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乙内酰脲
✍ dations ◷ 2025-10-19 22:14:16 #乙内酰脲
乙内酰脲,也称海因(Hydantoin),学名咪唑啉啶-2,4-二酮,是一个五元含氮饱和杂环化合物。它可以看作一分子乙醇酸和一分子尿素发生两次缩合后生成的产物。是咪唑的衍生物,属于双内酰胺和酰亚胺类。是一些药物的核心结构。从甲醇中结晶出来的乙内酰脲为无色针状结晶,从水中结晶出的乙内酰脲为无色片状结晶。存在于甜菜汁中,有微弱的甜味,可溶于甲醇、乙醇、乙酸和碱性水溶液,微溶于水和乙醚。用酸或碱水解,则开环。与热的稀盐酸反应时,甘氨酸是产物之一。具微酸性,烷基化和乙酰化反应分别发生在3位及1位。乙内酰脲由阿道夫·冯·拜尔于1861年研究尿酸时首先分离出来。由于是通过用氢碘酸在加热时还原尿酸的一级代谢产物尿囊素(Allantoin)而得到的,因此他将这个产物命名为海因(Hydantoin),意为氢化尿囊素。分离出的海因为白色的结晶粉末。乙内酰脲的制取方法有很多种。用于多肽N-端氨基酸测序的Edman降解中,异硫氰酸苯酯与N-端氨基酸反应后重排,得到一个苯乙内酰硫脲的衍生物。通过分析该苯乙内酰硫脲衍生物,即可鉴定出多肽的N-端氨基酸。用于制取乙内酰脲的衍生物,如呋喃烯定,肌松剂丹曲林钠,抗生素呋喃妥因,以及抗惊厥药物乙苯妥英、苯妥英钠、美芬妥英和磷苯妥英钠等。妥英/妥因二字是对英文中乙内酰脲类物质名称的词尾-toin的音译。氮上的氢原子被氯和溴原子取代的乙内酰脲,例如二氯二甲基乙内酰脲(DCDMH)、氯溴二甲基乙内酰脲(BCDMH)和二溴二甲基乙内酰脲(DBDMH),与水作用时能释放出次氯酸和次溴酸,是一类新型高效的防腐杀菌剂,用于水体的消毒,对细菌、真菌、藻类具有广谱的杀灭作用。在碱性溶液中,乙内酰脲的5-位碳发生去质子化,生成的碳负离子可与醛类发生羟醛缩合生成不饱和酰胺,经还原、水解可得2-氨基酸。古DNA中的嘧啶碱基,如胸腺嘧啶和胞嘧啶,在生物死亡后会逐渐被氧化形成环状饱和结构,如5-羟基-5-甲基乙内酰脲、5-羟基乙内酰脲(胸腺嘧啶的降解产物)以及较少的5-羟基尿嘧啶和5,6-二羟基尿嘧啶,它们又可以进一步被氧化分解形成短片段。这些产物改变了DNA的基本组成,会影响对古DNA进行的聚合酶连锁反应(PCR)分析。芳族聚海因(聚乙内酰脲)是主链中含有乙内酰脲重复单元的芳杂环高分子聚合物,用于电绝缘漆和电绝缘薄膜等。
相关
- 巴巴拉·麦克林托克芭芭拉·麦克林托克(英语:Barbara McClintock,1902年6月16日-1992年9月2日),美国著名女性细胞遗传学家。198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首位没有共同得奖者、单独获得该奖项的
- 缺牙症缺牙症 (hypodontia)代表病患缺少一定数量的牙齿,特指缺牙数在六颗以内的情形〈不包含智齿〉。在乳牙期阶段,上颚的患病率较下颚高,且多为侧门牙缺乏。另外,缺牙数超过六颗〈不
- 不死身长生不老,指寿命长而不会衰老。相近的辞汇还有长生不死(在安全无外力状况下拥有无限的寿命,但依旧会老化)、不老不死(在安全无外力状况下不会衰老与死亡)、不朽(Immortality)与永生(
- 马穆楚马穆楚(Mamoudzou)是坐落于印度洋上法国海外领地马约特岛的首府,也是马约特岛上人口最多的市镇。城市位于大陆地岛(Grande-Terre)上,马约特岛早年的首府是位于小陆地岛(Petite-T
-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英语:Royal Ontario Museum 法语:Musée royal de l'Ontario,简称ROM),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中心,是北美洲第5大博物馆和加拿大最大的世界文化和自然历史博
- 电脑编程电脑程序设计(英语:Computer programming),或称程序设计(programming),是给出解决特定问题程序的过程,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步骤。程序设计往往以某种程序设计语言为工具,给出这种语
- 摄影师摄影师泛指所有从事相机摄影以及影像纪录工作的人。以全职、兼职者牟取报酬有别于业余玩家,纯为兴趣者则称呼为摄影玩家。依拍摄机器的不同,一般可区分为平面摄影及影像摄影两
- 乙胺乙胺是两个碳的胺类。无色气体,具类似氨的强烈气味,几乎与所有溶剂混溶,具胺特征性的弱碱性。在化工和有机合成有广泛应用。大规模制备方法有两种,一是用乙醇和氨在氧化物催化下
- 乞拉朋吉乞拉朋齐(英语:Cherrapunji;印地语:चेरापूंजी),现称索赫拉(英语:Sohra;印地语:सोहरा),是印度东北部梅加拉亚邦东卡西山区(英语:East Khasi Hills district)的一个小城镇,海拔1
- 大屠杀列表本列表按照发生年代的先后顺序列举世界历史上发生的大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