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Ω-3脂肪酸
✍ dations ◷ 2025-08-07 21:56:51 #Ω-3脂肪酸
ω−3脂肪酸(Omega-3 fatty acids)又称n−3脂肪酸,是一类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最重要的3种为:ALA(存在于植物中的油),EPA和DHA(这二种发现存在于海洋动植物油中)。从脂肪酸分子中距离羧基最远的甲基端(称为ω端)的碳原子计数,这一类分子的第三个碳原子与第四个碳原子之间为双键(即第三根键为双键),因此称为ω−3脂肪酸。含有较多ω−3脂肪酸的油脂包括:鱼油、海藻油、鸡蛋黄油、鱿鱼油、磷虾油、沙棘果油, 亚麻籽油、车前叶蓝蓟油、南美印加果油、大麻籽油等。重要的ω−3必需脂肪酸包括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这三者均为多不饱和脂肪酸。人体内无法从头合成ω−3脂肪酸,但可以使用十八碳的ω−3脂肪酸即α-亚麻酸(ALA)作为原料,通过人体内的酶延长碳链,合成二十碳的不饱和ω−3脂肪酸(即EPA),再由EPA合成二十二碳的不饱和ω−3脂肪酸(即DHA)。上述反应与ω-6脂肪酸的合成反应互为竞争反应,后者是从亚油酸衍生出的脂肪酸。ω−3与ω−6脂肪酸均为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必需营养素。随着人年龄的增长,体内由ALA合成DHA的能力随之减退。因此,老年人可能存在DHA缺乏。常见食用油中ω-6脂肪酸与ω-3脂肪酸的比例:自然界常见的ω−3脂肪酸:必需脂肪酸之所以“必需”,是因为研究人员发现,它们在幼儿和幼年动物的成长发育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人类大脑含有丰富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它正是一种ω−3脂肪酸。生成DHA这种物质,需要发生去饱和反应,反应中要用到去饱和酶,在ω−3和ω−6位碳原子上生成双键;但人类正正缺乏去饱和酶。正因如此,ω−3脂肪酸和ω−6脂肪酸都无法在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必需脂肪酸”这个名称,充分反映了这种性质。
1964年,研究人员发现,绵羊组织中有酶,可以把花生四烯酸这种ω−6转化为炎症因子——前列腺素E2, 前列腺素E2与创伤、感染组织发生的免疫应答有关。1979年,科学家进一步发现了血栓素、前列环素、白三烯等统称为类花生酸的物质。 类花生酸在体内发生效用的时间较短,由脂肪酸合成而得,最终由酶代谢分解。如果合成的速度大于代谢速度,过量的类花生酸就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研究人员发现,某些ω−3脂肪酸也可以合成类花生酸和类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noids),但合成速度较低。合成期间,如果ω−6与ω−3脂肪酸同时存在,它们参与合成反应时会发生竞争,因此长链ω−3与ω−6脂肪酸的比例,直接影响合成所得的类花生酸种类。在过去数百年间,人类的饮食结构快速改变,据报道,现今饮食的ω−6摄入量,大于ω−3的摄入量。在人类身上,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或许有助于预防心脏疾病,ω−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水平则并无影响(因此,ω−6/ω−3比值对此并不重要)。
典型的西方饮食,其ω−6/ω−3比在10:1到30:1之间(也就是说,ω−6远多于ω−3)。常用植物油的ω−6/ω−3比分别为:菜籽油2:1、大麻籽油2:1至3:1、大豆油7:1、橄榄油3:1至13:1、葵花籽油不含ω−3脂肪酸、亚麻籽油1:3、棉籽油几乎不含ω−3脂肪酸、花生油不含ω−3脂肪酸、葡萄籽油几乎不含ω−3脂肪酸、玉米油46:1。不饱和脂肪酸医学导航:遗传代谢缺陷代谢、k,c/g/r/p/y/i,f/h/s/l/o/e,a/u,n,mk,cgrp/y/i,f/h/s/l/o/e,au,n,m,人名体征药物(A16/C10)、中间产物(k,c/g/r/p/y/i,f/h/s/o/e,a/u,n,m)
相关
- 皮肤皮肤,包住脊椎动物的软层,是组织之一,在人体是最大的器官。皮肤挡住外来侵入,亦保住水分。有保暖、阻隔、感觉之用。皮肤的作用因物种而异,有保暖、保护色、吸引异性等作用。各物
- 液泡液泡(拉丁语:vacuolum、 法语、英语、荷兰语:vacuole、 德语:vakuole),又称为液泡,是一种囊状的单层膜细胞器,其中含有细胞液,为酸性环境。液泡的作用在于存储并降解细胞中的废物和有
- 带原者带原者指受到传染病的感染或带有隐性(recessive)遗传疾病的不正常基因,却不表现症状的人。即使不受到疾病或基因可感染到的影响,他们仍能够将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散播给其他个体
- 种间关系种间关系是指生物群落中各个物种之间所形成相互关系。主要有食物的关系,即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物的关系(包括寄生),以及共栖、共生及对空间和其它生物生存条件等的竞争。
- 贫困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美国的贫困问题相对严重,贫困率也较高。美国政府对相对贫困的定义(英语:Poverty thresholds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是“缺乏主流社会拥有的生活物资
- 学名二名法(英语:Binomial Nomenclature,Binominal Nomenclature 或 Binary Nomenclature),又称双名法,依照生物学上对生物种类的命名规则,所给定的学名之形式,自林奈《植物种志》(1753
- 创伤后心理压力紧张综合症创伤后压力综合征(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PTSD,又称创伤后遗症)是指人在经历过情感、战争、交通事故等创伤事件后产生的精神疾病。其症状包括会出现不愉快的想法、
- 宾格宾格(拉丁语:casus accusativus, 英语:accusative case,缩写: .mw-parser-output .smallcaps-all{font-variant:small-caps;text-transform:lowercase}.mw-parser-output .smallc
- 芬兰-乌戈尔语族芬兰-乌戈尔语族(也译称为芬-乌戈尔语族或芬诺-乌戈尔语族)是乌拉尔语系的一支,多数语言学家认为芬兰语、匈牙利语和爱沙尼亚语都包含在此语族中。与欧洲其他地方使用的语言不
- 固体化学固体化学是研究固体结构、性质、合成、表征等的一门化学分支,它综合了固体物理学、矿物学、晶体学、冶金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固体无机化学与商业产品联系紧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