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修罗 (印度神话)

✍ dations ◷ 2025-11-12 01:18:21 #阿修罗,梵语词汇

印度教神话的阿修罗(梵语:असुर),义为大力神,是一群追求力量的神族,与提婆神族对抗,有时被视为暴力之神。

阿修罗族及提婆族(包括那伽族)都是迦叶波的后代。最早期的吠陀文献记载提婆族司掌自然现象,如黎明女神乌莎斯及气候神/雷神因陀罗等。而阿修罗族是一群司掌道德及社会的神祇,如伐楼拿(佛教名:水天)掌管天则与理法梨多(英语:rta),和跋伽守护信徒的财富与婚姻;密特拉(佛教名:弥勒菩萨)、伐楼拿及弗栗多都是很具知名度的阿修罗神祇。毗楼遮那(佛教名:大日如来)、松巴(英语:Sumbha)和尼森巴(英语:Nisumbha)原为阿修罗王,后被佛教吸收成为佛的名字

后期印度教的文献如《往世书》和《过去如是说(英语:itihasa)》中,提婆族与阿修罗族两族开始被明确地二元化,阿修罗族作为提婆族的对立被描写成邪恶的一众。根据《薄伽梵歌》16.6章的详细描述,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带有daivi sampad(神圣的特质,提婆的词根)或asuri sampad(恶魔的特质,阿修罗的词根)。总结《薄伽梵歌》16.4章,asuri sampad代表了傲慢、自负、妄想、狂怒、严肃及无知。部分正直善良原阿修罗族的神祇,如伐楼拿,后期就因此而被“易族”至提婆族。

中土一般情况下是将其中的“阿”(a-)字解作“非、不、无”,这和“阿弥陀佛”的“阿”字是同一个,a-有印欧语同源词英文、拉丁文an-/un-/a-。对“修罗”(-sura)词义的解释较多,有:天、端正、酒、同类等等。合起来为“非天”、“无酒”、“无端正”等。“非天说”阿修罗有天神的福报却没有其德性,似天非天;“无酒”就是说不喝酒,传说阿修罗本用海水酿酒,因海水苦咸,酒味不佳,阿修罗嫉妒忉利天神有美酒佳肴,一怒之下不再饮酒;“无端正”就是说貌丑,佛经解阿修罗男性相貌极丑陋,女性美貌多姿,常迷倒天人,故阿修罗常与忉利天人联姻。

现代语言学则认为,梵语asura一词不是由a-(非、不)词根组合而来,而是和古诺斯语的æsir(即北欧神话中的阿萨神族)及阿维斯陀语的ahura(可见于祆教善神阿胡拉·马自达的名字之中)一词为同源词,在其他印欧语同源词中有大王、王公等含义;故或为固定拼写的单词,本就是一类神灵的名称。

相关

  • MnOsub2/sub二氧化锰(化学式:MnO2, MnO 2
  • 眼部眼(亦称眼睛、目、目睭)是视觉的器官,可以感知光线,转换为神经中电化学的脉冲。比较复杂的眼睛是一个光学系统,可以收集周遭环境的光线,借由虹膜调整进入眼睛的强度,利用可调整的晶
  • 甲硒醇甲硒醇又被称为硒氢甲烷,是一种硒醇类的有机化合物,是结构最简单的硒醇。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具高挥发性,微溶于水,有某种具刺激性的腐烂味。根据一项研究显示:人体代谢甲硒醇后
  • 公元前5世纪前500年至前401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前5世纪。按史记,在前476年,春秋时代结束,战国时代开始。
  • 髂骨髂骨(“髂”,拼音:qià,注音:ㄎㄚˋ,南京官话:qa4)是构成髋骨的组成部分之一,位于髋骨后半部。人类成年后,髂骨、坐骨、耻骨融合为髋骨。髂骨与骶骨构成骶髂关节(英语:Sacroiliac joint)
  • 硼氢化-氧化反应在有机化学中,硼氢化-氧化反应是烯烃与硼烷加成,再被氧化生成醇的两步有机化学反应。 氢和羟基通过顺式加成生成顺式产物。硼氢化-氧化反应是一个反马氏反应,羟基加成到取代基
  • 地球静止轨道地球静止轨道(或称地球赤道同步轨道,英语:geostationary orbit,简写:GEO)是指地球赤道面上方35,786km的圆形轨道,该轨道上航天器的运行方向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在地球静止轨道上的
  • 盖布里尔·亚斯里盖布里尔·亚斯里(Gabriel Axel、1918年4月18日-2014年2月9日)是一位丹麦电影导演、编剧、演员、制作人。盖布里尔·亚斯里于1918年4月18日出生在丹麦奥胡斯,在法国度过童年,之后
  • 奥克兰国际机场奥克兰机场(英语:Auckland Airport;IATA代码:AKL;ICAO代码:NZAA),前称奥克兰国际机场,是为新西兰最大和最繁忙的国际机场坐落于奥克兰市以南的马努考市西部Mangere,距离奥克兰市中心约
  • 丹南丹南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