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二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
✍ dations ◷ 2025-10-02 18:19:15 #第二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
法西斯意大利第二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是由意大利王国于1935年10月3日发起的入侵埃塞俄比亚帝国的军事行动。意大利王国以1934年12月一次意属索马里与埃塞俄比亚的边界冲突为借口,拒绝埃方的所有和解请求,大举入侵埃塞俄比亚。战争一共进行了约7个月,以埃塞俄比亚被军事占领及并入意属东非告终。由于意大利相对拥有明显的军事优势,并且违反于于1925年签署的《日内瓦协议》使用芥子毒气,埃塞俄比亚军队迅速溃败,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于1936年5月5日被意大利军队占领,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流亡英国,5月7日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宣布吞并埃塞俄比亚帝国使之成为意大利王国的一部分。1922年墨索里尼上台后希望扩张领土,独霸地中海,重新瓜分东非和北非的英、法殖民地。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严重冲击了意大利,墨索里尼断定殖民地扩张是减轻国内经济压力所必需的办法,进而走向了扩张的道路。首先他希望先吞并阿比西尼亚,但想达到目的,必先得到英、法默许。英、法最终对意大利的行为采取绥靖政策,使意大利得以成功侵占埃塞俄比亚。法国当时急于拉拢意大利对抗德国,对侵略计划采取纵容的态度,1935年1月7日墨索里尼与法国外长皮埃尔·赖伐尔签署了《义法协定(英语:Franco-Italian Agreement of 1935)》。而英国则担心意大利此举可能动摇其在东非、埃及和苏丹的统治,所以起初持反对态度。但最后英国认为和意大利开战的风险太大并认为犠牲阿比西尼亚可以令墨索里尼不和德国结盟,最终给意大利暗示,不会干预侵略行动。墨索里尼认为时机已成熟,便于1935年10月3日发动了侵略战争。意大利入侵独立的非洲王国阿比西尼亚,以东北非义军总司令E.德博诺将军为总指挥,分北、中、南三路进攻埃塞俄比亚,其中北路军为主力。同年11月16日由P.巴多利奥接任元帅。埃军总数约450,000人—500,000人。虽然已经不如第一次入侵时辉煌,但是埃塞俄比亚军的人数仍然具有规模,对保卫国家的意志与传统仍然相当坚决,比起其他非洲国家仍然有不错的军事实力,并不像坊间谣传的一样落后;但开战后,埃军仍然无力阻挡装备与素质相对先进精良的意大利部队。5月5日意军攻陷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9日墨索里尼宣布将埃塞俄比亚领土并入意大利王国。1936年5月在经过一场长达7个月的战役之后,阿比西尼亚被征服,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被迫流亡英国。英法操纵国联对意经济制裁,但拒绝实施两项重要措施,即禁运石油和封锁苏伊士运河。埃塞俄比亚被意大利占领,至1941年,埃塞俄比亚和盟军共同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埃塞俄比亚才恢复独立。
相关
- 食欲不振食欲不振(英语:Anorexia),也作食欲减退、食欲缺乏,民间常称“没胃口”,是指食欲降低的一种症状。虽然在许多非科研出版物中该词也可指代神经性厌食症,但是食欲不振的成因却多种多样
- 肽肽(英语:peptide,来自希腊文的“消化”),旧称胜,即胜肽,又称缩氨酸,是天然存在的小生物分子,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物质。由于氨基酸的分子最小,蛋白质最大,而它们则是氨基酸单体组
- 宗教裁判所宗教裁判所(拉丁语:Inquisitio Haereticae Pravitatis,或称异端裁判所、异端审判)是教宗额我略九世于1231年决意、由道明会设立的宗教法庭。此法庭是负责侦查、审判和裁决天主教
- 肿瘤伴随症候群肿瘤伴随症候群指身体因为肿瘤生长引起在荷尔蒙、神经系统、血液,生化平衡等方面出现紊乱的临床症状。通常有下列几类:
- 叶尼塞语系叶尼塞语系(Yeniseic 或 Yenisei-Ostyak)是分布在西伯利亚中部叶尼塞河流域的一个语族。包括7种语言:其中的Yug、Pumpokol、Arin和Assan早在18世纪消亡了,我们对这些语言所知甚
- 转移酶转移酶是一种催化一个分子(称为供体)的官能团(如甲基或磷酸盐团)转移至另一个分子(称为受体)的酶。 举例来说,一种酶催化以下的化学反应就是转移酶:在这例子中的A就是供体,而B就是受
- 遗传力遗传度,又称遗传力,是育种学和遗传学使用的一种统计量,用来估计某一性状在群体中有多大比例的变异是遗传因素决定的,测得变异也因环境因素效应变化(含测量误差)。根据是否是受到成
- 三B大力神三B是自大力神二号洲际弹道导弹及大力神三号运载火箭改良后之火箭总称,加上Agena上面级加以改良,由四枚分散的火箭组成,大力神23B用大力神二号为基础,加上Agena上面级;而大
- 钍-230钍-230是钍的放射性同位素之一,原子核由90个质子和140个中子构成,是一种痕量同位素,半衰期约七万五千年,可以用来测定珊瑚和确定洋流流量。20世纪初美国放射化学家伯特伦·博尔
- TbOsub2/sub二氧化铽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TbO2。它可由三氧化二铽在1000atm的氧气下于300℃生成。二氧化铽在340℃开始分解,生成Tb5O8并放出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