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料

✍ dations ◷ 2025-10-20 12:16:32 #布料
织物(英语:fabric),俗称布,是由纱线等带有纤维的材料制成的一种织品。可以由棉纱纺成棉布,也可以由人造纤维制成,或者以混合棉纱与人造纤维制成混纺布。布是很多日用品和工业产品的原料,比如衣服、鞋、帽、产品包装、降落伞等等。在古代的中国及许多欧亚国家都有使用不同的植物或毛皮等原料制作成布料或衣物的文化。相传黄帝(约公元前2700年)正妃西陵氏嫘祖,教导人民如何养蚕嫘丝、织造丝绸来制作衣裳,也是中国古代服饰、上古文明科学、教育以及发明家的伟大始祖。考古在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考古遗址发现了骨针,新石器时代发明了纺轮,使得治丝更为迅捷。之后,分别在西周(约公元前2200)出现了原始的纺织机,汉朝发明了缇花机,以及西汉时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妻子辛追、其子利狶,或兄弟三座墓葬马王堆汉墓中马王堆帛书、马王堆一号汉墓,其出土文物现已全部移入湖南省博物馆。中国历代皆以布匹,作为朝贡与税收来源之一,宋朝时期,更是扩大改良各种棉纱加工设备和棉纱织布机,大幅地提升了棉花加工技术。尤其是松江府乌泥泾(今上海华泾镇),为棉圣黄道婆。她是宋末元初人,终其一生不断研习和改革纺织技术,卓然成为宋末元初时的中国棉纺工业的先驱;把纺织技术广泛传播,成就了松江府纺织业的繁荣。与松江乡亲们所创制的棉纺工序,从元朝结束之后,仍在中国流传已过了数百年。这几百年来,黄道婆不仅影响元代中国的纺织业,她的技术还传往整个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和澳大利亚的同行。明末清初之际,著名的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有感“士子埋首四书五经,饱食终日,却不知粮米如何而来;身着丝衣,却不解蚕丝如何饲育织造”,故不再应试。改以编撰《天工开物》,其著作与之等身,流传来的分别为:《野义、谈天、论气、思怜诗》,亦将纺织术编入《天工开物》一书。

相关

  • 单链RNA病毒核糖核酸病毒(英语:RNA virus),又称RNA病毒,其遗传物质为RNA,这些核糖核酸通常是单链RNA(ssRNA),但是也可能是双链RNA(dsRNA)。由RNA病毒感染造成的著名人类疾病包括艾滋病(AIDS)、埃博
  • 头顶骨颅骨或者头骨、骷髅头是指人类或者许多脊椎动物的头部骨性结构。头骨之功能为支撑脸部,并保护脑部。头骨分为两部分:颅骨和下颌骨。一般所称之‘头颅’通常仅指颅骨,并未包含下
  • Scientific Reports科学报告(英语:Scientific Reports,缩写为Sci. Rep.)是一本英国自然出版集团(NPG)旗下的线上开放获取综合自然科学期刊。该期刊称只要具有科学价值的论文都能在该刊物上发表,而不会
  • 希腊战役1有关意大利及希腊的参战及伤亡统计包括希腊-意大利战争及希腊战役(最少有300,000名希腊士兵在阿尔巴尼亚作战)。 有关纳粹德国的伤亡统计是根据整个巴尔干战役及阿道夫·希
  • 法国铁路法国铁路运输的铁路交通运输几乎全部由法国国家铁路运行(SNCF、Société Nationale des Chemins de fer français),铁路设施(德语:Bahnanlage)由法国铁路线路事业公社(RFF、Rése
  • 七月王朝七月王朝(法语:Monarchie de Juillet)是法兰西王国在1830年至1848年之间的政体。1830年7月27日,法国爆发七月革命,革命持续了三天,波旁复辟期结束,8月9日,七月王朝宣布成立。奥尔良
  • 斯特凡·马拉梅斯特凡·马拉梅(法语:Stéphane Mallarmé,1842年3月18日-1898年9月9日)原名艾提安·马拉梅(法语:Étienne Mallarmé),19世纪法国诗人,文学评论家。与阿蒂尔·兰波、保尔·魏尔伦同为
  • 张居正张文忠公坐蟒赐服像张居正(1525年5月26日-1582年7月9日),字叔大,号太岳,又称张江陵,湖广江陵县(今湖北江陵县)人,祖籍直隶凤阳县,明代政治家、改革家,万历年间,官至太师、吏部尚书兼中极
  • 黄春辉黄春辉(1933年5月4日-),中国无机化学家。生于河北邢台,籍贯江西吉安。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及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教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
  • 马来酸马来酸(maleic acid),即顺丁烯二酸,化学式为 HO2CCHCHCO2H,是一种二羧酸,即一个含有两个羧酸官能基的有机化合物。马来酸和富马酸(反丁烯二酸)互为顺反异构物。马来酸常用来制备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