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双杂合系统
✍ dations ◷ 2025-11-12 16:11:54 #双杂合系统
酵母菌双杂合系统,英文为Yeast two-hybrid system,亦简称Two-hybrid screening,是一种研究蛋白质交互作用
或蛋白质和DNA交互作用的实验技术。此系统的基本原理是报导基因上游的启动区域与转录因子结合后,使下游的报导基因表现。在酵母菌双杂合系统中将转录因子设计为结合区(Binding domain, BD)和活化区(Active domain, AD),结合区可与基因上游的启动区域结合,活化区负责活动下游报导基因开始转录。1989年Fields and Song率先开发出这项技术来研究蛋白质间的交互作用,他们最早使用的是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这种酵母菌的GAL4表达系统,这种利用半乳糖影响基因表现原理,来进行研究蛋白质和DNA交互作用、DNA间交互作用的筛选技术,在大肠杆菌中有更多的应用。
相关
- 约翰·麦克劳德约翰·詹姆士·理察·麦克劳德(John James Richard Macleod,1876年9月6日-1935年3月16日)是一位苏格兰医师、生理学家。他在1923年与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廷因为发现了胰岛素,
- 国际人道法国际人道法(法语:Le droit international humanitaire - DIH)是规制武装冲突中行为的法律(战时法)。它是国际法的一个分支,旨在保护不再参与敌对行动的人并限制和规制战斗员所能够
- 斑丘疹丘疹(英语:papule),为局限性、实质性、直径小于1cm的表浅隆起性皮损。丘疹表面可扁平(如扁平疣(英语:flat wart))、圆形脐凹状(如传染性软疣)或粗糙不平呈乳头状,颜色可呈紫红色(如扁平
- 赫伯特·博耶赫伯特·博耶(英语:Herbert W. Boyer,1936年7月10日-),美国生物学家。1958年于宾夕法尼亚州圣文森特学院获生物学及化学学士学位。1963年于匹茨堡大学获博士学位。1976至1991年任
- 西属尼德兰西属尼德兰(西班牙语:Países Bajos españoles;荷兰语:Spaanse Nederlanden)是低地国家中的一部分神圣罗马帝国领地的统称,于1581年至1714年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为共主邦联关系
- Prsub2/subOsub3/sub三氧化二镨(化学式:Pr2O3),又称氧化镨(Ⅲ),是稀土元素镨的倍半氧化物。它是黄绿色固体,难溶于水和碱液,但可溶于强无机酸溶液中。固体属六方晶系,金属离子配位数为7,有6个氧原子占据八
- 中天中天是天文学上当行星、恒星或星座等天体,在周日运动的过程中所经过的一个点,在观察上是该天体正经过当地子午圈的时刻。换言之,是该天体在最高点的位置,也是该天体最接近天顶的
- 乳突状汗腺瘤乳突状汗腺瘤(英语:Papillary hidradenoma),也成乳头状汗腺瘤(英语:hidradenoma papilliferum),是一种界限清晰的乳腺组织异位肿瘤,经常发现于大阴唇。它通常为原发性肿瘤(非癌症性),但
- 范宽范宽(约950年-约1032年),字中立,一说名中正,字仲立,生于五代末,北宋著名画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因为性情宽厚豁达,不拘成礼,嗜酒好求道,时人呼之为“宽”,遂以范宽自名。范宽擅长山
- 发动兵变本能寺之变(日语:本能寺の変)发生在日本天正十年六月二日(1582年6月21日),织田信长的家臣明智光秀于京都附近的桂川叛变,讨伐位于本能寺的织田信长及其后继者织田信忠,逼使两人先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