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脂类组学
✍ dations ◷ 2025-04-04 05:32:06 #脂类组学
脂类组学(英语:Lipidomics)是生物系统中细胞脂类途径和网络的大规模研究。“脂类组(英语:Lipidome)(Lipidome)”一词用于描述细胞,组织,生物或生态系统中的完整脂类谱, 是“代谢物组(Metabolome)”的一个子集,其中还包括其他三大类生物分子:蛋白质/氨基酸,糖类和核酸。脂类组学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它受到质谱法(MS),核磁共振波谱法(NMR),荧光光谱,双极化干涉测量(英语:Dual-polarization interferometry),和计算方法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的推动,并且结合到脂类在许多代谢疾病中的角色的认识,例如肥胖症,动脉粥样硬化,中风,高血压和糖尿病等。这个迅速扩大的领域补充了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所有这些都构成了系统生物学的家族。脂类组学研究涉及数千种细胞脂类分子种类的鉴定和定量及其与其他脂类,蛋白质和其他代谢物的相互作用。脂类组学研究人员检查细胞脂类的结构,功能,相互作用和动力学以及系统摄动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韩贤林(Han, Xianlin)和Gross首先通过将脂类分子种类中固有的特定化学性质与综合质谱方法相结合,首先定义了脂类组学领域。 虽然脂类组学属于更广泛的“代谢物组学”领域,但由于脂类相对于其他代谢物的独特性和功能特异性,脂类组学本身就是一门独特的学科。在脂类组学研究中,大量定量描述不同脂类分子种类的含量和组成的空间和时间变化的信息通过改变其生理或病理状态而造成细胞摄动后累积。 从这些研究中获得的信息促进了对细胞功能变化的机理性认识。 因此,脂类组学研究通过鉴定细胞脂类代谢,运输和体内平衡的改变,在定义脂类相关疾病过程的生物化学机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脂类研究的关注也从美国NIH资助的"脂类代谢途径研究计划"(LIPID MAPS Consortium)的倡议,和欧洲脂类组学倡议(ELIfe),和日本政府资助的Lipid Bank (LipidBank)等计划中看出。
相关
- 组织胞浆菌病组织胞浆菌病 (学名: Histoplasmosis ) 是由真菌Ajellomyces capsulatus 引起的疾病。通常借由呼吸道造成免疫系统部正常之肺部疾病 。 对大多数人为轻微疾病,但也有些病例会
- 醛固酮醛固酮(英语:Aldosterone)是一种类固醇类激素(盐皮质激素家族),由肾上腺皮质所产生,主要作用于肾脏,进行钠离子及水分的再吸收,以维持血压的稳定。整体来说,醛固酮为一种增进肾脏对于
- 利什曼原虫L. aethiopica L. amazonensis L. arabica L. archibaldi (disputed species) L. aristedesi L. (Viannia) braziliensis L. chagasi (syn. L. infantum) L. (Viannia) colo
- 会旗联合国会旗,亦称联合国旗,启用于1946年12月7日,以蓝色为底,中央的白色标志同时为联合国标志。标志主题为采用方位等距投影(英语:Azimuthal equidistant projection)绘制、从北极下
- 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液中白细胞数持续低于4×109/升时的症状。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白细胞减少症的一种。顾名思义,这种病的表现是嗜中性粒细胞(白细胞中最常见的种类)的数
- 革兰氏阳性革兰氏阳性菌(英文:Gram Positive)是能够用革兰氏染色染成深蓝或紫色的细菌,而革兰氏阴性菌不能被染色(通常染作红色以对比)。它们细胞壁中含有较大量的肽聚糖,但经常缺乏革兰氏阴
- 雨水数据来源:喷气推进实验室线上历书系统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个节气,指太阳到达黄经330°时,在公历每年2月18日-20日之间,表示雨水的增多。惊蛰曾在汉景帝时由于避讳而改名,并且
- 潘诺西亚大陆潘诺西亚大陆(Pannotia)是个理论上的史前超大陆,最初是由地质学家Ian W. D. Dalziel在1997年提出,形成于6亿年前的泛非造山作用(Pan-African orogeny),并在5亿4000万年前的前寒武纪
- 2018年-2019年刚果基伍埃博拉出血热爆发2018年-2020年基伍埃博拉出血热爆发始于2018年8月1日,至今尚未结束。为发生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的埃博拉病毒疫情,于2019年6月扩散至邻国乌干达,截至2020年1月20日,已有超过3300
- 荷兰语荷兰语(英语:Dutch),又称尼德兰语(荷兰语:Nederlands),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西日耳曼语支,主要通行于荷兰,在比利时与苏里南有六成人口使用(这三个国家共同组成荷兰语联盟);也是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