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学院

✍ dations ◷ 2025-11-27 16:32:14 #合肥学院,合肥高等院校,1980年创建的教育机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奖单位

合肥学院位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是一所以工学、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院校。前身合肥联合大学,由时任合肥市委书记郑锐同志和中国科大副院长、居里夫人中国籍徒弟、新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杨承宗先生创办,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原合肥联合大学和合肥教育学院、合肥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合肥学院。2017年2月,经合肥市委、市政府同意,筹建合肥大学工作正式启动。

学校是“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硕士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学校之一,首批承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61所学校之一,全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专门委员会副主席单位,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主席单位,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常任主席单位,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1980年,在省、市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整合、利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在肥的七所高校,联合创办了合肥联合大学。

1980年8月23日,合肥联合大学正式成立,全部的家当就是从中科大借来的一间20平米的房间、几张办公桌、包括杨承宗在内的6名兼职人员。

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由合肥市委书记郑锐兼任董事长,中国科大副校长杨承宗教授出任第一任校长,这是对当时处于主导地位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一种创新;没有校园校舍,所有教学都是“联办”,插在中科大、合工大、安大等的教学空档中完成;没有固定的师资队伍,所有教师都是从合肥12所高校中聘用,并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如任之恭、钱致榕、龚升、杨纪珂等来校讲学;学生全部“走读”、自主择业,改变了当时普通大学包吃、包住、包分配的做法;国家部分拨款,“适当”收费,每年文科40元、理科50元,改变了建国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由国家单一投资的体制。

因抗战时期有个“西南联大”,由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合办而成,办学效果很好。校方认为校名也叫联大,体现联合办学的精神。1980年8月28日,正式定名为“合肥联合大学”。1980年10月11日,第一批新生开学典礼举行。

合肥联大是中国第一所自费走读大学。合肥联大“联办公助,自费走读,不包分配,择优录用”的办学模式,在当年是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一种创新,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知名度。

1984年,安徽省人民政府与德国下萨克森州政府签署协议,把合肥联大确定为中德省州文化交流合作共建项目。

2002年3月14日,经教育部批准,以合肥联合大学为主体,合肥联合大学、合肥教育学院和合肥师范学校三校进行合并,成立合肥学院。

2009年底,中国教育部主持的新一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正式启动,选择在该校进行试评估。中国安徽德国中心、中国合肥韩国中心。同年,学校被安徽省教育厅列为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

2010年4月,合肥学院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签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学院校际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学院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协议”。同年,合肥学院-安徽工业大学签署协议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6月23日,学院成为国家首批承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61所试点高校之一。

2011年,该校获批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合肥学院正式获批工程硕士(环境工程领域)单位。2012年合肥学院第一届硕士研究生顺利入学。

2013年4月,合肥学院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同年,德国物流协会合肥分会设在合肥学院。全国电子商务应用(干部)人才培训工程实践教育基地落户合肥学院。6月,合肥学院水环境治理及污染控制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立。同年,学校获批为中国政府来华奖学金单位。

2014年合肥学院被确定为首批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立项建设高校。

2015年10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德国总理默克尔访问合肥学院,并决定在合肥学院设立中德教育合作师范基地并设立合作基金建设。

2015年12月,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与合肥学院全面合作签约仪式在合肥学院举行。

2016年年初,合肥市政府明确支持合肥学院更名合肥大学,并写入了市十三五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十三五期间申报建设合肥大学。同年,合肥学院孔子学院建立,由德国总理默克尔亲自揭牌,是安徽省对西欧的唯一一个孔子学院,合肥学院新增一院士工作站。

2017年2月22日,合肥市委办公厅发文:合肥大学(筹)领导办公室正式建立。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表示:举全市之力建设合肥大学。

截至2017年4月,占地面积1391亩,建筑面积54.71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81亿元;设有18个教学单位,55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17000人,在编教职工979人,教师903人,正高职称95人,副高职称245人。常年在校外籍教师20多人,4人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11人获得“黄山友谊奖”。

截至2016年5月,合肥学院图书馆藏有印刷型图书115万册;电子图书90多万种(册);藏书合计200多万册。购置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硕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国研网、EBSCO数据库、Springer Link 数据库、视频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23个;自建数据库7个,其中特色数据库3个。图书馆还与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合作,为校内读者提供外文期刊、图书文献的原文传递。同时积极加入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和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通过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为读者获取所需文献。

截至2017年4月,该校共有国家特色专业5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国家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批准的对外合作办学专业3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个。

相关

  • 岩藻糖岩藻糖(英文:Fucose),即6-去氧-L-半乳糖,又名鹿角藻糖,是一种化学式为C6H12O5的脱氧六碳糖,称其为脱氧糖的原因是是若将半乳糖六号碳上的羟基去氧,就是岩藻糖。存在于哺乳动物、植物
  • 杰克·施特罗明格杰克·莱昂纳德·施特罗明格(英语:Jack Leonard Strominger,1925年8月7日-),美国免疫学家,哈佛大学教授。施特罗明格的主要工作是阐明人体免疫反应的分子免疫学基础。主要的研究领
  • 加拿大东部加拿大东部(Eastern Canada)是加拿大的地理概念,通常也被称作东部省份或者直呼加东。包含了安大略,魁北克,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爱德华王子岛省,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等地区。 人口远超
  • 蚕业蚕业是一种养殖蚕并利用蚕的蛹来纺织丝绸的养殖业。根据考古研究,公元前2700年就已经能发现蚕吐出来的丝绸,而养蚕文化可能在中国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而根据中国古代的
  • 双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英语:bipolar neuron)自胞体两端各发出一个突起,分别至感受器(周围突)或进入中枢部(中枢突),如视网膜内的的双极细胞,前庭神经内的感觉神经元。
  • 电感元件电感器(英语:inductor)是一种电路元件,会因为通过的电流的改变而产生电动势,从而抵抗电流的改变。这属性称为电感。电感元件有许多种形式,依据外观与功用的不同,而会有不同的称呼。
  • 自转周期自转周期(英语:Rotation period)在天文学中是指当一个物体绕着自己的转轴(英语:Rotation around a fixed axis),相对于背景的恒星完成一次完整转动的时间。自转周期和行星的恒星日
  • 乔里乡坐标:44°44′N 27°34′E / 44.733°N 27.567°E / 44.733; 27.567乔里乡(罗马尼亚语:Comuna Valea Ciorii, Ialomița),是罗马尼亚的乡份,位于该国南部,由雅洛米察县负责管辖,面积
  • 新洛帕迪亚乡坐标:46°17′N 23°49′E / 46.283°N 23.817°E / 46.283; 23.817新洛帕迪亚乡(罗马尼亚语:Comuna Lopadea Nouă, Alba),是罗马尼亚的乡份,位于该国中部,由阿尔巴县负责管辖,面积
  • 内藤多仲内藤多仲(日语平假名:ないとう たちゅう,1886年6月12日-1970年8月25日)是一位日本建筑师、工程师和教授。出身于山梨县南阿尔卑斯市。他被称为“塔博士”、“耐震构造之父”,并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