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科迪勒拉山水稻梯田

✍ dations ◷ 2025-07-19 04:32:16 #菲律宾科迪勒拉山水稻梯田
菲律宾科迪勒拉山水稻梯田(菲律宾语:Mga Hagdan-Hagdang Palayan ng Kordilyera ng Pilipinas; Ifugao: Payew;英语:Rice Terraces of the Philippine Cordilleras)或称巴拿威梯田指的是位于菲律宾吕宋岛科迪勒拉山脉(英语:Cordilleras)东面的梯田,位于巴拿威镇(英语:Banaue)附近,其梯田规模为世界最大,也拥有世界最大的人造灌溉系统。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科迪勒拉山脉的梯田,也享有“天国的阶梯”、“通往天堂的天梯”等美誉。位于吕宋岛中央的科迪勒拉山脉,有许多标高超过1,000米的山峰。“科迪勒拉”(Cordilleras)即是西班牙语的“山脉”。碧瑶这个热门的避暑圣地即位于此山脉上。在碧瑶东北方的巴拿威镇(Banaue)、邦图克、巴达特(Batad)等多处地区为梯田主要分布的区域。梯田的总长度大约是2,000公里,故以世界最大规模梯田的名义,在1995年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单一梯田的大小最大的有2,500平方米,最小的梯田只有4平方米;用石块修建的梯田外壁最高4米,最矮的外壁不到2米高;灌溉梯田的盘山台阶渠道总长度达1.9公里。科迪勒拉山水稻梯田的起源被认为与菲律宾的山地民族伊富高人(英语:Ifugao)有关。伊富高人是居住在菲律宾吕宋岛北部多山地区以水稻种植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原住民部落。他们可能在公元前约1,000-100年时开始耕作这一片梯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柯迪乐拉山的水稻梯田美丽景色也被绘制在菲律宾20元比索纸钞背面。有人认为科迪勒拉山水稻梯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促使菲律宾政府开始推动梯田保护政策。水稻梯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有越来越多无视于灌溉沟渠走向的建筑物出现,农民也因为观光客众多,但受益者是旅游业者而非农民,生产水稻的收入比不上经营观光业,导致也有农民荒废梯田、废耕,水稻梯田美景维持成为菲律宾政府的一大难题,也因此科狄勒拉山水稻梯田世界遗产在2001年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世界濒危遗产名录旨在唤醒国际组织、在地的菲律宾政府、以及当地伊富高人民需要赶紧保护水道梯田遗产。科迪勒拉山的巴拿威水稻梯田因为符合以下标准,而被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

相关

  • 溴苯那敏溴苯那敏(Brompheniramine)是一种用于过敏症状的药物,属于第一代组胺H1受体拮抗剂(又称抗组织胺药),化学式C16H19BrN2。其盐类马来酸溴苯那敏(Brompheniramine maleate)常用于药
  • 喉腔喉腔(laryngeal cavity、cavity of the larynx)从喉入口向下延伸到环状软骨下缘,与气管相续。喉腔经由声带的投射分为两部分,其间是一个狭窄的三角形开口,即声门裂(英语:rima glott
  • 大型强子对撞机坐标:46°14′N 06°03′E / 46.233°N 6.050°E / 46.233; 6.050大型强子对撞机(英语:Large Hadron Collider,缩写:LHC)是一座位于瑞士日内瓦近郊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对撞型粒子加
  • 果酱果酱(英语:jam、法语:confiture),以水果、蔬菜、食糖、蜂蜜和果胶制成,经常可长期进行罐装或密封储存。在全球制作了许多果酱品种,包含如草莓、杏黄、番茄和南瓜的甜果酱,其使用原料
  • 李维史陀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1908年11月28日-2009年10月30日)著名的法国人类学家,与弗雷泽、鲍亚士共同享有“现代人类学之父”美誉。他所建构的结构主义与神话
  • 世界反兴奋剂组织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英语:World Anti-Doping Agency,法语:Agence mondiale antidopage,简称WADA,或称为世界反兴奋剂组织)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发起成立的独立国际组织。总部位于加拿
  • 灰度图像在计算机领域中,灰度(Gray scale)数字图像是每个像素只有一个采样颜色的图像。这类图像通常显示为从最暗黑色到最亮的白色的灰度,尽管理论上这个采样可以是任何颜色的不同深浅,甚
  • 倭国倭国,是中国古代诸王朝,对于当时日本列岛上的政治势力的称呼。倭,《说文解字》释为:顺貌。从人委声,另外可解作遥远的意思。有说法认为倭是源自日语中,第一人称“我(日语:わ,转写:Wa)”
  • 苏来苏来(1956年-),本名龚宏琦,台湾台南人,词曲创作者、创作歌手、音乐制作人、广播主持人。作品包括〈月琴〉等多首著名的校园民歌。苏来从小热爱文艺。“苏来”这个笔名是在他就读台
  • 国立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国立交通大学是校本部位于台湾新竹市的大专院校,为中华民国高教深耕计划遴选出参与全球链接全校型计划的四所大学之一,前身为上海徐家汇南洋公学,1958年在台复校,与新竹科学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