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羊驼

✍ dations ◷ 2025-04-03 19:16:06 #大羊驼
大羊驼(学名:Lama glama),又名家羊驼,是南美洲的骆驼科,和多种相似动物合称为骆马或美洲驼。在印加帝国及其他安地斯山脉地区是原住民广泛蓄养的动物。在南美洲,大羊驼是用来背负重物、制造纤维及作为食物。完全成长的大羊驼全高1.6-1.8米。它们重约127-204公斤。初出生的大羊驼重约9-14公斤。大羊驼是群居的动物,喜欢与其他的大羊驼组成族群。大羊驼所生产的纤维非常柔软及没有羊毛脂。它们在几次尝试后就可以学会东西,非常聪明。它们可以背负其体重的25-30%的重物行走几里路。大羊驼在4000万年前源自于北美洲中央的平原。它们在约300万年前的南北美洲生物大迁徙迁往南美洲。在冰河时期,它们在北美洲消失。直至2007年,在南美洲有超过700万头大羊驼及羊驼。另外由于从南美洲进口的关系,美国及加拿大在20世纪末就有超过10万头大羊驼及6500-7000头羊驼。虽然大羊驼经常被拿来与羊作比较,但其实很早就已知道它们与骆驼之间的相似性。卡尔·林奈最早将它分类在骆驼属中。不过后来于1800年,乔治·居维叶将它们、羊驼及原驼从中分开出来。骆马则被编入骆马属中。羊驼属中的两个物种,都是胼足亚目的代表,在其脚底下有独特的肉垫。这一类的动物都被编入骆驼科中,偶蹄目下的其他类别包括有猪科、鼷鹿科及反刍亚目。胼足亚目与它们之间有些亲缘关系,有着一些它们的特征,但在一些地方上又有些不同。大羊驼最初被认为在第三纪已经在北美洲灭绝,当大量发现它们时使得对研究骆驼科及与其他哺乳动物的关系有重要的帮助。现时已知大羊驼曾经不止于生活在巴拿马地峡以南的地区,在洛矶山脉就曾大量发现属于更新世的大羊驼化石,而在中美洲亦发现一些较大体型大羊驼的化石。在25000年前的冰河时期,一些大羊驼就曾留在北美洲,包括加利福尼亚州、德克萨斯州、新墨西哥州、犹他州、密苏里州及佛罗里达州。这些北美洲的大羊驼都属于Hemiauchenia,现已灭绝。从上新世至中新世之间,像骆驼的动物就有很多不同的物种,它们在基因上都有不同。后来它们的特征变得一般化,失去了与骆驼科有分别的特征。它们与所有偶蹄目的祖先有着共通的形态。在美洲以外的地方目前没有发现胼足亚目的化石,所以估计它们是起源于美洲。骆驼科则有可能经亚洲北部离开美洲,因气候的改变而逐步南下,继而进行了一些改变。留在美洲的骆驼科,在不明原因下,则被限制留在大陆的南端。在古生物学中只有很少的哺乳动物是大羊驼。成年大羊驼的齿列为:门齿1/3、犬齿1/1、前臼齿2/2、臼齿3/3,总数共32颗牙齿。在上颚近前颌骨的后缘有一颗锐利的门齿,雄性接着在颌骨内部有一颗弯曲的犬齿。它们的前臼齿不像骆驼的像犬齿,而只是很细小的。臼齿列由3颗阔的臼齿组成,这有点像其他骆驼属。在下颚,三颗门齿都很长及扁平,最外的门齿最为细小。紧接着的是弯曲及接近垂直的犬齿,并一个小空间及每年替换的圆锥前臼齿。三颗臼齿前另有一颗前臼齿。大羊驼的头颅骨像骆驼科的,但脑腔及眼窝较大,头颅的脊突则较小。鼻骨较短及阔,并与前颌骨连接。大羊驼共有7节颈椎、12节背部脊骨、7节腰椎、4节骨盆脊骨及15-20节的尾椎。耳朵颇长及微微向前弯。它们没有驼峰。脚较幼,脚趾之间相隔较远,每跟脚趾都有底垫。尾巴很短,毛长而柔软。羊驼属及骆马属内物种的结构特点,包括外表及习性都非常接近,故学者一直就属中物种的分类而进行讨论。最复杂的是大部分的物种现正都被驯养,故此失去了物种起源的重要性。南美洲现时有四种,包括大羊驼、羊驼、原驼及骆马。现时已知只有驯养的大羊驼及羊驼,在体型及颜色上都有所不同,一般都是白色、褐色或黑白斑,有些是灰色或黑色。大羊驼的体型较大,头部较长。羊驼身体的颜色都是较一致,而毛皮较贵。羊驼是由野生的骆马祖先演化而来,而驯养的大羊驼则是从野生的原驼祖先演化,而大羊驼及羊驼之间有一定数量的杂交种。大羊驼的生殖循环较为特别,雌性是诱导性排卵的。在交配时,雌性会排卵,通常会立即受精,所以它们并没有动情周期。雄性及雌性的大羊驼会像人类般以不同的速度达至性成熟。雌性会在约12个月大时到达青春期,但雄性则要约3年时间才会性成熟。雄性与雌性大羊驼是卧下交配的,时间约为20-45分钟,在大型动物中很少见。大羊驼妊娠期为11.5个月。雌性大羊驼不会舔幼大羊驼,因为它们的舌头只能伸出口约半吋,故它们只会用鼻抚幼大羊驼。大羊驼在交配后2-3星期、6星期及最少12星期可以进行怀孕测试。大羊驼吃多种类的食物,养殖者可以选择多种类的农作物作为大羊驼的饲料。选择饲料的主要考虑因素包括成本、所需的均衡营养及能量密度。幼大羊驼在成长时较成年的需要较大营养浓度,这是因为它们的消化道还很幼小。大羊驼是群居的动物,在断奶后被训练使用绞索及领路,非常的友善。它们极度好奇,很乐意接触人类。但是,年幼时经人工喂哺、过度群居或控制的大羊驼,在成长后会很难控制,它们会将人类当为其他的大羊驼,对他们吐口水、脚踢及用颈来摔跤。所以要减少或甚至停止对幼大羊驼的人工喂哺。正确蓄养大羊驼就很少会出现吐口水的情况。它们是群族的动物,有时仍会互相吐口水,来教训低阶的大羊驼。大羊驼的社会地位是不断变更的,可能只是一次小小的打斗,就可以得到很高或跌至很低的地位。它们的打斗方式包括吐口水、用胸部互相推撞、用颈来摔跤及互踢,目的是令对方跌倒。雌性一般只会以吐口水来控制其群族成员。虽然社会地位不断改变,但它们仍会彼此照顾。如果其中一头发觉有奇怪的声响或感到威胁,它们向其他群族成员发出警号。它们之间会互哼作为沟通方式。大羊驼发出哼声就表示感到惊恐或愤怒。大羊驼被骚扰时,它会将双耳放向后。若大羊驼刺激得利害,它会从胃部的较后位置吐出来液体。雄性大羊驼在交配时会发出声响。这种声音像漱口声,但更为有力。雄性在高潮时会开始发出此声响,并在整个过程中一直维持,时间约为15分钟至多于1小时。 食草大羊驼有大的上牙,可以用来打斗及咬对方的睾丸。在西班牙人征服印加帝国前,大羊驼的主要用途是从高山上运送矿石下来。当时最多就起用超过30万头大羊驼来运送波托西的矿产,但在引入马、骡及驴后,大羊驼的重要性就大大减低了。莫希人经常将大羊驼及其部分作为重要人物的陪葬物或祭品。在秘鲁的前哥伦布时期,莫希文化在陶瓷上将大羊驼写实地展现出来。大羊驼的短毛纤细,可以用来制作手巾及纺织品。较粗的外针毛则用作毯子、挂墙布饰及编织绳。其纤维有很多不同的颜色,如白色、灰色、褐红色、褐色、深褐色及黑色。大羊驼的纤维并非羊毛,它们空心及以一些斜角结构支撑,使它坚韧、轻及保暖。

相关

  • 肠炎小肠炎(英语:Enteritis)是小肠的发炎。最常见的原因是食物或饮料被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如沙雷氏菌(英语:Serratia)。也可能是其他原因,例如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古柯碱、放射治疗,以及
  • 诺曼底王朝本条目是分类中的文章诺曼底王朝(1066年-1135年;英语:House of Normandy)是英格兰的一个王朝,共有四位诺曼底家族的国王先后统治英格兰,统治时间由征服王威廉之后的1066年开始,直至
  • 顺视黄酸维A酸(Tretinoin、ATRA),又称全反式维甲酸及视黄酸,分子式:C20H28O2,分子量300.44,CAS号302-79-4,熔点180℃。医学导航: 皮肤附件解剖/生理/发育病理/先天/肿瘤, 症状/齐名手术,
  • 溶剂溶剂是一种可以溶解固体,液体或气体溶质的液体,继而成为溶液。在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溶剂是水。而所谓有机溶剂即是包含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溶剂。溶剂通常拥有比较低的沸点和容
  • 维罗纳维罗纳(意大利语:Verona)是位于意大利北部威尼托阿迪杰河畔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2000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莎士比亚的名作《罗密欧与茱丽叶》以此城为背景,有“爱
  • 环法自行车赛环法自行车赛(法语:Le Tour de France)是一个每年举办的多赛段公路自行车赛,主要在法国进行,但有时也出入周边国家(如英国、比利时、德国、西班牙)。自从1903年开始以来,每年于夏季
  • 郝 芳郝芳(1964年5月-),男,内蒙古赤峰人,中国石油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郝芳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1982年、1989年和1995年分别获得武汉地质学院矿产普
  •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联合国亚太经社委员会执行秘书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英语:U.N.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ssion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简称亚太经社会(ESCAP),为联合国经济社会
  • 约翰·加尔布雷斯约翰·肯尼斯·高伯瑞(英语:John Kenneth Galbraith,1908年10月15日-2006年4月29日),又译为约翰·加尔布雷斯、盖布雷斯或盖布瑞斯,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苏格兰裔美国经济学家(制度经
  • 1-二十二醇Behenyl alcohol 1-Docosanol n-Docosanol Docosyl alcohol Emery 33041-二十二醇(Docosanol)是一种饱和一元脂肪醇,是化妆品传统的润肤剂,乳化剂,增稠剂。近年来,美国食品药品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