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妖号巡洋护卫舰

✍ dations ◷ 2025-09-14 07:31:14 #水妖号巡洋护卫舰

水妖号(德语:SMS )是德意志帝国海军于19世纪80年代建造的一艘独级(德语:Einzelschiff)巡洋护卫舰。它自1883年8月开始铺设龙骨、1885年6月下水,至1886年4月交付使用(英语:Ship commissioning)。尽管该舰在1882年订购之初便已显过时,火炮威力和速度也不足,但仍然按设计完工。除了这些缺点外,它在服役中被证明是难以驾驭的,尤其是容易受到风力的影响。

水妖号作为海军学员和实习水兵的训练舰服役了近十五年之久。在此期间,它曾多次开展海外训练巡航,经常去往南美洲、西印度群岛或地中海。从1906年到1910年,它被用作公海舰队的办公舰(英语:headquarters ship),当时帝国议会削减了该舰的资金。水妖号于1911年6月正式从海军名录(英语:Navy List)中除籍,并开始充当宿营船,直到1923年更名为“C号废船(英语:Hulk (ship type))”并售予一家私人航运公司。该公司将其改装成一艘载驳船(英语:Lighter (barge)),并在1925年至1930年期间恢复使用该舰的原名运作,直至最终拆解报废。

1870-1871年普法战争后,德意志帝国海军为加强舰队实力而开始了扩张计划,以满足德国在海外日益增长的经济活动所带来的需求,并为未来与法国的潜在冲突做好准备。在19世纪70年代中后期,德国舰队订购了十二艘俾斯麦级(英语:Bismarck-class corvette)和卡罗拉级护卫舰;这些舰艇的作战能力有限,强调远程巡航,而非与敌对巡洋舰交锋。该计划是在时任帝国海军部长、步兵上将阿尔布雷希特·冯·施托施的指导下推动的;新护卫舰水妖号的建造合同于1882年8月批出。然而,施托施的职位于1883年被海军中将列奥·冯·卡普里维所取代。卡普里维认为所有新的巡洋舰都应该有一个更为平衡的设计,更加强调战斗力。

虽然卡罗拉级舰只尚未完工,但海军部仍然受到1873年通过的舰队计划约束,因此即便卡普里维的喜好不同,水妖号和类似但更大的夏洛特号仍得以继续建造。特别是水妖号的推进系统不够强大,火炮威力也太弱,作为一艘实战舰艇基本上毫无用处。历史学家汉斯·希尔德布兰德、阿尔贝特·勒尔和汉斯-奥托·施泰因梅茨指出,“为何无人反对建造该舰已无法从记录中确定”。但他们相信,由于卡普里维刚刚取代施托施,尚且经验不足,从而促成了允许施工继续进行的决定。他们还认为,在帝国议会关于海军需求无定论的争辩也迫使海军部坚持该计划,尽管其设计存在明显的缺陷。

水妖号的水线长和全长分别为54.35米和63.30米,有13.20米的舷宽以及最大6.36米的吃水深度。其标准排水量为1,781吨,满载时则可达1,982吨。舰体采用带有一层木板的横向铁框架结构,上面覆裹孟兹合金(英语:Muntz metal),以保护舰只在海外长时间巡航时免受生物淤积的侵害,因为当地的船厂设施并不总能轻易使用。其舰体被分成九个水密隔舱。

该舰的标准船员编制(英语:Ship's company)为27名军官及331名水兵,但在运用生涯后期担任训练舰时,其编制变为17名军官及354名水兵,其中125人为军官学员。它也可携带一些小型舰载艇,包括一艘哨艇(英语:Picket boat)、一艘机动艇(英语:Launch (boat))、三艘(后为两艘)独桅纵帆船、两艘高低桅帆船以及两艘(后为一艘)小舢板(英语:Dinghy)。转向由单舵控制。水妖号是一艘非常差劣的海船,在顺风行驶时偏航(英语:Yaw (rotation))严重;在不使用风帆的情况下,船舵必须维持在背风(英语:Windward and leeward)侧5-15度,以确保舰只直线航行。它在顶头浪中也会损失大量的速度。

水妖号的推进装置由两台卧式双缸船用蒸汽机(英语:Marine steam engine)组成,它们被耦合在一起驱动带有一副双叶螺旋桨的单轴。蒸汽由两台燃煤火管锅炉(英语:Fire-tube boiler)提供,它们通过管道引入一座可伸缩的烟囱(英语:Funnel (ship))内。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700匹公制马力(510千瓦特),设计航速9节(17千米每小时);但它在速度试验中曾达到10.4节(19.3千米每小时),功率为724匹公制马力(533千瓦特)。燃煤贮存量为125吨,这使得该舰能够以8节(15千米每小时)的速度连续航行1,480海里(2,740千米);若将速度提升至10节,则续航里程会降至1,120海里(2,070千米)。竣工时,水妖号配备有一套总表面积为1,579平方米的全帆装索具作为蒸汽机在海外巡航任务中的辅助,但其后有所削减。

水妖号装备有八门125毫米23倍径后装式箍炮(德语:Ringkanone)作为主舰炮,其中两门其后移除;共配备800发弹药。它们的射程为5,000米。副炮(英语:Battleship secondary armament)则由六门转膛炮(英语:Revolver cannon)组成;它们在运用生涯后期又换装为两门88毫米30倍径速射炮(英语:Quick-firing gun)和四门37毫米转膛炮(英语:Hotchkiss gun)。两门88毫米炮共配备300发炮弹。

水妖号是为替换老旧的护卫舰美杜莎号(英语:SMS Medusa (1864))而以“美杜莎代舰”()作为合同代号发包予但泽的帝国船厂(英语:Kaiserliche Werft Danzig)承建,造价为1,917,493马克。其龙骨自1883年8月开始铺设,至1885年6月23日下水。在下水仪式上,时任船厂厂长的海军少将约翰-海因里希·皮尔纳()主持以德国神话中的水妖为该舰命名。水妖号于1886年4月1日投运(英语:Ship commissioning)并开始海试(英语:Sea trial)。之后它进入基尔的帝国船厂(英语:Kaiserliche Werft Kiel),被舾装成供海军学员和实习水兵使用的训练舰。5月17日至31日,该舰搭载着一群实习水兵首次出海巡航。

1886年6月15日,水妖号展开第一次大型海外巡航,前往南美和中美洲。它首先到访布兰卡港,然后周游了西印度群岛。在圣托马斯岛逗留期间,该舰与训练分舰队会合,并于1887年2月3日随分舰队余部一同返回德国。它们于3月4日曾在爱尔兰的皇后镇停留,水妖号在那里脱离分舰队独立前进,在7月25日最终返抵基尔之前,它还到访过葡萄牙的里斯本和直布罗陀。从8月6日到8月28日,水妖号参加了在但泽湾举行的年度舰队演习,然后从1887年9月17日到1888年4月17日期间在威廉港担任北海海军基地(英语:Marinestation der Nordsee)的警戒舰(英语:Guard ship)。

水妖号于1999年4月恢复训练任务,首先是在波罗的海进行短途巡航。6月4日,它展开再一次大型海外巡航,到访了西印度群岛和加拿大的港口,于1889年9月9日回到基尔。该舰于9月30日退役接受冬季检修,然后于1890年4月9日重新入役。水妖号在波罗的海进行了更多的训练巡航,至6月10日再度启程前往西印度群岛;在这次航行中,它访问了委内瑞拉和美国诺福克的港口。该舰于1891年8月25日抵达基尔,并立即参加了持续至9月18日的年度舰队演习。

次年的训练计划于1892年4月1日开启,它遵循了与前一年相同的模式,但海外巡航改为前往地中海。在这次旅程中,船员间爆发了伤寒。年度舰队演习在水妖号于9月初返回后进行,9月23日则开始冬季训练巡航,再度前往西印度群岛。这是该舰首次搭载着一群海军军官学校(英语:German Imperial Naval Academy)的学员进行巡航。当1894年3月15日返回德国后,水妖号立即退役,在但泽帝国船厂接受现代化改造。

水妖号于1897年4月1日重返现役;9月下旬,它开始了前往西印度群岛的冬季训练巡航,在回程途中,该舰又被转移至德属喀麦隆参加12月12日杜阿拉人的亲德领袖恩杜姆贝·洛贝·贝尔(英语:Ndumbe Lobe Bell)的葬礼。水妖号于1898年1月12日离开喀麦隆,3月19日抵达基尔,之后接受定期保养。该舰继续在波罗的海进行训练巡航,8月15日则开始了下一次海外巡航,前往南美洲,包括巴西和阿根廷。在巴西的南圣弗朗西斯科逗留期间,它有一部分船员到访了德国飞地若因维利。水妖号于1988年4月1日返抵基尔,并驶入船厂接受另一次大修。

重新入役后,水妖号于5月中旬开始了下一次主要的训练巡航,再度前往西印度群岛。在加勒比海,由于委内瑞拉爆发革命,促使德国政府命令水妖号进驻拉瓜伊拉和卡贝略港,以保护德国的利益免受暴力的影响。11月6日,该舰在当地的警戒职责由巡洋巡防舰施托施号(德语:SMS Stosch)和毛奇号(德语:SMS Moltke (1877))接替,使水妖号在1900年3月26日返回基尔之前得以恢复其训练任务。它于5月25日启动新一年的训练计划,从5月31日到6月6日前往荷兰的弗利辛恩进行了一次短途巡航。

随后,水妖号踏上了前往俄国圣彼得堡的训练之旅。回国后,由于需要远征中国参与镇压义和团运动,海军面临人手短缺的局面,为了腾出船员做其他目的,遂将其退役。海军曾计划在1901年对该舰进行二度现代化改造,但由于巡洋巡防舰格奈森瑙号(德语:SMS Gneisenau (1879))在马拉加失事,迫使海军部将现代化改造简化为简单地削减索具。尽管如此,直到1906年11月1日,水妖才重新入役,且仅可担任公海舰队的办公舰(英语:headquarters ship)。

至1910财政年度,帝国议会不再对水妖号的运用提供拨款,使该舰不得不在5月18日再次退役。1911年6月24日,水妖号作为帝国海军最后一艘登记在册的风帆战船,正式从海军名录(英语:Navy List)中除籍,并在基尔被改装为宿营船。它此后一直供海军炮兵学校(德语:Schiffsartillerieschule)使用,直至1920年代。这艘旧舰自1923年4月1日起仅被称为“C号废船(英语:Hulk (ship type))”,后于1925年被斯德丁的航运公司(英语:Shipping line)埃米尔·R·雷茨拉夫()收购,改装为航海载驳船(英语:Lighter (barge))并恢复原名水妖号运营,直至1930年在韦沃尔斯弗莱特拆解报废。

相关

  • 葛均波葛均波(1962年11月-),山东五莲人,中国心血管病学家,同济大学副校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1984年毕业于青岛医学院,1987年获山东医科大学硕士学位,1993年于德国美因茨大学获博士
  • 佛法法(梵语:धर्म,转写:dharma;巴利语:धम्म,转写:dhamma),可直译为万法、轨则等,音译为达磨、达摩、驮摩、昙无、昙,佛教术语,指佛教对世间、出世间的所有义理与修证的开示。世间所有
  • 多头绒泡菌多头绒泡菌(学名:Physarum polycephalum)是一种生活在腐烂的树叶、木头等阴凉潮湿环境中的黏菌。像普通的黏菌一样,它对光线敏感,光线可以抑制其生长,不过光线也是触发其孢子生长
  • 福建岛屿福建省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下表所列为全省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岛屿,不包含因与大陆通过围垦或修建海塘(大堤)连接而消失的岛屿,如东山岛已经成为东山半岛,福清市的江阴岛已经成
  • 东思忠东思忠(?-1486年),字进伯,陕西西安府华州(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人。明朝政治人物。成化二年(1466年)丙戌科进士,授刑部河南司主事,后升任员外郎、郎中。改任四川按察司副使、松潘兵备使,成
  • 斯巴达克斯起义斯巴达克斯起义(又称“第三次奴隶战争”,拉丁语:Tertium Bellum Servile),是罗马共和国末期(前73年-前71年)由斯巴达克斯领导的大规模角斗士奴隶起义,也是古罗马三次奴隶战争中规模最
  • 中国旱灾史中国自古经常饱受天灾、旱灾、水灾、瘟疫袭扰。邓拓(邓云特)编著的《中国救荒史》中介绍:“中国历史上水、旱、蝗、雹、风、疫、地震、霜、雪等灾害,自商汤十八年(前1766年)至纪元
  • 周九皋周九皋(?-?),字翀明,祖籍浙江金华府永康县,河南开封府杞县民籍,明朝政治人物。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科河南乡试第一名,万历十一年联捷第三甲第十七名进士。曾祖周鉴;祖父周晁;父周滢,曾任太
  • 暗夜呢喃《暗夜呢喃》(The Whisperer in Darkness)是H·P·洛夫克拉夫特在1930年2月至9月间写就的一个短篇小说,1931年8月在《诡丽幻谭》上出版。它混合了科幻和克苏鲁神话的元素,克苏鲁
  • 20-羟基蜕皮酮20-羟基蜕皮酮或写为20-羟基蜕皮甾酮(英语:20-Hydroxyecdysone或ecdysterone,缩写20E)是一种天然的蜕皮激素,参与节肢动物特别是昆虫的蜕皮及变态发育。昆虫体内的20-羟基蜕皮酮由万圣节基因(英语:Halloween genes)CYP314a1氧化蜕皮酮(ecdysone)第20号碳原子的β位而来,作用于蜕皮激素受体。此外,植物蜕皮类固醇(英语:phytoecdysteroid)也包括20-羟基蜕皮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