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一号

✍ dations ◷ 2025-02-24 06:58:42 #中国考古遗址,中国沉船,明朝文物,汕头历史,南澳县

南澳一号,原名南海二号,2009年9月25日改称南澳一号。它是一艘明朝万历年间,向外运送瓷器而失事沉没于中国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附近海域的商船。由于1987年在南海海域发现了南海一号,而被命名了“南海二号”。它最初被发现于2007年5月25日,船上装载的生活用具等文物而极具价值,有盘、碗、罐、碟、瓶、盖盅等,横跨宋、元、明三个年代,,估计整船将有万件以上瓷器。现在南海二号沉没于邻近半潮礁(俗称“三点金”)27米深的海底。

计划赶在2010年台风来临之前的4、5、6月,将选择在海底作为直接的考古现场,对“南澳一号”进行清理发掘打捞文物。之后再考虑整体打捞船体,方案有三:一是用沉箱整体罩住打捞;二是将船体分拆打捞;三是将船体用特种胶水粘牢后托出水面。由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4月9日开始对南澳一号重新打捞文物。

文物基本上为漳州市平和窑克拉克瓷的瓷器,此外还有景德镇产的彩釉瓷器以及金属器等。瓷器的主要类型包括青花瓷大盘、碗、钵、杯、罐、瓶等,此外还有釉陶罐、铁锅、铜钱、铜板以及锡壶等。在出水瓷器的纹饰中有人物、花卉、动物等图案以及汉字。如用莲花代表“廉政”的“廉”,用鹿代表仕途的“禄”。纹饰中同时还有绶带鸟、十八学士登瀛州、米芾拜石的典故等。数量最多的青花大盘直径在30厘米左右,内壁绘麒麟、牡丹、仕女、书生与花草等。

漳州窑青花缠枝花卉纹盖盅,明,南澳一号出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明朝万历年间官府是严禁民间将铜料销往海外的,故有专家推测,铜材的发现或多或少佐证了“南澳一号”是一艘走私船的猜想。

有专家推测这或是一艘从漳州月港出发驶往东南亚的商船。出水的两个佛教用品的喇叭口细颈葫芦身瓶子是重要的参考佐证之一,毕竟东南亚国家多信佛。而且南澳一号出水了大量的汉字装饰瓷器,更加说明应该是驶往受汉文化影响的区域。

泉州市惠安县政协文史委负责人张国琳根据年代、地点、航线、货物以及身份这五点来推测这可能是属于当时亚洲最大的海商集团首领李旦的商船。

5月14日出水的一枚疑似曾经镶嵌着宝石的戒指,从该枚“戒指”的造型以及环状的粗细程度来看,似乎为女性所佩戴的戒指可能性较高。

相关

  • metamorphic变质岩(英语:Metamorphic rock)是经由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原岩受到热(温度高于150〜200℃)和压力(1500巴)的作用,其内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逐渐变化。原岩可以是沉积岩、火成岩或是变质
  • 天然主义天然主义或裸体主义,中文里也简称为天体,是一种文化运动与政治运动,倡导和维护在私人和公开场合的裸体社交活动。这个名词也可指称以个人、家庭或社交裸体主义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 4d10 5s2 5p1 2, 8, 18, 18, 3蒸气压 第一:558.3 kJ·mol−1 第二:1820.7 kJ·mol−1 主条目:铟的同位素 铟是一种化学元素,符号为In,原子序数49。铟是碱金属除外最柔软的金属,外
  • 铟的同位素铟(原子量:114.818)共有86个同位素,其中有1个同位素是稳定的。备注:画上#号的数据代表没有经过实验的证明,只是理论推测而已,而用括号括起来的代表数据不确定性。
  • 丁香油酚丁香油酚(英语:Eugenol,分子式C10H12O2),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富含于其精油中,如月桂油等。具有持久香气,常作为香皂的香料。丁香油酚是苯基丙烯,烯丙基链取代的邻甲氧
  • 样带法样带法是生物学中用来估计特定区域(如海滨,牧场)内的相关生物分布情况的一项技术,该技术可以记录两条标准线之间所有的生物种类、这些物种离某个特定区域的距离,以及它们在所测区
  • Asian CorrespondentAsian Correspondent,2009年创立的英语新闻网站,由Hybrid News Limited经营,汇集专业记者、博客、通讯社的报导。美联社在亚洲区的线上伙伴。
  • 路易斯.凡林特路易斯·凡林特是一位比利时画家,他1909 年12 月25 日生于布鲁塞尔,并于1986 年12 月27 日死于该市。在比利时,他是抒情抽象派画风的杰出代表。路易斯·克利姆斯·凡林特出生于
  • 第9舰队 (日本海军)第九舰队(日语:第九艦隊/だいきゅうかんたい  ?)是旧日本海军的一支舰队编制。该舰队创设于太平洋战争中后期,原定计划用于防守新几内亚。1944年中受到盟军的沉重打击而解散。1
  • 匈牙利民主共和国匈牙利民主共和国(匈牙利语:Magyar Népköztársaság),是奥匈帝国于1918年瓦解之后,所短暂成立的一个共和制政权。匈牙利民主共和国是在1918年10月31日,于布达佩斯所发生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