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太平洋飓风季

✍ dations ◷ 2025-05-17 13:34:09 #2008年太平洋飓风季,太平洋飓风季

2008年太平洋飓风季是每年一度全球热带气旋产生周期的一部分。东太平洋飓风季从2008年5月15日开始,至2008年11月30日结束;而中太平洋飓风季从2008年6月1日开始,至2008年11月30日结束。

2008年5月22日,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为大西洋、东太平洋及中太平洋飓风季发出预报,预计东太平洋的风暴活动会比正常程度为低,会被命名的风暴将有11至16个,当中会有5至8个成为飓风,并会有1至3个成为大型飓风。同时也预计中太平洋的风暴数量也会低于正常水平,会在该区形成或进入该区的热带气旋仅三至四个。

自2008年太平洋飓风季开始以来,本台风季总共产生了17个热带气旋,当中在东太平洋形成的有16个,中太平洋形成的有1个。

在5月28日,一热带低气压于哥斯达黎加沿岸形成。第二天,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Alma。同日,它在莱昂登陆。5月30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同日,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6月27日,一热带低气压于科利马州之西南形成。同日,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Boris。7月1日,它增强为一飓风。同日,它减弱为一热带风暴。第二天,它增强为一飓风。同日,它减弱为一热带风暴。7月3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第二天,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6月27日,一热带低气压于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南端之西南形成。第二天,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Cristina。6月30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同日,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7月1日,一热带低气压于南下加利福尼亚州之东南形成。第二天,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Douglas。7月3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同日,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7月11日,一热带低气压于阿卡普尔科之东南形成。第二天,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Elida。7月14日,它增强为一飓风。7月18日,它减弱为一热带风暴。第二天,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同日,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7月16日,一热带低气压于阿卡普尔科之东南形成。同日,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Fausto。7月18日,它增强为一飓风。7月21日,它减弱为一热带风暴。第二天,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同日,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7月21日,一热带低气压于阿卡普尔科之东南形成。同日,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Genevieve。7月25日,它增强为一飓风。第二天,它减弱为一热带风暴。7月27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同日,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8月6日,一热带低气压于南下加利福尼亚州之南形成。同日,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Hernan。8月8日,它增强为一飓风。第二天,它增强为一大型飓风。8月10日,它减弱为一飓风。第二天,它减弱为一热带风暴。8月12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同日,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8月6日,一热带低气压于夏威夷之东南形成。同日,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Kika。8月8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第二天,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8月11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同日,中太平洋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8月13日,一热带低气压于科利马州之西南形成。同日,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Iselle。8月15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第二天,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8月23日,一热带低气压于墨西哥之西南形成。同日,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Julio。第二天,它在南下加利福尼亚州登陆。8月25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第二天,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9月2日,一热带风暴在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南端之南形成并被命名为Karina。同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第二天,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9月6日,一热带风暴在科利马州之西南形成并被命名为Lowell。9月10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第二天,它在南下加利福尼亚州登陆。同日,它在锡那罗亚州登陆。同日,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10月1日,一热带低气压于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南端之西南形成。同日,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Marie。10月3日,它增强为一飓风。第二天,它减弱为一热带风暴。10月6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同日,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10月3日,一热带低气压于阿卡普尔科之南形成。第二天,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Norbert。10月6日,它增强为一飓风。10月8日,它增强为一大型飓风。第二天,它减弱为一飓风。10月11日,它增强为一大型飓风。同日,它减弱为一飓风。同日,它在南下加利福尼亚州登陆。同日,它在锡那罗亚州登陆。第二天,它减弱为一热带风暴。同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同日,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10月8日,一热带低气压于圣萨尔瓦多之西南形成。第二天,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Odile。10月12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同日,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11月2日,一热带低气压于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南端之南形成。同日,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Polo。11月4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同日,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除了被国家飓风中心和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命名的热带气旋外,还有一些没被命名的热带低气压。以下列出那些热带气旋的资料。

在7月5日,一热带低气压于阿卡普尔科之东南形成。第二天,它在Lazaro Cadenas登陆。7月7日,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10月23日,一热带低气压于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南端之南形成。第二天,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2008年于太平洋东北部形成的风暴将使用以下名称,其清单与2002年飓风季大致一样,不过 Karina 取代了2002年使用的 Kenna。另在中太平洋形成的风暴会使用另一组名称。

中太平洋飓风的名字共有四组,与其他命名系统不同的是,由于该区风暴数量稀少,这些清单并非每年度作替换,而是当一组名称用罊,才使用另一组名称。现时使用中的名称如下:

2009年4月22日,世界气象组织将“阿尔玛”从东北太平洋风暴名单中退役,并以“阿曼达”(Amanda)替换。

以下表格中列出了2008年太平洋飓风季形成的所有风暴,其中包括其存在周期、名称、影响区域、损失数额和死亡人数。所有损失和死亡人数包括风暴处于温带气旋、低气压或是东风波时期,损失数额单位为2008年美元。


相关

  • 联合国纪念活动联合国纪念活动,包括联合国国际日、国际周、国际年、国际十年和其他纪念活动,是为了来唤起国际社会对全球范围某个问题的兴趣或关注,从而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而在一段时间内举办
  • Netscape 6Netscape 6是网景通信的跨平台网络包,因为Netscape 5实质上被废弃,所以6是承接之前的网景通信家族4.8版。此版本和之后的Netscape 7单纯是修改自Mozilla Suite。整个包包含Nav
  • 脂肪酸合酶1XKT, 2CG5, 2JFD, 2JFK, 2PX6, 3HHD, 3TJM· fatty acid synthase activity · · · 3-oxoacyl- · 3-oxoacyl- · 3-hydroxypalmitoyl- · enoyl- · oleoyl-
  • 掼篮假烧金吕祖庙烧金或称仙公庙烧金,故事发生地点在“六合境吕祖庙”(吕仙公)庙,位在今日台南市府中街98巷20号。为台湾民间故事,源于台南府城,相传版本皆为吕祖庙中奸情败露之惨剧,常与《林
  • 齿轮齿轮(Gear或cogwheel)是轮缘上有齿能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零件,齿轮依靠齿的啮合传递扭矩。齿轮通过与其它齿状机械零件(如另一齿轮、齿条、蜗杆)传动,传动方式是啮合传动
  • 美国科学家联盟美国科学家联盟(另译:美国科学家联合会,The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FAS),由当年某些参加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于1945年成立。在该组织的网站上宣称有七十位诺贝尔奖得主
  • 奥地利行政区划奥地利行政区划中设有9个邦,其中下奥地利、克恩滕、施蒂利亚、蒂罗尔和萨尔茨堡州自中世纪已存在,1780年代约瑟夫二世设立上奥地利州。福拉尔贝格在1861年成立前,属于蒂罗尔州
  • 星期二星期二,又称为礼拜二或周二。是指在星期一和星期三之间的一天。拉丁语名字为dies Martis来源于古罗马神话战神玛尔斯或火星;法语为mardi,来源于拉丁语;英文名字(Tuesday)来源于北
  • 4d5 5s2 2, 8, 18, 13, 2蒸气压((推断)) 第一:702 kJ·mol−1 第二:1470 kJ·mol−1 主条目:锝的同位素 锝(拼音:dé,注音:ㄊㄚˇ,粤拼:dak1,台湾称�)是一种化学元素,其原子序数是43,化学符
  • 二十三府制二十三府制是朝鲜王朝末年的1895年7月18日(高宗32年闰五月二十六日)开始实行的新行政区划制度。这个新的制度把全国分成23个府,并设立观察使,用来取代过去一直沿用的朝鲜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