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修罗 (印度神话)

✍ dations ◷ 2025-07-20 21:42:14 #阿修罗,梵语词汇

印度教神话的阿修罗(梵语:असुर),义为大力神,是一群追求力量的神族,与提婆神族对抗,有时被视为暴力之神。

阿修罗族及提婆族(包括那伽族)都是迦叶波的后代。最早期的吠陀文献记载提婆族司掌自然现象,如黎明女神乌莎斯及气候神/雷神因陀罗等。而阿修罗族是一群司掌道德及社会的神祇,如伐楼拿(佛教名:水天)掌管天则与理法梨多(英语:rta),和跋伽守护信徒的财富与婚姻;密特拉(佛教名:弥勒菩萨)、伐楼拿及弗栗多都是很具知名度的阿修罗神祇。毗楼遮那(佛教名:大日如来)、松巴(英语:Sumbha)和尼森巴(英语:Nisumbha)原为阿修罗王,后被佛教吸收成为佛的名字

后期印度教的文献如《往世书》和《过去如是说(英语:itihasa)》中,提婆族与阿修罗族两族开始被明确地二元化,阿修罗族作为提婆族的对立被描写成邪恶的一众。根据《薄伽梵歌》16.6章的详细描述,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带有daivi sampad(神圣的特质,提婆的词根)或asuri sampad(恶魔的特质,阿修罗的词根)。总结《薄伽梵歌》16.4章,asuri sampad代表了傲慢、自负、妄想、狂怒、严肃及无知。部分正直善良原阿修罗族的神祇,如伐楼拿,后期就因此而被“易族”至提婆族。

中土一般情况下是将其中的“阿”(a-)字解作“非、不、无”,这和“阿弥陀佛”的“阿”字是同一个,a-有印欧语同源词英文、拉丁文an-/un-/a-。对“修罗”(-sura)词义的解释较多,有:天、端正、酒、同类等等。合起来为“非天”、“无酒”、“无端正”等。“非天说”阿修罗有天神的福报却没有其德性,似天非天;“无酒”就是说不喝酒,传说阿修罗本用海水酿酒,因海水苦咸,酒味不佳,阿修罗嫉妒忉利天神有美酒佳肴,一怒之下不再饮酒;“无端正”就是说貌丑,佛经解阿修罗男性相貌极丑陋,女性美貌多姿,常迷倒天人,故阿修罗常与忉利天人联姻。

现代语言学则认为,梵语asura一词不是由a-(非、不)词根组合而来,而是和古诺斯语的æsir(即北欧神话中的阿萨神族)及阿维斯陀语的ahura(可见于祆教善神阿胡拉·马自达的名字之中)一词为同源词,在其他印欧语同源词中有大王、王公等含义;故或为固定拼写的单词,本就是一类神灵的名称。

相关

  • 鞭虫鞭虫是一种圆虫(一种寄生虫),因为其形状与鞭子相似而被称为鞭虫。
  • 巯基硫醇或巯(Thiol)是包含巯基官能团(-SH)的一类非芳香化合物,是一类有机硫化合物。可以看成醇中的氧原子被硫原子替换。硫醇中,硫原子为不等性sp3杂化态,两个单电子占据的sp3杂化轨
  • 林森南路林森南路,是台湾台北市南北向主要道路之一,原为上海路及沈阳路,位于台北市的中正区。林森南路属双向道路,每向二至三线道,不分段,北接林森北路,南接南海路,并以地下道穿越中正纪念堂
  • 唇间沟唇间沟(英语:interlabial sulci),是一个无毛的沟状组织,位于大阴唇和小阴唇之间,大阴唇与阴阜、会阴相连,其间并无界限。有时候会出现炎症。
  • cinchonine辛可宁(Cinchonine)是一种提取自正鸡纳树的生物碱。在有机化学中用于不对称合成,例如其衍生物作为不对称迈克尔加成的催化剂。辛可尼定(英语:cinchonidine)是其非对映异构体。
  • 李犹龙李犹龙(1965年2月7日-)是台湾出身的广电人士与政治人物,曾任中央广播电台总台长、新竹县政府文化局局长,是国防大学政治作战学院影剧系毕业。李犹龙新闻媒体资历丰富,曾任空军广播
  • 圣战者圣战者(即阿拉伯语:مجاهد‎,拉丁化:muǧāhid,英语:Mujahid,意为奋战者)指的是参与圣战的斗士。复数形为Mujahideen(阿拉伯语:مجاهدين‎,拉丁化:muǧāhidīn)。这个字是来自
  • 1994年北岭地震1994年北岭地震(英语:1994 Northridge earthquake)是发生在美国加州洛杉矶北岭区的地震,发生于1994年1月17日(UTC-8)。
  • 经济学帝国主义经济学帝国主义是指当代经济学对生活中似是而非的经济方面的经济分析,例如犯罪经济学,法律经济学,家庭经济学,偏见经济学,口味经济学,非理性行为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社会经济学,文化
  • 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简称UIC),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是国家资助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它是伊利诺伊大学的第二个成员,是在芝加哥地区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