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锁症候群

✍ dations ◷ 2025-04-04 11:44:11 #闭锁症候群
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是指患者虽然意识清醒,但却由于全身随意肌(除眼睛外)全部瘫痪,导致患者不能活动、不能自主说话的一种综合征。如果患者眼睛也瘫痪,则被称为完全性闭锁综合征,它是闭锁综合征的一种特殊形式。闭锁综合征是在1966年由美国神经学家弗雷德·普拉姆(Fred Plum)和杰罗姆·波斯纳(Jerome Posner)首先提出。闭锁综合征有时也被称为脑延脊髓中断(cerebromedullospinal disconnection)、去传出状态(de-efferented state)、假性昏迷(pseudocoma)、脑桥腹外侧综合征(ventral pontine syndrome)或基督山综合征(Monte-Cristo syndrome)。闭锁综合征通常会导致患者四肢瘫痪并且无法说话,但个人的认知意识完整。闭锁综合征患者可以通过经常不受瘫痪影响的眼睛传递编码的消息(如眨眼、移动眼球等)与他人沟通。这种症状表现也和睡眠瘫痪症类似。闭锁综合征患者的意识清醒,认知功能也没有任何损失,有时可以保留整个身体的本体感觉和知觉。部分患者能够活动某些面部肌肉,最常见的是活动部分或全部眼部肌肉。但他们在呼吸和发音之间缺乏协调能力,使得患者即使在声带没有瘫痪的情况下也无法自主发出声音。和大脑皮层功能损害、皮质下功能保留的植物人不同,闭锁综合征患者的病变部位一般位于脑干的特定部位,大脑半球没有损害。闭锁综合征的常见病因包括:闭锁综合征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法,也没有可以完全治愈的方法。电极刺激肌肉反射可用来帮助患者恢复一些肌肉功能。其他的治疗方法往往都只是对症治疗。辅助计算机界面技术通过对患者眼球活动的追踪可以用来帮助患者和外人沟通。未来可以通过直接的大脑连接机制提供新的交流手段。以色列科学家报告他们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技术,帮助患者通过鼻子的嗅探功能和外人进行沟通。闭锁综合征预后差,患者运动功能显著恢复的情况非常罕见。大多数闭锁综合征患者运动控制无法恢复,但可以通过仪器设备帮助患者进行沟通。在闭锁综合征发病后的前四个月,患者病死率高达90%。但也有少数人可以生存很长一段时间。2017年BBC报道有科学家已成功利用可以识别人脑讯号的电脑与完全性闭锁综合征患者沟通,让患者可以对一些可以用“是”或“否”回答的问题表达自己的选择,现时以该技术识别患者回答的准确率约为75%。

相关

  • 配子配子(英语:Gamete)是单倍体细胞,它由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特定的器官通过减数分裂产生。两性配子通过配子结合 产生合子。有性生殖的好处是遗传讯息的重组,这也是物种内遗传信息的
  • 变格变格(英语:Declension)是指名词、代词、冠词、形容词在句子中为了实现特定的语法功能而产生的词形变化。词通过变格能够反映:英语的变格系统几近消失,但在人称代词、所有格和第三
  •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它是汉族祖先及其后代在古代的语言。一般人心目中的古代汉语的面貌在语音上为唐诗宋词等韵文,文字上体现为王羲之、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等
  • 河马河马(学名:Hippopotamus amphibius)是偶蹄目、河马科下的一种大型杂食性半水生哺乳动物,河马属现存的唯一物种,产自撒哈拉以南非洲,栖息于热带草原地区的河湖池沼。河马尽管外形似
  • 徐州徐州,中国古代的州。秦朝时属泗水郡。西汉武帝时,置徐州刺史部,为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江苏省长江以北和山东省西南部地区,辖楚国(彭城郡)、泗水国、东海郡、临淮郡、琅邪郡
  • 姚开泰姚开泰(1931年4月11日-),中国病理生理学家。原籍江苏昆山,生于四川南充。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湖南医科大学(今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教授、肿瘤研究所所长。1991年
  • 佐米曲普坦佐米曲普坦 (英语:Zolmitriptan)是一种选择性5-HT1激动剂,通过激动颅内血管(包括动静脉吻合处)和三叉神经系统交感神经上的5-HT1B/1D受体,引起颅内血管收缩并抑制前炎症神经肽的释
  • 主成分分析在多元统计分析中,主成分分析(英语: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是一种统计分析、简化数据集的方法。它利用正交变换来对一系列可能相关的变量的观测值进行线性变换,从而投
  • 学券制学券制,又称为教育券制。这是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倡的一种政府教育补贴制度。与直接给公立学校发放教育经费不同,政府向家长发放教育代金券。主要目的在于,在维持政
  • 呼吸道上皮细胞伪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属于另一种单层柱状上皮的变异,细胞皆具有纤毛,又可以称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之所以称做伪复层是因为其在切片下看起来细胞好像多于一层所造成的错误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