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循环是恒星生命中的一个阶段。在恒星演化领域中,在这个阶段,它会从一颗温度较低的恒星演化成较热的恒星,然后再冷却。这个名称来自在赫罗图上演化轨迹的形状,它形成一个朝向图的蓝色(即更热)一侧的循环。
蓝循环可以发生在红巨星、红巨星分支星或渐近巨星分支星。有些恒星可能会经历一个以上的蓝循环。许多脉动变星,例如造父变星就是蓝循环上的恒星。在水平分支上的恒星,即使它们暂时比红巨星或渐近巨星分支更热,通常不会被称为蓝循环星。对单颗恒星而言,因为循环发展得很慢是无法观测到的。因此,它是从理论和赫罗图中的恒星性质和分布推断出来的。
红巨星分支(RGB)上的大多数恒星都有一个无活性的氦核,并停留在红巨星分支上,直到发生氦闪将它们移动到水平分支。然而,质量比2.3 ☉更大的恒星没有惰性的核心。它们在到达红巨星分支之前,就会顺利点燃氦,并在核心燃烧氦的同时变得更热。在这个阶段,质量越大的恒星会变得越热,大约5 ☉的恒星通常都会经历一次持续大约一百万年的一次蓝循环。这种类型的蓝循环在恒星的一生中只会经历一次。
在渐近巨星分支(AGB)上的恒星多数都有碳和氧的惰性核心,并在核心周围交替的同心壳层中进行氢和氦的核聚变反应。氦壳的开始燃烧会导致热脉冲,在某些情况下,这将导致恒星暂时增加其有效温度并执行一个蓝循环。当外壳交替开关时,可能会出现许多次热脉冲,因而同一颗恒星可能会出现多次蓝循环。
红超巨星是已经离开主序带,并膨胀得很巨大且表面低温的恒星。它们的高亮度和低表面重力,意味着它们正在迅速地失去质量。越明亮的红超巨星失去质量的速度越快,会使它们越来越热,也越来越小。质量最大的恒星,这可能导致它从红超巨星永远演变成蓝超巨星;但在某些情况下,恒星会执行蓝循环,并恢复成为红超巨星。
执行蓝循环的恒星穿过HR图主序带上方的黄色区域,因此它们中的许多恒星都会穿越称为不稳定带的区域,而在这个区域的恒星,外层通常是不稳定和脉动的。室女座W型变星被认为是在渐近巨星分支上,穿越不稳定带的蓝循环星。造父变星被认为是在红巨星分支中穿越不稳定带,而质量更大的蓝循环星。这两种类型的恒星,在其生命的这个阶段都有发光不稳定的光球,而尽管大多数恒星的质量都还不足以融合碳或到达超新星,但往往都具有超巨星的光谱 。