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纤维肌痛症
✍ dations ◷ 2025-04-03 11:56:58 #纤维肌痛症
纤维肌痛(英语:Fibromyalgia,简称FM)是一种以慢性扩散疼痛,患者对触碰压力反应剧烈(英语:allodynia)。其他症状还包括过于疲倦致使普通活动受到影响、睡眠障碍以及记忆障碍。也有一些人报告出现过不宁腿综合症、大肠激躁症、间质性膀胱炎、麻木和瘙痒(英语:paresthesia),以及对声音、光、温度的敏感。纤维肌痛经常与抑郁、焦虑和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相关,患者也常伴随有其他种类的慢性疼痛。纤维肌痛症简称FMS,常见于中年妇女,表现为全身到处都痛、容易疲倦,疼痛通常超过三个月,痛点分布在较大关节的软组织上,如肌肉、肌腱、滑囊等,但关节本身不一定有问题,患者常觉得好像是运动一整天后的感觉,睡觉也睡不好。疼痛感很明显,是一种持续、深而广泛的抽痛、刺痛或灼热痛,而不仅仅是“不太舒适”而已。患者还可能出现忧郁、焦虑;认知障碍或短期记忆丧失;头昏、眩晕、晕厥;失眠、夜间抽筋;白天疲倦感、晨间僵硬感;很像心脏病发作的胸闷胸痛;如坐骨神经痛的痛或下背痛;滑囊炎、肌腱炎、肌肉痛、关节痛等;双手双脚麻、刺或异常感觉;肠躁症、腹痛、腹泻或便秘;间质性膀胱炎、频尿、急尿、无菌性尿痛症等症状。引起纤维肌痛的详细机制尚未明朗,目前相信与遗传及环境因子有关。有些家族有纤维肌痛的病史,已经有许多基因被认为与此症状相关。环境因子包含心理压力(英语:psychological stress)、创伤,以及某些特定感染症。纤维肌痛被认为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可能为中枢敏感化症候群(central sensitization syndrome)的一种。纤维肌痛已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及美国风湿病学会(英语: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认定为一种失调症目前尚无有效的诊断测试。诊断包须排除其他可能的潜在原因,并且需确认症状与纤维肌痛相符。神经肌痛不易治疗。建议调整作息,如充足睡眠、规律运动,以及均衡饮食等等。认知行为治疗可能有所助益。可能可以使用的药物包含度洛西汀、米那普仑(英语:milnacipran)、普加巴林。鸦片类药物的使用仍有争议,有些人认为关于其疗效的证据仍不足够,有些人则认为当其他药物都没有效果时可使用弱鸦片类药物。营养补充品对于症状的效果尚缺乏证据支持。纤维肌痛可能造成长期的疼痛,但并不会造成死亡或组织损伤。纤维肌痛约占总人口的2–8%,其中女性病患较男性为多。疾病的盛行率于全球皆差不多,没有显著的地区性差异。纤维肌痛于1990年首次描述,最新的评估标准则于2011更新。目前关于纤维肌痛症的分类、诊断及治疗仍有争议。此外,有些研究认为纤维肌痛对于个体有负面影响,有研究却认为有正面助益。纤维肌痛一词的原文“fibromyalgia”来自于新拉丁语。“fibro-”指“纤维组织”;“myo-”(μυώ )则来自于希腊文的“肌肉”;“-algia”源自希腊文的“疼痛”( άλγος,algos),合在一起表示此病为肌肉和纤维组织的疼痛。
相关
- 血管运动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是一种非过敏性鼻炎,它有很多的症状跟一般的鼻炎相同,比如慢性的流鼻涕,伴有间断性喷嚏、鼻溢、鼻尖粘膜组织充血,血管运动性鼻炎与鼻窦炎以及其他应激性反应是有
- 视网膜色素变性 19视网膜色素变性,或称视网膜色素病变(Retinitis Pigmentosa,简称RP),是一种遗传性眼科疾病。初期普遍的病征是夜盲、视野变窄,可以看到正前方景物,但略偏左右的视野就无法看见,RP病人
- 巴斯德消毒法巴氏消毒法(法语:Pasteurisation),法国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于1864年发明的消毒方法,原理是用60~90°C的短暂加热,来杀死液体中的微生物,以达到保质的效果;确切温度和时间依照液体的
- 瘟疫公司《瘟疫公司》(英语:Plague Inc.)是一款由Ndemic Creations独自开发,适用于iOS、Android和Windows Phone平台的战略游戏。玩家在游戏中需要将一种病毒传遍整个世界,然后将所有人消
- 亚利桑那截至2010年亚利桑那州(英语:Arizona,i/ɛərᵻˈzoʊnə, ærᵻ-/)是美国一个位于西南部的州份,同时也是西部和山区州份之一。此州是美国第6大及人口第14大的州份。首府和最大城
- 米夏埃尔·哈内克迈克尔·哈内克(德语:Michael Haneke,1942年3月23日-),奥地利电影导演,生于德国慕尼黑。迈克尔·哈内克的作品可分为奥地利时期跟法国时期,以社会议题而闻名于世。他的法国时期有两
- 慢性甲状腺炎桥本氏甲状腺炎也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hronic lymphocytic thyroiditis)、桥本氏症(Hashimoto's disease)是一种由甲状腺被一系列细胞或抗体介导免疫过程攻击所导致的自体
- 戴森霍费尔约翰·戴森霍费尔(Johann Deisenhofer,1943年9月30日-),德国生物化学家,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为了测定内在膜蛋白的第一个晶体结构,即光合作用所必需的蛋白质和辅因子的膜结合复
- 白以龙白以龙(1940年12月22日-),云南祥云人,祖籍浙江镇海,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爆炸力学、固体力学和非线性力学的研究。白以龙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系,1966年毕业于
- 查尔斯·约瑟夫·米纳德查尔斯·约瑟夫·米纳德(法语:Charles Joseph Minard;发音:;1781年3月27日-1870年10月24日),法国土木工程师,以其对资讯图表在土木工程与统计上的应用闻名;另外,米纳德也以其以地图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