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菲律宾科迪勒拉山水稻梯田
✍ dations ◷ 2025-02-23 20:05:00 #菲律宾科迪勒拉山水稻梯田
菲律宾科迪勒拉山水稻梯田(菲律宾语:Mga Hagdan-Hagdang Palayan ng Kordilyera ng Pilipinas; Ifugao: Payew;英语:Rice Terraces of the Philippine Cordilleras)或称巴拿威梯田指的是位于菲律宾吕宋岛科迪勒拉山脉(英语:Cordilleras)东面的梯田,位于巴拿威镇(英语:Banaue)附近,其梯田规模为世界最大,也拥有世界最大的人造灌溉系统。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科迪勒拉山脉的梯田,也享有“天国的阶梯”、“通往天堂的天梯”等美誉。位于吕宋岛中央的科迪勒拉山脉,有许多标高超过1,000米的山峰。“科迪勒拉”(Cordilleras)即是西班牙语的“山脉”。碧瑶这个热门的避暑圣地即位于此山脉上。在碧瑶东北方的巴拿威镇(Banaue)、邦图克、巴达特(Batad)等多处地区为梯田主要分布的区域。梯田的总长度大约是2,000公里,故以世界最大规模梯田的名义,在1995年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单一梯田的大小最大的有2,500平方米,最小的梯田只有4平方米;用石块修建的梯田外壁最高4米,最矮的外壁不到2米高;灌溉梯田的盘山台阶渠道总长度达1.9公里。科迪勒拉山水稻梯田的起源被认为与菲律宾的山地民族伊富高人(英语:Ifugao)有关。伊富高人是居住在菲律宾吕宋岛北部多山地区以水稻种植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原住民部落。他们可能在公元前约1,000-100年时开始耕作这一片梯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柯迪乐拉山的水稻梯田美丽景色也被绘制在菲律宾20元比索纸钞背面。有人认为科迪勒拉山水稻梯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促使菲律宾政府开始推动梯田保护政策。水稻梯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有越来越多无视于灌溉沟渠走向的建筑物出现,农民也因为观光客众多,但受益者是旅游业者而非农民,生产水稻的收入比不上经营观光业,导致也有农民荒废梯田、废耕,水稻梯田美景维持成为菲律宾政府的一大难题,也因此科狄勒拉山水稻梯田世界遗产在2001年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世界濒危遗产名录旨在唤醒国际组织、在地的菲律宾政府、以及当地伊富高人民需要赶紧保护水道梯田遗产。科迪勒拉山的巴拿威水稻梯田因为符合以下标准,而被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
相关
- 腐殖质腐殖质是土壤特异有机质,也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有机质总量的50%-65%。腐殖质是一种分子复杂、抗分解性强的棕色或暗棕色无定形胶体,动植物残体(如植物组织(枯枝落叶)和
- 亚美达巴德बाप तहसील घंटियाली 大城市艾哈迈达巴德(Ahmedabad),又译阿麦达巴,在郑和下西洋时译称阿拨巴丹,是印度西北与古吉拉特邦的第一大城、全国第七大城,以素食闻名印
- 几何级数等比数列,又名几何数列(英文:geometric sequence 或 geometric progression),是数列的一种。在等比数列中,任何相邻两项的比例相等,该比值称为公比(common ratio)。例如数列:就是一个
-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安全委员会(英语: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简称国安会(NSC)是由美国总统主持的最高级别国家安全及外交事务决策委员会,依据《1947年国家安全法》设立,自成立以来的主要任务是
- 水泥埋尸事件女子高中生水泥埋尸案(或称绫濑水泥杀人事件)是1988年11月至1989年1月发生在日本东京都足立区绫濑(日语:綾瀬 (足立区))的绑票、禁锢、强奸、性虐待、暴行罪(日语:重傷害)、谋杀和死
- 436年曾子
- 涅伊特奈斯神“Neith”(/neɪθ/ 或/niːθ/,也拼写为尼特“Nit”、涅特“Net”或涅伊特“Neit”)是一位早期埃及神殿中的女神,塞易斯城的守护神,该城早在第一王朝起,就成为埃及尼罗河
- 捕捉、绝育、释放诱捕、绝育、放回原地或诱捕、绝育、回置(英文:Trap Neuter Return,缩写:TNR),是一种以人道方式管理和减少流浪犬和流浪猫数量的方法。TNR借由对流浪犬猫施以绝育手术,使之无法继续
- 枕草子清少纳言枕草纸抄(加藤磐斋,1674年) 枕草子春曙抄(北村季吟,1674年以后) 枕草纸旁注(冈西惟中,1681年)《枕草子》(枕草子/まくらのそうし Makura no Sōshi)是日本平安时代的女作家
- 陆基中段防御系统陆基中段防御系统(GMD)过去被称为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在2002年为了和其他的反导弹计划有所区分而改变称呼,例如太空基和海基的拦截计划,以及再入大气层阶段与加速阶段弹道导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