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拉龙属

✍ dations ◷ 2025-10-18 04:30:16 #澳大利亚动物,白垩纪动物,离片椎目,两栖类

酷拉龙(学名:),又名科尔鳄、酷拉螈,是一种已灭绝的大型离片锥目两栖类。化石发现在澳洲维多利亚省而且时间可追溯到1亿2千万年前属白垩纪早期的阿普第期,包括颅骨碎片、脊椎骨、肋骨及胸带。酷拉龙为目前所知存活最后仅存离片锥目的一支,模式种 于 1997 年命名。

酷拉龙估计体型可达全长 4至5米(13至16英尺) ,体高30cm,体重则可达 500千克(1,100英磅)。 虽然并没有挖掘到完整的颅骨,不过依据目前所取得的样本,可以推估其头颅可长达 65厘米(26英寸) 。

酷拉龙生活在白垩纪早期南澳的裂谷地区,在当时该地区位于南极圈内,属于中生代气温较低的地区。酷拉龙可能生活在快速流动的溪流当中,生活模式类似现存的鳄鱼或是大鲵。在1亿1千万年前,根据恐龙湾(英语:Dinosaur Cove)的化石纪录推测,该地的气温上升使得鳄鱼得以进驻南澳的水域,进而导致酷拉龙绝种。

酷拉龙出现在BBC《与恐龙共舞》的第五集中,透过电脑成像与电动木偶技术(英语:animatronics)重现。其被描述为是一种伏击性的掠食者,以小型恐龙和鱼类为食,像是太靠近水边的雷利诺龙。

相关

  • 布夏氏结节布夏氏结节(英语:Bouchard's nodes)是近端指骨关节(手指或脚趾中间的关节)上坚硬的骨头增生或胶状囊肿。常见于手部患有骨关节炎的患者,是由关节软骨钙化增生(英语:bone spur))的骨刺
  • 大肠激躁症大肠激躁症(英语:Irritable bowel syndrome),又称为大肠躁郁症、肠躁症、躁性大肠征候群、肠易激综合征,主要为没有任何肠胃道疾病损伤下出现腹痛及排便型态改变的症状。这些症状
  • 奥斯卡金像奖学院奖(英语:Academy Award),全名学院功绩奖(Academy Award of Merit),通称奥斯卡金像奖、金奖、奥斯卡奖或奥斯卡(The Oscars;2013年2月20日起成为正式名称),是每年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
  • 海王星环海王星环总共包含5个主要的行星环,且它们最早是由天文学家帕特里斯·布歇、莱因霍尔德·哈夫纳和让·曼弗雷德于1984年在智利拉西拉天文台发现的。而这些环的第一张照片则是
  • 被动消防被动消防是一座建筑物、海上设施或船舶中结构防火和火灾安全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于一旦火灾发生时建筑物的稳定和完整非常重要。被动消防试图通过使用耐火的墙壁、地
  • 伊斯兰教义学伊斯兰教义学(阿拉伯语:علم الكلام‎,ʿIlm al-Kalām),也译为伊斯兰神学,音译为凯拉姆学(Kalām原意是话语,或是说话),将伊斯兰哲学的训练方法,用于探讨伊斯兰神学议题,所形成
  • 煌绿煌绿(英语:Ethyl Green 或Brilliant Green)也称为甲基绿,分子式C27H35N3ClBr,是具有金属光泽的绿色微结晶(英语:Microcrystalline)或亮绿色粉末。溶于水,显蓝绿色。稍溶于乙醇,不溶于
  • 氢正离子氢正离子(英语:hydron)在化学中常指为原子氢的阳离子形式。由于氢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因此氢正离子实际上就是氢原子核。同位素氢-1(H)的正离子实际上就是质子。在水溶液中,氢正离子
  • 约翰·赫维留斯约翰·赫维留斯(拉丁语:Johannes Hevelius,德语:Johann Hewelke或Johannes Hewel,波兰语:Jan Heweliusz,1611年1月28日-1687年1月28日)是波兰天文学家,并曾任但泽(即格但斯克)市长。赫维
  • 加拿大底鳉加拿大底鳉,为底鳉属的一种温带鱼类,分布于西大西洋加拿大至佛罗里达淡水及半咸水域,分成2个亚种,即加拿大底鳉()和大鳞底鳉(),体长可达15公分,栖息在湿地、具有潮汐变化的溪流,可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