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熹平石经残石
✍ dations ◷ 2025-09-19 00:04:19 #熹平石经残石
熹平石经又称“一字石经”、“一体石经”、“今字石经”,是刻于东汉熹平四年(175年)的石经,它是官方校定儒家“七经”的刻石,由蔡邕、颍川堂溪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䃅等人书写,光和六年告成,立于洛阳城南太学门外,并列相接,共刻《易经》、《论语》、《尚书》、《春秋》、《公羊》、《鲁诗》、《仪礼》七种儒家经典。熹平四年(175年),议郎蔡邕和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䃅等人,鉴于当时儒家经籍因辗转传抄,多生谬弊,乃“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蔡邕上奏后书册于碑并使工镌刻。光和六年共刻四十六石碑,前后历时九年刻成。南宋晁公武撰《石经考异》专门研究石经,但其书已佚;清代初年的顾炎武作《石经考》,万斯同作《石经考》。近人罗振玉的《汉熹平石经残字集录》,马衡的《汉石经集存》,张国淦有《历代石经考》。熹平石经共四十六石,各高一丈许,宽四尺,两面刻字,共二十余万字,书法为汉隶成熟时期庙堂巨制的代表作,梁武帝《书评》云:“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自刻成后几经战火,损坏严重,1922年在洛阳太学遗址出土残石百余块,现国立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处都有残石收藏。熹平石经拓片熹平石经残石,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熹平石经残石,藏洛阳博物馆
相关
- 鸟类鸟是鸟纲(学名:Aves)动物的通称,是唯一存活至今的恐龙,现代所有鸟类在生物学上也被分类为鸟形恐龙(即鸟翼类)的一部分;鸟纲的全体成员均为两足、恒温、卵生、身披羽毛且色彩鲜艳各异
- 骨桥蛋白n/an/an/an/an/an/an/an/an/an/a结构 / ECOD骨桥蛋白(英语:Osteopontin,缩写OPN)也被称为骨涎蛋白I(BSP-1或BNSP),早期T淋巴细胞激活因子(ETA-1),分泌磷蛋白1(SPP1)和抗立克次体(Ric),是
- 胆囊收缩素· extracellular space · axon · dendrite · axon initial segment · terminal bouton · axon hillock· neuron migration · release of cytochrome c from m
- 姆大陆姆大陆(Mu continent,又译穆大陆、母大陆、欧姆大陆)是一个传说中存在于太平洋的大陆,并且声称有超过一万年的历史。20世纪初,美国学者詹姆斯·柴吉吾德(英语:James Churchward)提出
- 利什曼原虫症利什曼病(英语:Leishmaniasis)是一种由寄生原生动物利什曼原虫造成的疾病,是由特定种类的白蛉叮咬所散播。这种疾病主要分为三种:皮肤、黏膜及内脏的利什曼疾病。皮肤利什曼病会
- 贾第虫Lamblia intestinalisGiardia duodenalis蓝氏贾第鞭毛虫(学名:Giardia lamblia)又称蓝布尔吉亚尔氏鞭毛虫、梨形鞭毛虫,简称贾第虫。属于鞭毛虫纲,主要寄生在人体肠道内,引起腹痛
- 波特莱尔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法国诗人,象征派诗歌之先驱,现代派之奠基者,散文诗的鼻祖。代表作包括诗集《恶之花》(Les fleurs d
- 表面等离子共振表面等离子被光激发被叫做平面的表面等离子共振(英语: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或纳米尺寸金属结构的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英语: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LSPR)。
- 阿尔比十字军十字军 教皇国卡特里派 图卢兹公国(英语:County of Toulouse)英诺森三世 何诺三世 格列高利九世 西蒙·德·蒙特福特(英语:Simon de Montfort, 5th Earl of Leicester) †
- 玛丽安娜玛丽安娜(法语:Marianne),是法兰西共和国的国家象征。就其外延意义而言,她还是自由与理性的拟人表现。与代表法兰西民族及其历史、国土与文化的“高卢雄鸡”相对,玛丽安娜代表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