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处理

✍ dations ◷ 2025-04-03 10:43:54 #化学处理
化制处理是是将动物尸体或废弃屠体、内脏、皮、骨或蹄等经由加工处理,分解成油脂及蛋白质等可再利用之资源。在动物传染病防治条例细则定义以动物尸体、废弃屠体及其内脏、皮、血液、骨与蹄等为原料,经加工化制为肥料、饲料、皮革、胶及工业用油脂等之场所为化制场经过称重,纪录动物尸体重量,然后卸至原料区集中,此后原料再进行切绞碎处理,减小物料粒径,切绞碎粒径在100mm以下,以利后续加工处理,于切绞碎后经高温蒸煮制成肉骨粉半成品,蒸煮作业为批次处理,一批最大处理量为15吨,蒸煮作业温度为140-180℃,压力7kg/cm2以下,连续蒸煮13~15小时,主要为杀菌及去除水分,国外化制场之灭菌处理,如丹麦德卡公司化制厂之化制原料灭菌处理,其作业温度133℃以上,压力3bar(3.059kg/cm2),且至少灭菌20分钟以上,且肉骨粉颗粒尺寸不能超过50mm(苏,2007)。在蒸煮后之粗料再经过翻炒搅拌,其作业温度为95-105℃,将粗料中的油脂软化为液态,然后进行油骨分离,蒸煮后之粗料温度约为100℃,可直接进行油骨分离,但因蒸煮批次作业最大量为15吨,油骨分离无法快速处理完15吨之粗料,因而在等待油骨分离作业时,粗料温度下降,所以在油骨分离前需再进行加热翻炒搅拌,将粗料中的油脂软化。在油骨分离后产出油与油渣及肉骨粉半成品,油与油渣再经过过滤,过滤后之油送至贮油槽贮存,最后装桶出厂,贩售给下游业者作为饲料用油或肥皂用油。过滤后之油渣则再回到油骨分离进行分离。肉骨粉半成品(肉骨饼)则经过粉碎细碎,然后装袋包装再出厂,贩售给下游业者作为饲料原料或肥料原料。将动物尸体或废弃屠体、内脏、皮、骨或蹄等未利用之资源经过加工处理变为可利用之资源,可达到农业永续经营之目标,较掩埋及焚化法之处理方式为佳

相关

  • 精神病精神障碍(英语:mental disorder),或称精神疾病,俗称心理疾病,主要是一组以表现在行为、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的精神症状。目前研究所得到的结果认为主要是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等外
  • 内分泌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内分泌学,研究荷尔蒙,处理内分泌系统失
  • 皮肤病学皮肤科(dermatology)是医学上治疗皮肤疾病的专门分支。全身的皮肤面积广大,因此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皮肤病学是研究皮肤的结构、功能和疾病的学科,在广义上,还包含对头发、指
  • 病毒概论一:双链DNA病毒 二:单链DNA病毒 三:双链RNA病毒 四:正义单链RNA病毒 五:反义单链RNA病毒 六:逆转录病毒 七:DNA逆转录病毒一个位于宿主细胞之外的独立、功能完全的病毒颗粒一些病毒
  • 呼肠孤病毒正呼肠孤病毒属 Orthoreovirus 环状病毒属 Orbivirus 轮状病毒 Rotavirus 科罗拉多壁虱热病毒 Coltivirus 水产呼肠孤病毒 Aquareovirus 质型多角体病毒 Cypovirus 斐济病毒
  • 高碳酸血症高碳酸血症(英语:Hypercapnia)是血液中二氧化碳(CO2)水平异常升高的情况。二氧化碳是身体代谢的气态产物,通常通过肺排出体外。 高碳酸血症通常会引发增强呼吸和接触氧气反应,例
  •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英语:digestive system)是多细胞生物用以进食、消化食物、获取能量和营养、排遗剩余废物的一组器官,其主要功能为摄食、消化、吸收、同化和排遗。其中有关排遗的部分,也
  • 化生化生(梵语:upa-pāduka),佛教术语,意为无所依托自然地变化生出,为四生(四种众生出生的方式)之一,非生物学概念化生 (生物)(英语:Metaplasia)(metaplasia)。化生意为自然在虚空中乍现生出,不
  • 喉头(larynx、voice box)是哺乳类颈部的一个器官,用于保护气管,或是作为发声构造。同时也是气管和食道分开的位置。
  • 药物药物(英语:drug)广义上指可以对人或其他动物产生已知生物效应的物质。食物通常不适用于这个定义,尽管它们也可以对生物物种产生生理效应。药理学上,药物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