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国

✍ dations ◷ 2024-11-05 18:38:12 #巴勒斯坦国
巴勒斯坦国(阿拉伯语:دولة فلسطين‎) 通称巴勒斯坦,是一个由居住在西亚-巴勒斯坦地区的约旦河西岸以及加沙地带的阿拉伯人所建立的国家,于近代数百年中曾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一部分。1915年,时任第一海军大臣(First Lord of the Admiralty)丘吉尔在一战的主导下,英法军队对奥斯曼帝国发动了加里波利之战,遭遇惨败。随后1915年7月至1916年1月,英国高级专员亨利·麦克马洪与地方首领侯赛因·本·阿里互通信函,达成著名的麦克马洪-侯赛因协定,并由英国陆军中尉,阿拉伯的劳伦斯,组织当地以贝都因人部落为主的军事力量与奥斯曼帝国作战,有效削弱了奥斯曼帝国的势力。1916年5月16日,英国的中东专家“马克·赛克斯”和法国外交官“弗朗索瓦·皮科”又签订了赛克斯-皮科协定,以图获得法国中东军事力量的支持。1917年一战尚未结束时,英国外长贝尔福发表《贝尔福宣言》:“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家园,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亦试图获得犹太人支持,此时犹太人在约旦河西岸今巴以地区拥有土地为0%,人口不足10%。在战中,英国向阿拉伯人、法国、犹太人三方允诺了存在矛盾的对当时奥斯曼帝国领土的划分。一战结束后,奥斯曼帝国完全退出此地区并于1923年瓦解,而阿拉伯部落之间纷争不断,最后1918年默认由英国占领,此地区遂被正式称为巴勒斯坦地区,尚未成为受各国承认的国家。1920年,国际联盟委托英国管辖巴勒斯坦地区。1922年英国将托管地以今约旦河为界,划分为两部分:东部(现约旦)由与劳伦斯并肩作战的哈希姆家族管理,西部由英国管理,此时西部犹太居民占总人口11%。在英国支持下,犹太人掀起第三和第四次“回归浪潮”,1931年,犹太人口上升为17%,导致与当地的阿拉伯人爆发冲突。泛阿拉伯主义者对此不满,阿敏·阿·侯赛因在1920年发动巴勒斯坦暴动。1933年,纳粹在德国上台,引发第五次犹太人“回归浪潮”,1937年至1948年犹太复国主义者多次发动恐怖袭击,在1936年-1939年有数场流血暴动发生。对此英国在1939年颁布一份白皮书,规定39年后的5年内犹太人可再移民75000人,此后不再接受犹太移民。这份白皮书被许多犹太人和锡安主义者视为是对犹太人的背叛,并且认为那违背贝尔福宣言。阿拉伯人的抵抗也并没有就此平息,他们希望完全停止犹太人的移民。1940年,犹太人已占当地居民总数的30%。后来在欧洲发生的纳粹“犹太人最终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动犹太人“回归”。1944至1948年之间,约20万犹太人通过各种途径辗转来到巴勒斯坦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1947年,巴勒斯坦地区已经有60万犹太居民,接近当地居民的三分之一,犹太人拥有6%的土地,阿拉伯人拥有94%。1948年5月14日,在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宣布以色列建国。第二天,英国宣布结束在巴勒斯坦的托管;当天,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以及外约旦(1950年改称约旦)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同时,阿拉伯联盟发表声明,宣布对以色列处于战争状态,第一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1967年,巴勒斯坦阿拉伯区面积6242平方公里,包括约旦河西岸地区5879平方公里(其中死海面积220平方公里),及加沙地区363平方公里。但以色列一直不承认巴勒斯坦为独立国家,巴勒斯坦阿拉伯区边境被以色列完全控制,包括与约旦间隔的约旦河,并无独立的海陆空边境管辖权,其水电,粮食,日用品,医疗等仍然依赖劳务输出和国际援助,向以色列购买。1988年11月15日,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举行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宣布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首都为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国。在国际承认巴解下,该国已与世界上多数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2011年10月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投票表决,接纳巴勒斯坦为该组织正式会员,这是巴勒斯坦以正式成员国的身份加入的首个联合国机构。2007年6月因内部两大势力严重不和而形成分裂局面,其中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即“哈马斯”)占有加沙地带,而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即“法塔赫”)主导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则管治约旦河西岸,受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监督。2012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表决巴勒斯坦国升格为“非会员观察国”的提案时,虽然美国和以色列强烈反对,仍以138票支持,41票弃权、9票反对的压倒性票数通过了67/19号决议。截至2015年9月,已经有136个联合国正式会员国(占联合国会员国总数的70.5%)承认巴勒斯坦国为一个独立国家。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勒凡特南部(迦南)的沿海平原。前12世纪开始,犹太人的祖先以色列众部落迁此并在东部山地定居。大概同一时代,非利士人作为海上民族的一支,自爱琴海一带迁至迦南,并在迦南东南部沿海建立若干城邦,史称五城(亚实基伦、亚实突、以革伦、迦特和迦萨。)。一般认为,早期的非利士人可能来自克里特岛(参见《阿摩司书》第九章第七节)。以色列部落与非利士人一直处于对峙状态(见《圣经》《撒母耳记》中的相关叙述)。非利士人于公元前7世纪被亚述人所灭, 并从大部分史书中消失。以色列于前11世纪建立统一的王国,公元前935年所罗门国王死后分裂为北部的以色列王国和南部的犹大王国,后来亚述帝国萨尔贡二世于前721年灭北方以色列王国,巴比伦帝国尼布甲尼撒二世于前586年灭南方犹大王国。此地区后成为波斯帝国、亚历山大马其顿帝国、塞琉古帝国统治。在这些政权的统治下,该地区一般称为撒玛利亚和犹太地(Judea)。公元前63年,罗马共和国的格奈乌斯·庞培率军占领了此地。原来定居在此的迦南人多在古以色列建国前后被消灭或被以色列奴役后犹太化(参见圣经《约书亚记》) 。约1000年后,至罗马帝国时期,犹太人的半独立地位被剥夺并遭到驱除。为消除犹太人的影响, 罗马帝国开始使用巴勒斯坦一名来泛指这一地区,但定义的区域模糊, 同期至少有十个以上的名称也同时使用。巴勒斯坦这一名称正式的启用开始于1918年,即英国建立的英属巴勒斯坦托管地。4世纪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与东罗马帝国后,此地属于东罗马帝国叙利亚南部的一部分。公元638年,阿拉伯穆斯林军队占领耶路撒冷和周边地区。十字军东侵期间,又被十字军反复占领过近200年。1187年的哈丁战役后,萨拉丁取得对此地大部分地区的控制权。1260年至1300年之间的部分时间,蒙古人曾短暂的控制过此地,13世纪末又被埃及的马木留克王朝所占领。1516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始统治耶路撒冷和附近的大片领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大战结束后,英国占领了全境, 正式称为巴勒斯坦。这个时期的巴勒斯坦人包括阿拉伯人,犹太人,奥斯曼人和古老的撒玛利亚人等多个民族。一战中,1915年,在丘吉尔的主导下,英法军队对奥斯曼帝国发动了加里波利之战,遭遇惨败。随后英国军官,阿拉伯的劳伦斯,组织当地以贝都因人部落为主的军事力量与奥斯曼帝国作战,有效削弱了奥斯曼帝国的势力。一战结束后,奥斯曼帝国完全退出此地区并于1923年瓦解,而阿拉伯部落之间纷争不断,最后1918年默认由英国占领。1920年,国际联盟委托英国管辖巴勒斯坦地区。1922年英国将托管地以今约旦河为界,划分为两部分:东部(现约旦)由与劳伦斯并肩作战的哈希姆家族管理,西部由英国管理。此时西部犹太居民占总人口11%。1917年至1948年间,大量犹太人涌入英属巴勒斯坦,加入19世纪移民来的犹太人在阿拉伯人土地上的定居地,或在阿拉伯人的土地上建立新的城市如西耶路撒冷和特拉维夫。1947年2月18日,英国外交大臣欧内斯特·贝文于议会下院表示将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4月2日,英国正式向联合国提出将巴勒斯坦问题列入会议日程的请求。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181号决议,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一个犹太国和一个阿拉伯国。当时实际只控制了巴勒斯坦6%的土地和只占巴勒斯坦人口1/3的犹太人得到了巴勒斯坦地区56%的土地(约1.52万平方公里),而已经控制了巴勒斯坦94%的土地和占巴勒斯坦人口2/3的阿拉伯人仅得到43%的土地(约1.15万平方公里),犹太人接受该决议并宣布在第二年建国但并未遵循决议中的领土划分,而阿拉伯人认为联合国无权干涉拒绝了该决议,占领和托管方英国则对决议表决弃权。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建立,随后爆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阿拉伯人战败,控制的土地面积由1947年联合国大会181号决议规定的1.15万平方公里下降到1.05万平方公里。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之后,约旦占领了约旦河西岸的部分巴勒斯坦土地, 并于1950年宣称将其合并为约旦王国,这一地区包含了大部分的阿拉伯人,约旦将其纳为正式的约旦公民。约以双方以“绿线”划分实际占领区,与联合国决议划定的巴以分治国土已相差甚远。至2019年,约旦仍视约旦河西岸绿线东部为其领土,因此从约旦北部的艾伦比口岸入境以色列时,约旦不视为从约旦王国出境;而在南方的约以口岸,约旦则视为两国的边界口岸。1956年与1967年分别爆发了第二次和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入侵埃及和叙利亚,1967年6月10日以色列宣布正式停火时,巴勒斯坦全境包括约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已被以色列完全占领,巴勒斯坦地区以外,埃及的西奈半岛和约旦的戈兰高地也被以色列占领。1973年,以色列遭到埃及和叙利亚入侵,分别攻击六年前六日战争中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第四次中东战争使得100多万阿拉伯人逃出巴勒斯坦地区世代居住的家园躲避战乱,战争结束后,以色列拒绝这些的逃离的居民返回家园,沦为难民。阿拉伯国家如埃及和叙利亚接受了部分难民,但没有义务为难民提供公民权,而以色列仅承认约旦河西岸未逃离的阿拉伯人有永久居留权,但不提供公民的权益。1964年5月28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1964年9月,第二次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一致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为巴勒斯坦人民的代表。1974年10月,在拉巴特召开的第七次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强调指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1976年9月巴解组织成为阿拉伯联盟正式成员。1974年11月22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邀请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以常驻观察员身份参加联合国大会的会议和工作,并参加联合国大会和联合国其他机构发起的所有国际会议。1988年11月,在阿尔及尔举行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宣布成立巴勒斯坦国。1993年8月20日,以色列与巴解组织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会面达成协议,相互承认对方政治地位。1994年5月4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以色列在开罗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有限自治的协议》,1994年5月12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成立。1994年到1995年,以色列国防军撤出了69%的加沙地区和90%以上的约旦河西岸地区,但约旦河沿岸及边境仍由以色列控制,以色列仍维持保安部队。2005年,以色列进一步从加沙撤军,但是依然控制加沙的海岸线以及加沙与埃及之间的一个狭长区域。2007年6月,哈马斯通过加沙之战从法塔赫手中夺得加沙的控制权。2012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67/19号决议授予巴勒斯坦国非会员观察员国地位,巴勒斯坦并获得可于国际刑事法庭控告以色列的权利。2016年12月23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以14票支持、0票反对、1票(美国)弃权,通过第2334号决议,要求以色列立即和完全停止在包括东耶路撒冷在内的所有被占巴勒斯坦领土上的定居点活动。美国一改以往做法,在本次决议案投票时弃权。2016年12月民主党总统败选后此案提出,安理会常任国无人反对所以通过,此决议等于宣布约旦河西是以色列强占的巴勒斯坦领土,这是1979年以来美国首次没有行使否决权阻碍联合国通过谴责以色列的决议案;以色列对此强力反弹,随后以色列针对提案国、赞成国都暂停外交或外贸交流。联合国1947年最初提议的分割方案耶路撒冷旧城1929年的巴勒斯坦纸钞1927年巴勒斯坦币英国托管时期的巴勒斯坦护照1928年的巴勒斯坦邮票住宅区和以色列的边境线以色列路障区西岸地区战乱废墟学校Zion Square银行巴勒斯坦政府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立法机关为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国会)。巴勒斯坦总统为马赫姆得·阿巴斯,政府总理为萨拉姆·法耶兹。巴勒斯坦的政治派别主要有法塔赫(隶属于巴解组织)、哈马斯以及其他一些小的党派或武装组织。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由若干个政治及军事组织组成。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是一个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政治及准军事组织,著名的巴勒斯坦政治家亚西尔·阿拉法特2004年前一直是主要领导人。他们专注于以约旦河至地中海一带土地组成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1988年宣布立国后承认以色列及放弃恐怖主义,并主张透过和平谈判达致立国,以1967年六日战争前的领土控制范围作为边界。因此与更激进的哈马斯常有冲突,哈马斯主张全面用武力直接消灭以色列。由于巴解坚持巴勒斯坦必须拥有整个耶路撒冷(以色列拒绝放弃其主权),导致跟以色列的谈判十多年来长期陷入僵局,但因为哈马斯的关系,以色列始终视之为谈判对象,但维持强硬态度。近年积极改善跟西方和周边国家的关系,以换取更大的支持和承认。目前控制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哈马斯是伊斯兰抵抗运动组织的阿拉伯语简称。该组织成立于1987年,是巴勒斯坦的一个伊斯兰运动组织和政党,与法塔赫及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为首的自治民族权力政府分庭抗礼。该组织走向两个极端:一面从事慈善事业,另一面进行对以色列的攻击活动。大部分同情巴勒斯坦的人特别是穆斯林人士往往认为哈马斯是反以英雄,以色列政府一直认为哈马斯是恐怖组织,许多阿拉伯国家对哈马斯与穆斯林兄弟会等伊斯兰主义组织不满、在以色列攻击哈马斯时,同时谴责哈马斯。2006年1月26日,主张消灭以色列的哈马斯在巴勒斯坦第二次立法委员会选举中获胜,对巴以局势可能产生巨大波动。2007年6月,哈马斯通过加沙之战在法塔赫手中夺得加沙地带的控制权。哈马斯其后清除加沙地带所有法塔赫活跃分子及犹太人,彻底控制加沙,以色列其后对加沙进行封锁,埃及亦关闭边境,仅限于运送人道物资至今。截至2015年9月,巴勒斯坦国已获得136个联合国会员国、圣座(梵蒂冈)和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的全面外交承认。2014年10月30日,瑞典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家地位,成为第一个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西欧与欧盟国家。2014年12月17日,欧洲议会也以498票赞成、88票反对、111票弃权,原则上支持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地位。至今有包含瑞典、英国、法国、爱尔兰、西班牙 、葡萄牙等国会都已表决通过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地位。部分东欧国家在共产党统治时期已承认巴勒斯坦国家地位。2015年5月14日,圣座签署了一项条约,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根据该条约,梵蒂冈赞成解决以巴冲突的两阶段方案。而此条约在2016年1月3日正式生效。1988年1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国家地位,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巴勒斯坦国北邻以色列与叙利亚,东邻约旦,南邻埃及。约旦河西岸地区是内陆国。巴勒斯坦国的西岸东边为约旦河,约旦河以及死海的中心线为巴勒斯坦国与约旦的分界线。巴勒斯坦国的气候主要为地中海型气候,特征为夏季漫长而又炎热少雨,冬季较为短暂且凉爽多雨。(图中绿色地区是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实际控制区域)根据巴勒斯坦政府中央统计局的统计,在2009年中期,巴勒斯坦人共有1070万,其中390万(36.6%)居住在巴勒斯坦国国内,120万居住在以色列,500万(46.2%)居住在阿拉伯国家,60万(5.7%)居住在其他国家。根据《卫报》2008年的报道,巴勒斯坦国是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一批国家之一,在2008年之前的20年中增长了30%。同时目前(指报道发行的那一年——2008年)在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区、东耶路撒冷有376万巴勒斯坦人,而十年前(指1998年)是289万。根据联合国2010年的报道,巴勒斯坦国的人口为440万。根据巴勒斯坦政府中央统计局的统计,2009年巴勒斯坦国的平均人口密度为654人/平方公里,其中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的平均人口密度为433人/平方公里,加沙地区的人口密度为4073人/平方公里。巴勒斯坦宗教(2014)巴勒斯坦人口中有93%是穆斯林,绝大多数都是逊尼派伊斯兰教,也有一小部分阿赫迈底亚派和无教派穆斯林(15%)。巴勒斯坦基督徒占了6%人口,德鲁兹派和撒马利亚人占了1%人口。自从1988年《独立宣言》发表至今,巴勒斯坦仍旧是一个尚未完全独立的国家,拥有自己的保安部队,亦可发出护照及独自参加国际体育赛事,目前欧洲议会已承认其国家地位,但仍将哈玛斯列为恐怖组织。2005年,以色列撤走加沙地带的驻军与垦民区,但保持控制领空,海岸线及边境。2007年1月15日,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在拉姆安拉会见到访的美国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时表明不会接受现在的临时边界而立国,更提出以1967年六日战争前的疆域作为边界,即完全控制西岸(包括耶路撒冷)及加沙地带。

相关

  • 凝血血液凝固,或称为凝血指的是血液由液体状态转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是生理性止血的重要环节。血液凝固的实质就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变成不可溶的纤维蛋白的过程。
  • 五苓散五苓散,一方出自《伤寒论》,是祛湿剂中利水渗湿的方剂。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外散表邪的功效。可用来主治:伤寒太阳蓄水证以及水湿内停之水肿。见有症状: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
  • 生物反馈生物反馈(英语:Biofeedback)是指通过一些仪器来测量生理指标,借此更加了解人们心智想法的运作并且改善他们的一系列方法。例如脑电波、皮肤电传导率(英语:Electrodermal activity)
  • 职业病游戏职业病游戏是一个集体游戏。不限,多人为佳这游戏可以训练玩家的急才,亦可以训练玩家的创意。
  • 贞操贞操是关于伦理道德的产物,保持结婚前不和别人有性行为就称之为守住贞操,简称为守贞,婚后没有和配偶以外的人有性关系亦可称为守贞,此皆为贞洁的表现。基督教和某些教派或观念不
  • 环氧丙醇缩水甘油,分子式C3H6O2。无色几乎无臭液体。与水、低碳醇、乙醚、氯仿、苯、甲苯混溶,部分溶于四氯乙烯、二甲苯、1,1,1-三氯乙烷,几乎不溶于脂肪烃和脂环烃。可通过皮肤吸收进
  • 在有机化学中,酚类化合物(英语:phenol)是一类通式为ArOH,结构为芳烃环上的氢被羟基(—OH)取代的一类芳香族化合物。酚类化合物中最简单的酚为苯酚(C6H5OH,亦称石炭酸)。虽然结构与醇类
  • 辐照度在光学里,辐照度(irradiance)是电磁辐射入射于曲面时每单位面积的功率。辐射出射度(radiant emittance,radiant exitance)是从每单位面积曲面辐射出的功率。采用国际单位制,这些物
  • 裂合酶裂合酶(英语:lyase)是一种催化分解不同化学键的酶,但不包括水解及氧化反应,过程中通常会形成一个新的双键或一个新的环状结构。举例来说,若一种酶能催化以下的反应就是裂合酶:裂合
  • 放大镜放大镜(Magnifying glass)是用以放大物体的凸透镜,显微镜的雏形。放大镜图标常常被用作指示搜索的用途。放大透镜的历史可追溯至古埃及,约公元前五世纪,以埃及的象形文字表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