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短尾猫(英语:Mekong Bobtail,以前被称为泰国短尾猫)是一个猫的品种。该品种最初以其祖先的起源国泰国命名,现在则以湄公河命名。它自然分布于亚洲部分地区,在俄罗斯被发展为一个品种,并于2004年被世界猫联合会(英语:World Cat Federation)认可。
19世纪,暹罗国王朱拉隆功送给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的皇家猫中就有湄公河短尾猫,当时赠送的200只皇家猫中,大部分都有类似于现代湄公河短尾猫的扭结尾,其他来自东南亚的短尾猫也一同被进口到俄罗斯。该品种被认为是在俄罗斯发展起来的,并在那里持续进行实验发展,包括与其他短尾猫甚至是暹罗猫进行繁殖混种。该品种在1980年代开始广为人知,并于1994年12月由俄罗斯猫科动物学家O.S.米罗诺娃制定出品种的判定标准。该品种于2004年8月被世界猫联合会(英语:World Cat Federation)(WCF)认可,当时它的名字从“泰国短尾猫”改为“湄公河短尾猫”。
湄公河短尾猫具有一身光泽的短被毛,可以是任何没有白色斑纹的重点色,眼睛很大,WCF中的品种标准称之为“强烈的蓝色”。有特点的尾巴短且弯曲,其中至少包含三个脊椎骨,且必须短于身体长度的四分之一。 该品种的身材虽然略显长方形,但臀部略高于肩部。湄公河短尾猫属于中型猫,体重介于8至10磅(3.6至4.5公斤),它们的预期寿命为15至18年。该品种的特性为友好、亲和、活跃。
被送给尼古拉二世的湄公河短尾猫的祖先在暹罗时期被认为是皇家猫,而且还被认为是寺庙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