的六条原则。裴秀在编绘“禹贡地域图”、“地形方丈图”等过程中,总结前人经验,独创性地在《禹贡地域图序》中提出六条制图原则,即“制图六体”:依六体制图,可审曲直远近,避免得之一隅而失之他方的偏差。主要说明绘制地图必须制定比例尺以及测得地物之间的方向与地物间的水平直线距离,即今地图学上比例尺、方向和距离三要素,为中国传统地图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一直到明朝末年,被中国制图者所遵循,在世界地图史上也有重要地位。载于《禹贡地域图序》、《
  • 御盆节御盆节(日语:お盆/おぼん ),又称盂兰盆节,是日本的传统节日,即当地的中元节与盂兰盆节。日本在飞鸟时代由隋唐传入盂兰盆节,后来与当地民俗结合,具有独特的庆祝方式。明治维新前,日本人在农历七月十三至十六日进行,明治维新后,部分地区改为公历7月13至16日,也有些地区改为8月13至16日,接近旧历的日子。日本人对盂兰盆节很重视,现已成为仅次于元旦的重要节日,企业、公司一般都会放假一周左右,称为“盆休み”,很多出门在外工作的日本人都选择利用这个假期返乡团聚祭祖,此时是长途交通的尖峰时期,东京、大阪等大都市街道
  • 2012年千叶地震坐标:.mw-parser-output .geo-default,.mw-parser-output .geo-dms,.mw-parser-output .geo-dec{display:inline}.mw-parser-output .geo-nondefault,.mw-parser-output .geo-multi-punct{display:none}.mw-parser-output .longitude,.mw-parser-output .latitude{white-spac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